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孟德尔遗传实验

日期: 2025-04-10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以下不属于豌豆特点的是( )
A、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B、 自然状态都是纯种
C、 相对性状难以区分
D、 豌豆花较大易于操作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巨大成功,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重要原因之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B、 自然状态下豌豆植株多为杂合子
C、 豌豆植株只能进行无性生殖
D、 豌豆植株没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下列对于孟德尔遗传实验材料一豌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结实率高、种子数量多,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
B、 豌豆花比较大,利于杂交实验中人工去雄
C、 豌豆具有世代间稳定遗传且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 豌豆是两性花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可异花传粉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豌豆自花传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C、 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D、 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孟德尔通过该方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方法步骤与其主要内容不统一的是( )
A、 发现问题——孟德尔发现F₁都是高茎没有矮茎
B、 提出假说——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其中之一)
C、 演绎推理——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
D、 得出结论——成对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假说一演绎法”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演绎推出的预测结果相符
B、 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雌雄配子”
C、 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所得子代相对性状分离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D、 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
A、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 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D、 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二者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3:1
测交是用F1与矮茎豌豆杂交。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后,预期了测交结果才进行杂交实验
B、 测交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去雄的操作
C、 测交不能用矮茎豌豆作母本
D、 测交过程中需要两次套纸袋的操作
孟德尔被尊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在奠定遗传学基础的豌豆实验中,孟德尔以耐心而全面的数据收集方法给后世科学家树立了榜样。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冲破了“融合遗传”的束缚
B、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比例为1∶1
C、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 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人把这一遗传规律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但假说不一定是正确的
B、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的实验结果,这属于“演绎”的内容
以玉米为材料进行人工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进行杂交时,母本植株不需要人工去雄
B、 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C、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r的精子和卵细胞数量之比为1:1
B、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时
C、 F1产生4种精子,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Y:R:y:r=1:1:1:1
D、 F2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其中重组类型占所有子代的3/8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