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了当时( )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刺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厂址在江南通州(今南通市)。早期经营顺利,利润优厚,1903年增纱键4.08万枚,1907年开设大生二厂,1914年因一战,大生纱厂进入黄金时期。此后由于外国企业挤压,加上天灾,军阀混战等因素,出现亏损,最终于1925年被江浙财团吞并。
——摘编自汪圣云《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
材料二:
建国后工业发展概况
时期
概况
1949-1952年
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占比12.6%;在全部劳动力中,工业劳动力占比6.7%;1952年,全国钢产量人均2.37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
1953-1980年
与1952年相比,1980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26倍多,达到4100多亿元;发电量增长40倍,达到3000多亿千瓦时;钢产量达到3700多万吨;机械工业产值增长53倍,达到1270多亿元。
1981-2016年
到201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0798.95亿美元,占世界比重达到24.5%,比世界第二位的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多出了近万亿美元。
——摘编自2019年7月9日《光明日报》
材料一: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