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 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 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 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 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秦统一后,采取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这些措施(   )
A、 推动了法律的完善
B、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C、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D、 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柔道 ”治天下的中兴之主是( )
A、 汉武帝
B、 汉光武帝
C、 孝文帝
D、 唐玄宗
魏晋时,史籍上多将东汉末年以来内迁至甘肃中西部的匈奴人称为“屠各 ”,而到西魏和北周后,屠各 之名则多被刘、王、金等姓氏所取代。这一变化表明( )
A、 对少数民族歧视现象消失
B、 各民族间的融合得到加强
C、 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效
D、 内迁匈奴人被逐出了中原
观察下图,这一对峙局面结束于( )

A、 公元前 3 世纪末期
B、 公元 3 世纪初期
C、 公元 3 世纪末期
D、 公元 6 世纪末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 品无士族 ”的局面。其中“ 品 ”主要是指 ( )
A、 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 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C、 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 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
唐朝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朝( )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下表为历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 魏晋时期寒门子弟入仕率低主要是战乱造成的
B、 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造成了寒门子弟入仕率低
C、 隋唐宋时期寒门子弟入仕率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 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
“亲亲尊尊”思想本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但在魏晋时期道教的重要戒律类经典《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规定:“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这说明当时( )
A、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  
B、 道教融合儒家、佛教思想形成完备体系
C、 儒家因自身缺陷受到道家的冲击  
D、 道教借鉴儒家伦理纲常自我变革
从唐朝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 ,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 成都府樊赏 家 ”“龙池坊卞家 ”“西川过家 ”“京中李家 ”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唐朝( )
A、 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主导
B、 民间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C、 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的发展
D、 官营雕版印刷业发达

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