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北京市首都师大二附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国际单位为( )
A、 秒(s)
B、 千米/小时(km/h)
C、 厘米(cm)
D、 米/秒(m/s)
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频率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霜打枝头
C、 冰花璀璨
D、 晨雾弥漫
关于生活中的四个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烧开时,壶嘴的周围冒“白气”,这属于汽化现象
B、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高沸点低
C、 冷链运输时使用干冰保鲜,这是因为干冰容易升华吸热
D、 北方冬天清晨,玻璃上会形成冰花,冰花形成在玻璃的外表面
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是( )
A、 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速度约为300km/h
B、 初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可达2m
C、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8℃
D、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关于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早期的机械唱片上有一圈圈沟槽,唱针划过沟槽时振动发出声音
B、 用等大的力依次敲击装水的玻璃瓶,能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 纺织工人工作时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汽车用倒车雷达可探测到障碍物,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
A、 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会“出汗”
B、 冬天向手上“哈气”取暖
C、 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D、 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B、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
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速度的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在1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各物质中,吸热后温度立即升高的是( )
A、 100℃的水
B、 0℃的水
C、 0℃的冰水混合物
D、 0℃的冰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v
B、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v
C、 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多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5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实验解答题(共43分。21-23题每空2分、28题3分、其余每空1分)

科普阅读题(共4分。每问2分)

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回答问题。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题(共8分,每题4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