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日期: 2025-03-28 复习试卷 来源:出卷网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下列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载
C、 《山海经》中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历史研究者的推测和论述
下列示意图说明( )

A、 北京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B、 北京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C、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D、 化石是复原北京人特征的重要证据
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下面“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的主要依据是( )

A、 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 遗址中的石器
C、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古人类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是( )
A、 山顶洞人骨针和装饰品化石
B、 北京人牙齿化石
C、 北京人石器
D、 北京人头盖骨
了解史前时期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最可靠的证据是( )
A、 神话传说
B、 口述史料
C、 考古发现
D、 《史记》记载
 考古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层也比较明显。由此可以推断出,此时陶寺(  )
A、 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B、 建筑技术高度发达
C、 使用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D、 青铜冶炼技术发达
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这表明( )
A、 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
B、 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
C、 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
D、 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

原始农耕生活

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
A、 北京人狩猎
B、 山顶洞人捕鱼
C、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D、 半坡人制作衣物
“一切过去留下来的材料都是我们了解过去的史料。”下列材料中对于学习、研究历史而言最为可靠的是( )
A、 “女娲造人”的传说
B、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 电影《杨家将》
D、 小说《封神演义》
下列能够反映我国南方地区原始农耕生活的遗址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铲(用于翻土)石刀(用于收割),石磨盘(用于谷物加工)等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 已从事农业生产
B、 以捕鱼、狩猎为生
C、 住半地穴式房屋
D、 会人工种植水稻
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不能作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进行研究的是( )
A、 北京人已学会用火
B、 河姆渡人定居的干栏式建筑
C、 半坡人主要种植粟
D、 河姆渡和半坡人饲养猪、狗等家畜

炎帝与黄帝

禅让制

大禹治水

后人根据神话传说绘制了大禹治水像(下图),此图能得到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

A、 大禹治水,多次过家门而不人
B、 大禹用疏导法将洪水引入大海
C、 大禹建立夏朝,早期国家产生
D、 耒耜是当时重要的生产工具
《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传说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 夏有禹,终称王
B、 除水患,稳民生
C、 夏传子,家天下
D、 炎黄德,尧舜继
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 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 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C、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 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