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中山市教学共进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75分) 

马克思在《对华贸易》中记载:“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 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这说明中英贸易中,造成英国“贸 易逆差"局面的原因是(   )
A、 闭关锁国政策客观上抗击了入侵
B、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
C、 英国工业品不符合中国人的需求
D、 封建经济落后中国人购买力低下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这说明( )
A、 中国的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一步扩大
D、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A、 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 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 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 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19世纪70年代,社会上出现了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此类型企业的创办(   )
A、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B、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C、 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D、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1894年,日军重兵压境,中国驻朝官员多次“请添重兵”。李鸿章复电说:“我再多调, 倭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   )
A、 对日推行妥协退让策略
B、 准确地把握了朝鲜的局势
C、 作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
D、 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调停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体现的本质是(   )
A、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失败
B、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 慈禧太后极力讨好列强

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3分.共25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部探索史、抗争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 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所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 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境《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 30多年的“自 强运动”。

——郑家馨《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

材料三: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 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海天山”;“致远鼓楫冲重围, 万火丛中呼杀贼”。在中国历史上与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侮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材料四: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 法也。……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保?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图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五: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各个领域都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 献率超过30%。经济良性发展,可以为国家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