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项(文学性文本阅读)

作者UID:20592765
日期: 2024-12-24
复习试卷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温 暖 

 ①那一年,我中学还没毕业便到省城去打工,其实我并不想离开学校,但贫穷的家境让我必须早早地去挣钱,分担家里的困难。我背着行李在寒冷的车站广场上冻得浑身发抖,最后,父亲以前的工友把我送到了一个铝合金加工厂。 

 ②老板的冰冷自然不用说,但给的待遇还可以,每月除了定时发工资还管吃管住,这对一个学徒工来说已是很好,我便心怀感激地留在这里。 

 ③其实,老板并不愿意留我这种刚出校门又笨手笨脚的人,只是不好意思抹朋友的面子罢了。而我的宿舍就是加工厂,一个破旧的小仓库,第一个晚上,我几次冻醒,后来干脆不睡了,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泪流不止。 

 ④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没人能帮我。门口本来有一个小地炉,我真想用它生火,温暖一下房间,但老板来的时候很明确地说了,给我这么高的工资,又给我找住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过冬取暖问题自己解决。 

 ⑤城市里煤那么贵,我的这点工资根本无力购买,这要是在农村还可以到野外捡点干树枝什么的,可城里只能用钱买柴火,我同样舍不得花钱,所以,房间只能这样冰冷着。 

 ⑥在厂子西北墙角就有煤和柴,但这是给打更大爷的,并不是给我的,好多次,我都想偷偷地趁大爷中午不在的时候烧一点,可我还是克制了自己。 

 ⑦隔壁打更的大爷七十多岁了,他的屋子很温暖。他是老板的舅舅,晚上才过来。晚上我下班之后没地方去,便去找大爷聊天,顺便也在大爷的房间里暖和一会儿。 

 ⑧不知不觉,我和大爷成了忘年交,极寒的天气里,大爷每天都拉着我聊得很晚,我知道大爷在照顾我,我的心里充满着感激,我也把大爷晚上巡视厂房的事全都揽了过来。 

 ⑨一天中午,大爷和一个瓦匠模样的人开着一辆装满砖的三轮车来到厂里。我忙问大爷这是做什么,大爷说屋里的炉子总回烟,把烟道收拾一下。我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帮着大爷卸完砖就走了。下午,老板带着我们到外地去干活了,两天后才回来。 

 ⑩回来的那天晚上很冷,想着我那冰冷的小仓库,我就有点发怵。可令我吃惊的是,刚一开门,突然一阵热气迎面扑来,与大爷房间相隔的那面墙满是水珠,用手一摸都是热的,我立即来到大爷的房间,他正在收拾屋子,他在靠近我房间的那一边,新砌了一个排烟道,刹那间我明白了一切,站在那里,泪水流了出来。 

 ⑪大爷笑了,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轻声对我说:“孩子,你老板是我亲外甥,有些事我不好说,但砌个烟道我还可以做主, 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我摇头。“孩子,这都快三个月了,你的屋子也有炉子,可天这么冷,我墙角的劈柴和煤从来没少过,你是个好孩子。” 

 ⑫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没有被冻醒,因为那面火墙一直释放着温暖,那是从未有过的温暖,渐渐地沸腾了我的心。  

 (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 各 小题。

如果没长大能成为借口

高一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我离开生活了十多年的故乡,到北京找到父亲,开始了我 的高中生活。

所以,在北京站见到起了个大早、在寒风里裹紧衣服等我的、许久未见面被我怨恨的父  亲时,我没给他好脸色看。父亲似乎有些尴尬,但是很快就问我:“饿了吧,我带你去吃饭。”

跟着父亲过的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顺利,毕竟十多年没有在一起生活,我们对彼此 的脾气毫不了解。比如他会因为电脑卡顿而爆粗口,会看电视时突然叫好,会常常推开我房间 的门,看看我在做什么。而我喜静,格外讨厌别人盯着我,从小到大更是没说过几句粗 口,所 以我和父亲几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终于有一天,我和父亲狠狠地打了一架。我也终于因此离开了父亲。

再次见到父亲时,已经是一年以后了。那一年里,我狐独、漂泊,在北京城里跑来跑去,从地铁的起点座到终点。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我觉得他至少是我在北京唯一的依靠, 我也终于缓和了态度,趁着周末跟他去了一趟世界公园。

⑹东转西转,我们转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隐约中有梵声传入耳际。那是公园里一处上 香的地方。我向来不信这些东西,正想拉着父亲走开,父亲却毅然付了钱。

回家后,我给母亲打电话抱怨,母亲突然说了一句:“人老了,总想找机会祈求家人的平安。”我仿佛被敲了一记重锤,眼前隐约浮现出当时他认真祈福的样子,周遭万千的长明灯 一闪一闪,映得一切都变得模糊。

恍惚里, .我想起来, .在很小的时候, .我喜欢骑在他的脖子上, .向他撒娇, .和他甚至比和 亲还亲。.多久没和他好好相处了呢?似乎我们根本不像是父女,根本没有那么温暖的过去。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为什么非要一直任性,认为什么都是他的不对呢?

我这么想着,突然就落下泪来。

现在,我早已上了大学,留在了他漂了十多年的北京,也常常和他笑着聊天,听他的唠 唠叨叨,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忙。虽然我还是偶尔与他产生分歧,偶尔嫌他烦人,嫌他总是不会 安排时间,嫌他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虽然我还是不能很好地体会他的心情;虽然上次 我还因为他花了近百元的钱买了并不多的草莓说了他一顿,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他发现我爱 吃草莓,想买最好吃的东西给我吃。

        可能我还是没有长大,如果没长大能成为借口。

(选自《知识窗》2019 年 5 期,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鞋匠

唐常春

    ①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地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蹦出来,传递出一种温暖。

    ②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处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

    ③“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

    ④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想修啥。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丁点缀的蓝裤子,并且满是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

    ⑤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

    ⑥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子,把那只鞋也重新钉下吧,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鞋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

    ⑦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外套,换的这件外套里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脸涨得通红,我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

    ⑧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修鞋的钱交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

    ⑨和老鞋匠熟悉了,才知道他原来在一个厂子里做临时工,老了,干不动了,就回家了。他儿女双全,但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过自己的生活了。想着,反正一个人在家也闲着无事,就琢磨着不如摆个修鞋摊,挣点生活补贴。

    ⑩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

    ⑪有一次,天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里面有没有顾客的联系方式,可是除了1200元现金外什么也没有,他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在寒风中,他一边等,一边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这位丢钱包的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酬谢,但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

    ⑫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因为钱是能够挣回来的。

    ⑬前些日子又想去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道老人已经去世。巧遇了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老人5元钱,她去过很多修鞋摊,但那些鞋匠的做工都没他的好。

    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代人的年

曹文乾

    一进入腊月,街上到处挂着大红灯笼,一张张琳琅满目的年画绚丽多彩,透露出新春的气息,年货市场更是火爆,人们大包小包地把年货争相拎回家,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一眨眼间新年又来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过年的认识也就不一样。父辈们惧怕过年,我们小时候望过年,现在的人顺其自然,对过年既不怕也不盼。

    据奶奶讲,有一年除夕,她早早起床,生了一大堆火,然后去打理安顿她的九个儿女。那时娃儿们没衣穿,男娃子便在肚脐处用一块“遮羞布”缠住,这就算是穿衣了。父亲九兄妹把小脚丫插进热灰里,围坐大火笼,活像几只灰老鼠。奶奶那天为全家人准备的团年饭是“野菜面子汤”(将小麦面兑水搅拌而成的面疙瘩与野菜煮沸)。全家人正端碗吃着,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哐咚哐咚”的军靴声,这是日本鬼子进村大扫荡来了。奶奶紧紧抱住她的幺儿子一一我的父亲,心一下子悬到了嗓门眼,万幸的是日本鬼子总算没有闯进屋来。

    父辈们那代人,到了过年那天总算可以吃上一口白米饭,真真切切地体昧纯米饭的滋味,365天解一次馋,因而望过年也是人之常情的。

    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一次过年,父亲手里拎着从生产队分来的一厅半猪肉和3斤菜油,满脸的欢喜。他孩子般的一边大声嚷嚷:  “过年有肉吃哕!”一边手舞足蹈。我依稀记得那次年饭桌上,母亲摆上了12个菜,那可是一年中最丰盛、最可口的饭哩。

    我小时候,一进腊月就天天掐着指头算还有几天过年,盼过年是因为那时候很穷,平时生活都是吃一些红薯和菜饭,甭说猪肉、饺子了,等到过年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有了,我们就狼吞虎咽一饱口福。平曰里也没有新衣服穿,因为一没有钱,二没有布票,那个时候凭布票购布匹,每人每年划不到一件衣服的布匹,我们5兄妹就轮流地买布做衣服,老大穿不了的衣服就老二穿,老三老四老五依次“捡旧”,直至这件衣服补丁连补丁。过年还有我们男娃子最喜欢玩的鞭炮,平日里听不见鞭炮声,也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才可以放鞭炮。

    拜年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活动。记得有一年正月初一,我和堂兄姐弟们去给父辈们拜年。当时,三妈居住较偏僻,我们十多人结伴而行,便派大哥作为代表去给三爹拜年。大哥拜年归来告诉我们,三妈特高兴,还为他煮了一个荷包蛋。我们听说后,个个后悔,当初该跟大哥一同去的。于是乎,我们浩浩荡荡蜂拥而至直奔那山旮旯的三妈家。到了三妈家,我就担心得很,三妈有没有这么多鸡蛋啊,我眼珠子骨碌碌她盯着三妈的厨房,可就是不见三妈灶里冒出烟来。看来荷包蛋是没有指望了。临走的时候,哥哥姐姐们一个劲地往我小小的衣兜里塞“豌豆”(蚕豆)、“苕皮子”(红薯片)。我心想,今儿哥姐们咋对我这么宠。可脚下刚迈出三妈的家门,哥姐们把我的衣袋抢得个精光。

    成年后的我们总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应付过年。因为幸福一直萦绕着我们。平日里想吃就“嚓嚓”地剁它几块五花八门的家禽野味。只要经济宽裕,心想就能成。因此,一年365天,每年你都可以杀猪宰羊,每天你可以去泡餐馆,安逸地享受,拥有幸福的日子真好!

阅读《寻找木头里的声音》,完成小题。

寻找木头里的声音

牛放

    木头里一定是藏有声音的,一个懂得木头的人能够发现那些藏匿的声音。

    音乐家是解读声音的高手,他们可以将散落在木质里的声音编织成音乐,像引导清泉一样让木质里储存的声音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让那些大地生命、森林鸟语、天空流云经久不衰地穿越时空,流进人们的耳朵。

    而要想找到木头里的天籁之声,需要既懂得木头又懂得音乐的人,何夕瑞就是这样一个人。

    何夕瑞1945年生于重庆荣昌县。他的母亲是音乐教师,早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父亲是南京金陵大学生物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何夕瑞继承了父母的基因而颇有音乐天赋,识谱、拉琴,只要稍加指点,便能掌握八九分。他12岁时,父母双双被划成了右派分子,命运发生了转折。他13岁当了给人挑送东西的“挑夫”,16岁时,正式叩头拜师成了木匠学徒。何夕瑞天资过人,生就是块当木匠的料。一年后,他的手艺竟然超过了所有的师兄弟,成为师傅最看重的徒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厂里的文艺演出做了一把二胡,结果这把琴竟成了厂里的宝贝,谁拉都夸琴的音色好,这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

    正是这个机缘,改变了何夕瑞。木头与声音结合的魅力,让他如醉如痴。此后,他迷上了制作乐器,而他决定这样干了,九头牛也拉不回头。

    1979年,34岁的何夕瑞带着自制的小提琴来到四川音乐学院,恭敬地恳请内行鉴定他的“成果”。他踌躇满志,自制的小提琴在小城荣昌已经是名闻遐迩了,他更希望这把琴可以登上音乐学府的大雅之堂。然而,教授的话泼了他一头冷水。“这明明是板胡的声音,”教授拉了何夕瑞的琴后说,“不是模仿就能制作小提琴的,一个好的制琴师是在音乐的灵感中获得制琴的技巧。”这番话对于信心十足的何夕瑞来说既是当头打击,又是明路的指引。百折不挠的何夕瑞看到的是后者。他心中堵塞很久的暗渠仿佛一下子被凿通了。

    从此他走路睡觉都在想着他的“琴事”,这个初中未毕业的木匠,一边自学乐理、乐器、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等知识,一边继续探索着制琴技术。他渐渐发现,制琴的木材选择至关重要,而木材材质的好坏,与其生长的土壤、气候、海拔以及树种都密不可分。他越是往深里钻研越是感到事情艰难,也越是被深深吸引。

   (A)何夕瑞, 一个中国乡镇的木匠,在自己设定的工作目标中迈着坚定的步子。他无数次去到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原始森林里,在高山沟谷之间仔细寻找他认为的优质木材——那种藏匿着万千美妙音律的优质木材。1997年7月他去西藏找木材,在杳无人烟的阿里地区寻找了32天,最后因“弹尽粮绝”困于山中,差点把命丢在藏北。那些经过千辛万苦弄回家的木材是他的宝贝,家里没有谁敢随便动。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将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叮叮当当,哗哗啦啦,又是锯又是敲,什么工具都用,什么声响都有……设计、制作、失败,再设计、再制作、再失败。木材、时间在他的坚忍中消耗和流失。他的信念也一次又一次地经受着失败的锤炼。

    何夕瑞吃尽苦头,终于发现了木头藏匿声音的种种奥妙,终于透彻地掌握了制作小提琴的要领,并完全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这时,他发现自己追求的并不止于此,他要制造的是具有中国元素的“中国小提琴”。何夕瑞认为西方的小提琴体型是西方少女的胴体,宽肩、丰乳,个性张扬;而中国的小提琴应该是唐朝的少妇,削肩、蜂腰、肥臀,含蓄温婉,性格内敛。但是小提琴一旦改变原来固有的造型,声音也势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要想将造型与声音完美融合,无疑是个世界难题!因此,中国式的小提琴也许是这位木匠的非分之想罢了。但他生性就是一个善于给自己出难题的人。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这个重庆荣昌木匠研制的中国小提琴“何氏三圆琴”诞生了。这把有着显著中国特色的“中国小提琴”,震惊了世界。2011年4月30日,何夕瑞迎来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邀请,他研究自制的“何氏三圆琴”走进了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专场演奏结束后,现场长久而热烈的掌声传达出了所有听众的称赞与享受音乐饕餮的满足。专家们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琴的音色如同散发着橡木味的陈年葡萄酒般沁人心脾,从低音到高音,清澈透明,无一杂音,特别是高位音,声如珠玑。”

    好一个(B)何木匠

    一次偶然的拜访,我看到何木匠的院子里堆积了很多木头,知道这些木头都是他从遥远的森林中寻觅来的,甚至每一根都可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年届七十的何木匠一定不愿意让这些蕴藏着无数美妙声音的木头永远沉睡,他想用他那双灵巧的手将那些酣睡的声音唤醒。然而这些木头却让我为何木匠担心,如果他将它们全部制做成琴的话,一定会被累死许多次的。我看着一天天老起来的何木匠,心中不由为他祈愿:老命只有一条,千万不能硬拼。

   (C)何大爷, 您还是慢慢来吧!

(选自《第七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集》,有删改)

阅读《母亲的金手表》一文,回答文后问题。

母亲的金手表

琦君

    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

    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

    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江西老表要新式多了。

    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

    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极。几十年来,我只能努力好好做人,但又何能报答亲恩于万一呢?

    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

    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

    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几本书在窗台

翁秀美

    ①星期天收拾房间,顺便整理书柜。书大都是新的,买回来还没翻过。有几本落了厚厚的灰,用湿布擦了,随手丢在窗台上晾着。

    ②再进书房时,只觉眼前一亮。迎面窗台上的书随意躺着,有一本斜放在红红的“中国结”上。淡紫色窗纱轻拂过书面,宽大的窗台显得生动明媚。原来,书可以不用整齐地码在书柜里,也可以不用机械肃穆地正襟危坐着。书在窗台上很显眼,淡雅的鲜艳的封面堆叠,有些乱,却是明亮可喜,一进门就入了眼。我的心情也轻松愉快,就想坐下来,细读一番。

    ③这个念头,让我吃了一惊。细致认真地读一本书,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书,曾经是我的最爱。端着饭碗看,躲在被窝里看,连上厕所也是手不离书。最喜黄昏时,端了小凳坐在院子里,看《当代》,看《花城》,不知天黑不觉肚饿,每次被母亲催着赶着进屋还舍不得放下。那会儿,好书,如友。

    ④那一年生病住院,怕闷,带了《宋词三百首》、《闲情偶寄》。医院建在山下僻静处,病房夜里不熄灯,正好读书。字字句句如清水,将五脏六腑涤荡得妥帖舒畅。精神面貌实不像一个病人。出院时,书角已被翻得起毛打卷。好书,胜药。

    ⑤只是不知什么时候,时间长了翅膀,“哧溜”一下就过去了。一天、一月、一年,快得让人招架不住。每天来去匆匆,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一天恨不能掰成两天用。日子仿佛是被抽打着的陀螺转个不停,再难挤出时间来读书了。黄庭坚有言:“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想来我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⑥坐在窗台,伸直腿,书搁在腿上,慢慢翻看。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笼在书页上,文字构建的美妙意象和感觉瞬间渗入全身,心在字里行间跳跃飞翔,喜悦漫溢开来。窗外,天蓝如洗,云作奇峰。这景被窗户框成了画,清新至极。身边的书故人一般围拢着,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捧着书坐着,直到最后一缕阳光从书页里消失,暮色在身边聚集,尤不忍释卷。因为阅读,匆忙枯燥的时间被文字的墨细细研磨了,书香适意怡人。这个下午也变得安静美好,有了回味。其实,日出日落,每天的时间并没有走快一分,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的神经紧绷了,脚步加快了,也让我们的心浮躁不安。想起时下正流行的“慢生活”观念,提倡慢工作、慢餐、慢运动、慢休闲、慢阅读等,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适时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和传统,是多么的重要与必要。是的,即使停一停看看身边的风景,读读手边的书,哪怕是安静地听完一首优美的曲子,也会让单调的生活充满暖暖阳光,使精神舒缓、愉悦、充实。

    ⑦眼前,无意中留在窗台上的书,让我知道,阅读,其实一直是我心里最深切的渴求与向往。留几本书在窗台,以便随时翻阅,在忙碌中休闲一回,给心灵放个假,重新体验读书的乐趣,并且也将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选自散文集《百年无废纸》,有删改)

课外记叙文阅读。 

 别无选择 

        那是一个二月早春的傍晚,天色渐渐昏暗,塞纳•马恩驾驶着一辆福特汽车,从波特兰赶往谢里登签一份订购合同。 

        这份合同非常重要,它几乎决定着他公司的命运,这是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谈判,几经磨难后才取得的成果。塞纳•马恩异常高兴,哼着小调,一路飞奔。路上的车不多,一路绿灯,所以他开得很快。 

       到了约定的地点,停车的时候,他借着灯光,似乎看到了一点什么?塞纳•马恩俯下身子仔细地看,发现右前轮上沾有异样的东西。凑近时,他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味。他用手一摸,真的是血! 

       塞纳•马恩吓了一跳,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是自己疾驶中撞上了人?他反复回忆,似乎没有车子碰撞物体的印象。可车轮上的血迹却是真的! 

       此时,等待签约的商业伙伴打来电话,问他为什么不遵守时间,催他快一点!塞纳•马恩解释说,自己有急事,等会儿就到,恳请原谅。等在那里的商业伙伴大为光火,嚷道:“见鬼去吧,你这个不守时的家伙!”随即挂了电话。塞纳•马恩怔了怔,那可是一笔300万美金的合同啊!这个合同对于他来说生死攸关!也许今世今生的命运,会被这个合同改变,他真想立刻飞奔过去! 

       可是,他还是驱车返程了。他的眼里,似乎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伤者在痛苦的呻吟,人命关天!他必须回去!在大雾弥漫的夜色中,塞纳•马恩边开车边沿途察看。 

       最后,在行程近一半的路边,他真的看到了一个黑影躺在那里!他赶忙停车下去,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是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孩,她的头部受了伤,血流了很远。 

       塞纳•马恩立即抱起这个女孩,把她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孩子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是昏迷不醒。 

       警方联系上了女孩的父母,这对爱女心切的夫妇不问青红皂白,咆哮着冲向他、暴打他。塞纳•马恩不做辩解,只是默默忍受。 

       他被打得鼻青脸肿,吐出了两颗带血的牙齿。他回到家,家人都说他太傻,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肇事者,何苦这么快就承担了所有责任?他也只是默默流泪。 

       女孩昏迷了26天,可喜的是,第27天,她终于清醒过来,并向人们述说了当时的情景: 

       事发当天,她背着画夹到郊外写生,返回途中,她记得很清楚她是被一辆迎面驶来的疯狂的红色摩托车撞倒!警察记录了她的叙述,又调取了当天街道上的监控,从监控的录像中,确认了女孩的叙述,并找到了那肇事的红色摩托车车主。 

       塞纳•马恩车轮上的血迹,只是车经过女孩身边碾到了淌在地上的血!事情真相大白,女孩的父母抱着他痛哭,感谢他是女孩的救命恩人! 

       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塞纳•马恩对记者的回答如此简单: 

       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我安心,在商业利益和人的生命面前,我别无选择!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母亲用秤

潘军

①家里有杆老秤,是母亲用来称东西的专用品。这杆秤不知使用过多少年,也不知存放了多少年,在一个角落里静静地躺着,要不是搬家,还真想不起它。

②母亲没念过书,可玩秤比有文化的父亲还精明。父亲开玩笑说,母亲天生就是耍秤杆子的料,比他耍笔杆子强。

③早年间家里穷,父亲说有秤也没用;但母亲说,家里有杆秤还是比较方便。一番争吵过后,还是母亲坚持已见——这秤,我买定了! 此后,母亲经常晌午间跑去山里刨药材,刨了许多天,才凑齐了买秤的钱。秤买回来了,但母亲并不识秤,那上面没有数字,只有点点金星。母亲跟村里认秤的人学,让人教她,学了很久总算学会了用秤。

④很长时间里,秤是家里唯一的度量工具,每天做饭,母亲总会用秤称一称,几口人吃饭,下多少米面,她都要心中有数,既够吃,也不浪费。就连亲戚之间走动,母亲对来往的东西也都要称一称,她说不占人家便宜,咋来咋走,宁肯做那吃亏的一方。母亲用秤最多的地方,是邻里之间一些米面的借用与归还。用秤称完,母亲还要用她独特的方法记上账,那账单我完全看不懂,都是点点,像秤杆上面的准星,有大有小。母亲告诉过我,那些点点,大的是斤,小的是两,准确率不差分毫。若是母亲借东西,还账时定是秤杆子仰头,有时秤砣都站不住,母亲风趣地说,这叫抬头见喜。

⑤后来,山乡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寂静到后来的喧嚣。母亲的心也有几分不安分了——她是村里最早耍秤杆子的人,知道秤上的学问。母亲在路边摆了个小摊儿,自家地里种植的,山野采摘的,都成了母亲小摊儿上的货品。母亲不喜欢叫卖,可东西卖得比谁都快,特别是那些回头客,总会争着抢着再度购买。母亲卖东西总是先掂一掂,然后再称,完事再抓一把添上,只多不少。有时候,不等母亲做这道”附加工序”,顾客自己就上手了,母亲也只是笑笑,像是默许了。

⑥有一次,一位城里来的女游客站在母亲的小摊儿前,望着一篮子山桃发呆,想买又想走的样子,母亲见状,就和她闲聊起来。那人说,她母亲曾在这里插过队,就喜欢吃这里的山桃,如今她母亲患病卧床,还想着吃这山桃呢,自己很想买一些带回去,可钱包不知啥时丢了……母亲默默地将山桃装了一大袋,外加10元钱,一同递给了那位女游客,那人连连摆手,母亲轻声说:”出门在外,谁都可能遇到难处,帮一把,不算事。”

⑦母亲用她那杆秤做了十几年买卖,和邻里、游客都处得很好,可我家的日子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反倒是家里的土产特产再没有了积压和库存,每年都早早”被打发”得干干净净。我们笑说母亲瞎忙活,母亲很认真地说:”挣多少是多?够上碗边儿就行了。”

⑧母亲最大的”业绩”,就是磨光了那杆老秤.上面的星星点点。我一直奇怪,没有星星点点之后母亲咋称斤论两呢?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问了母亲,母亲笑笑,透露了谜底:”其实,我压根儿就不识秤,手里拿杆秤,不过是让人对我信任,做人厚道,人心是秤,不用称。”

⑨母亲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啊,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凭良心做事,都要懂得感恩,都要敬着别人,都要把吃亏当成一种福分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秋天的心思 

 李东红 

 ①“不知道七里河边的秋天什么样了?”上午在小区里走路碰见了他,他问。他是我的一位同事兄弟,往常经常在七里河边跑步,我们经常在河边跑步时相遇。“现在解封了,可以出小区了,想去七里河边跑步,想去看看那里的秋天”,他说着,给我挥了挥手,走出了小区。 

 ②我也来到了七里河边,走路,看秋天。 

 ③七里河的秋天,还在七里河边站着。岸边的树木有了不少的枯叶,用手一摇,就会少气无力地落在地上。就别说风吹了。一棵叫不出名字的树上,挂满了黄黄的叶子,这是秋天给它染的颜色,阳光照射过来,金黄的叶子透亮。树下,两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儿举着手机拍照,她们也发现了这棵树的美。满树的黄叶,树下,落叶,阳光,女孩儿,远远望去,像一幅画。大自然画的画。 

 ④七里河的水,还清澈着,水面很安静,没有风带来的涟漪,原来的那几只经常在河里玩耍的水鸟不知道去了哪里。它们也许去南方过冬了,北方的冬天很冷。 

 ⑤七里河边走路锻炼的人不多,偶尔的几个人,不像原来的三五成群。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让整个长长的七里河有些冷清,还有落寞,包括在岸上站着的那些树,好像和秋天一样有什么心思。 

 ⑥心思,秋天有。人,更会有。 

 ⑦这几天在小区里走路,总是看见一位看上去有60多岁的大爷在一个长凳子上坐着,一个人,也不说话。我有点心疼他。上午走路的时候,我走过去问他:“大爷,总见你一个人,你没啥事儿吧?”他如果有事儿,我一定帮他。“没事儿,孩子,我自己在家,老伴前几年走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外地成家生活,现在闹疫情,他们也没法回来看我”,大爷接着说:“不过,我想也不能给孩子们说,只要他们平平安安的就好。” 

 ⑧大爷的心思,和很多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一样,只是不说,我懂。我给大爷留了电话,让他有什么事儿给我联系,我想帮他,一个孤单的老人。 

 ⑨由此,想起了娘的心思。 

 ⑩那年,我考上了郑州大学,娘很高兴,但那几天话少了很多。我知道,娘有心思,她不说。后来,前院的婶子告诉我,娘是在为我的学费而发愁。那些天,娘背着我,拉着架子车去了两趟镇里的粮所卖小麦。没过两天,姐给我说:“你的学费攒够了,咱妈不让给你说。”当时,我很难受。 

 ⑪十年前的那年,娘想从郑州回老家住几天,临走的时候,娘说:“孩儿,你有不穿的衣服吗?”当时,我不懂,就问:“妈,你干啥?”“上次我回家,咱村有个人衣服很破烂,我想把你的衣服给他。”娘说的时候,有点悲伤,但她心里清楚。我知道了娘的心思,立即把我该穿和不该穿的整理了一大包。娘笑了。也许实现了她的心愿,她,永远都是这样,只要能帮别人,这是她的心思。为了别人,以至于我现在不穿的衣服都带回村里,哪怕我只穿过一次。 

 ⑫娘的心思,为了二哥,她的儿子。当时娘已是癌症晚期,我带她回到了家里,不想让她化疗受罪。二哥在外地,很忙,回不了家,但娘想他。“你给你二哥打个电话吧,我想他了。”娘说。我没有打二哥的电话,尽管我爱他,但我生他气,因为他让娘还担心他。第二天,我中午下班到家的时候,看见娘在拨打二哥的电话,那是我特意给娘装的座机。我知道,娘想她的二儿子了,她不想让我为难。 

 ⑬六年前的一天晚上,晚饭过后,弯弯的月亮挂在村头,把一种光扔在村子,像吝啬鬼一样,俺村并不稀罕。“我有个心思,孩儿,你能帮我完成吗?”这个时候,娘的时光已经不多了。 

 ⑭“能,一定能。” 

 ⑮她最终没有说出来,就走了。她的心思还在。 

 ⑯后来,村里的阿姨告诉我,那是镇上20多个像娘一样的老人群体,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捐款,听娘的话,娘的心思,我真的很懂,哪怕,不说一句话。 

 ⑰七里河边,秋天还在,还在的是因为岸边的垂柳,发着绿色的光,跟秋天毫无瓜葛,更不懂秋天的心思。 

 ⑱秋天的心思是什么?不想凋落。 

 ⑲我想,一定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回答问题。 

 打春 

 付秀莹 

 ①在我们老家,把立春不叫立春,叫作“打春”。莫名其妙地觉得,打春这个词,比立春要活泼多了。打春,有一种跳跃的动感在里面,喜悦的,明亮的,热气腾腾,是民间风俗画特有的调子。 

 ②我的家乡在华北大平原上,我们那个村庄,在我的小说里,叫作芳村。在芳村,有一句俗语,春打六九头。每年打春的时候,已经是六九了。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打春这个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过去了,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天要来了。 

 ③打春往往是在春节前后,有的时候早几天,有的时候迟几天。打春总是同新年连在一起,到处都是新的:新衣服,新鞋子,新对联。 

 ④那时候,母亲长年卧病,早好几天就开始念叨,快打春啦。翻着墙上的月份牌,看一遍,又看一遍。月份牌是那种小小的日历,在乡下很常见。没有老上海的旗袍美人,只有文字和数字,阴历、阳历、节气、星期。往往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朴素的,家常的,邻家姑娘一样亲近而温煦。月份牌上,有打春的具体时刻,比方说,上午十一点三十五。芳村有个风俗,不能把春打在炕上。意思是说,打春这一天,尤其是打春那一刻,不能在炕上躺着。 

 ⑤打春这一天,无论多么不适,母亲一定要挣扎着起来,下炕,在院子里走一走,或者是在大门口立一立。在内心深处,我多么盼着每天都是打春。打春的时候,母亲就会下炕了。闲闲地,在房前屋后走一走,看一看。院子里,阳光温软,金子一般。满院子的彩,在微风里飘摇着,飘摇着,简直就要飞起来了。门外就是田野,麦田还懵懂着,是那种深的冷凝的绿。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打春过后,大约等不了几天,万物就该醒过来了。 

 ⑥在我们芳村,有一个民谚,一年打俩春,粮食赛如金。意思是说,如果一年有两个立春,当年的年景就不好了,粮食会像金子一样珍贵。 

 ⑦在芳村,节气的意思,不是二十四节气,而是节日。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我的长篇《陌上》的楔子里,我就是用的节气这个词,还引来了一些疑问。可见,一个地方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仿佛树的根须,早已经深深扎根在血脉里了。 

 ⑧芳村人过节气,不外是吃一顿好饭食罢了。芳村有句俗话,好吃不过饺子,好受不过躺着。吃饺子,是芳村人过节气最隆重的仪式了。然而,打春这一天,好像在吃上是不大讲究的。不过是家常便饭,擀面条、蒸馒头、烙饼、小米粥。这个时节,新鲜菜蔬还没有下来,大白菜却还多着。炒白菜,炖白菜,醋杀白菜,翻过来倒过去,横竖都离不开白菜。芳村人说,白菜就是百菜。我们却吃出了不一样的滋味。打春这一天,母亲下炕了,也有兴致和闲情,亲手给我们做饭了。母亲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再简单的饭食,都能做出天下的美味来。有时候,倘若打春恰巧在新年正月里,饭菜就越发丰盛了。窗外有零星的鞭炮声,屋子里香气弥漫。丰饶的,甜美的,太平的,热腾腾世俗生活的气息,穿过重重光阴,扑面而来。 

 ⑨而今,母亲离开人世已经十九个年头了。我也早已远离故乡,在异地辗转漂泊。流年似水,往日不可追。每年的打春,再没有人监督我下炕了,再也吃不上母亲的饭菜了。我却总是记着那一个场景,母亲立在院子里,衣衫洁净,鬓发清爽,微微笑着,笑着,看着她的家,看着她的孩子们。阳光和煦,满院子纸鸢飘摇。 

 ⑩打春了。春来了。 

阅读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阅读材料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各题。

月光烧成的灰

董改正

①不能解释的都是奇迹。外婆一直在等一场霜。

②霜落之后,莱就甜了。腌白菜,腌芥菜,腌雪里藕,上色入味。腌萝卜尤其美味。老种白萝卜,纺锤形的,洗净了,切成月牙状,齐齐码在竹簸箕上,像一只只小白鸭。最初是晶莹水润的,半日后就蔫了,边角内卷了,有了皱纹,惹了灰黄。再一日,吹小半天风,就可以下坛坛罐罐腌制了。

③每到大雪后,我都会给旅居海口的李君寄点儿咸货。咸鸭子,咸肉,他都特别喜欢。海南冬天的轻寒不够锋锐,就像挠不到的痒,不足以让腌味侵入腌货内部,无论如何也炮制不出记忆里舌尖上的“腊味”。他用冰箱模拟内地的冬天,腌出来也只是概念上的咸货。味觉的火柴棒,无法引燃舌尖上记忆的草蛇灰线。到底还是不行。

④缺了什么呢?

⑤母亲的腌菜手艺,比起外婆的要差很远。外婆腌的萝卜缨子,一根根似金丝缕缕,拍碎的蒜如碎玉,切丝的辣椒如红线。用干筷头夹一碟子,下入烧熟的香油,略翻炒,脆黄酸香,宜配稀饭干饭,宜搭面条,宜夹馍,寡吃也好,只是太奢侈。外婆腌的水萝上,水嫩嫩,黄生生,咬一口,嘎嘣脆,润润的酸。酸得半夜想起来不吃一块就睡不着。村里有个孤寡老人,临终前想吃一口我外婆腌的水萝卜。外婆赶快送来,老人吃了一口,长叹一口气,这才去了。外婆腌的五香萝卜更是极品。我不曾见过谁会把萝卜切成那样的长条,长得像蚕豆的豆荚,简直有点儿媚,像青衣的水袖。那会儿,一排排这样的萝卜躺在竹簸箕上,就像条条秀美的江南划子停在河边,在月色里轻轻荡漾。

⑥我记得那是个月色皎洁的冬夜,霜染大地,晚村寂寥。院子里,芦秆编成的晒席上,依然晾着萝卜干。露珠在凝结,霜也在凝结,漆黑如墨的树冠里,鸟呢喃有声。霜是凝华态,露是液化状,总归是水的前世今生,总归是和着尘土的,脏,回潮。外婆笑着说不怕,天明吹一阵小风,晒半天日头就好了——哪里就脏了呢?她笑着看我,月光连忙照亮了她的脸。我立时就赧然了。外婆用新稻草烧灰,沾染白净如玉的糯米裹粽子,我能一口气吃三五个,不蘸糖。外婆将绿豆壳晒干了,焚成灰,晒好,放一把煮稀饭,那个香,那个糯,今生恐难重温了。

⑦外婆走了很多年,母亲也已经七十三岁。母亲一辈子忙碌,没有时间将心思放在食物上,食物对于她就像汽油对于汽车,是续命的能量而已。那天我给她做了萵子耙耙,她说真好吃。她是知道好吃的。外婆一生悲苦,却依然那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不能解释的都是奇迹,外婆便是。爱是最大的奇迹。

⑧霜未至,月色如霜。等霜落后,今年我要腌点儿萝卜,腌点儿肉,腌点儿鸭子。今年我得给李君寄一些去。我或许还应该告诉他,其实参与味道酿制的,不仅仅是温度,可能还有虫鸣犬吠,可能还有月光烧成的灰。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的夏天

王璐

①走进故乡,就像走进了另一个季节。舒适、凉爽、绿色,共同构成了故乡七月的代名词。

②从南方人的角度讲,故乡大概根本没有夏天。在他们的观念里,能称得上是夏天的,应该就是昼蝉夜蛙、汗流浃背这样连续数月的酷热季节。而在北方高原上的小城,例如我的故乡,六月中旬走在阳光下,只觉得温暖舒适,并不出汗。故乡的人家,大都不备冷气,因为就算天热,也是几天就过去了,不值得为避暑费事。我放暑假回到家里,整日揽着阳光,一点不觉得难耐,反而舒适。等到了八月,即使热了,也无需南方那样整日的冷气,只要抱一个瓜扇扇风就足够凉快。

③清早,如果你走到苍头河边,黎明的阳光懒懒地洒下来,透过夹岸的树木在地上投出班驳的光。早上的阳光像母亲温柔的眼眸。瓦蓝色的天空澄澈而透明,微微飞着些云,衬着时时掠过的鸟儿,轻柔如同它们一不小心遗落的羽毛。环顾周遭是黄土高原北部标志性的莽莽苍苍的松杨林子,林外是隐的青山。苍河隐藏在这青翠的群山之间,仿佛一件秘而不宣的绝世珍宝,在粗犷豪迈的北方高原绽放着粼粼的柔光。朝阳下沿河草尖上的露珠,眨着一闪一闪的眼睛,灵动而清亮,让你疑心那是遇到了河滩上被冲刷出来的钻石,只是每一瞬的闪光,都是每一瞥的清凉,足以让你忘却炎热里的烦恼。信步慢慢走过横跨苍河的吊桥,河风吹来,水汽凉凉,令人舒爽,再挎一个相机,就真有点旅游避暑的意味了。然而晓寒未散,风力加上水汽,这时恐怕需把裙子换成裤子,再套一件小小的开衫。

④下午日暖,单衣便够。在故乡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背心短裙到长裤外套,四季都有。午后是最热的时候,大地像一块烙饼,摊在酷蓝的天穹之下,路旁的草丛似乎被晒得有点卷曲,颜色更深绿些。可是那是干热,并不令人出汗,和南方的湿闷不同。等到了下午三点以后,就又趋于凉爽。广场上、商城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连门口石阶上都坐满了聊天下棋的老人、嬉戏玩闹的孩子,这时上街去走走,短袖短裤正适宜。耳畔行人的谈笑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打闹声此起彼伏,车水马龙的街道不多时就变得热闹非凡。渐渐地,太阳西斜,阳光更趋柔和,但又与早晨不同,它就像奶奶的爱抚,慈爱而温暖。时不时有风刮过,吹得街道旁的大树叶子沙沙地响,金色的夕阳不知不觉给县城镀了金,远远望去,每一个角落都像是饱含回忆的老胶卷的镜头。

⑤小小的县城中少见高楼,城外的青山也只是一个个矮丘,太阳要到八点半才落到地平线上,更显得昼长夜短,有用不完的下午。七月的故乡,睛天极多,有时一连数日碧空无云,所以入夜后天也黑不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天色在昼夜交替时显得分外奇幻,深蓝的天,橙黄带粉的云,赶回家做晚饭的阿姨三五成群,边走边聊,夏风也不急,有一下没一下地撩拨着她们的衣襟和发梢,调皮的如同她们等在家里的顽童。风徐徐吹着,一直吹来了整个夜晚。吃过晚饭的人们还会在这时出来散步,感受着夏天的夜晚特有的舒适和凉爽。星子点点从天幕上跳出来,一闪一闪,让你想到了早上苍河边上的露珠、傍晚门口树叶斑驳的剪影。月亮则隐在一朵云后,羞涩地窥探着故乡的大地。仍旧热闹、灯火通明的县城街道,早已安静、悄然沉睡的郊外树林。入夜后的气温最适宜搭一条薄毯睡觉,不会出汗也无需冷气。不过晴天也会突来霹雳,有时候也会忽来一阵大雨,淋得赶路或闲逛的行人狼狈不堪。但关外的夏雨,来得快,下一场酣畅淋漓;去得也快,走一个利利索索,不多时又能留一个瓦蓝色的天。可是一到这样有风有雨的天气里,便嫌单衣太薄。雨云来时罩在头顶,雨点在玻璃窗上也未干过,偶见天边绽出一角薄蓝,立刻便有更多的灰云挟雨遮掩过来。从窗外望出去,树树含雨,山山带云。这时在屋里坐着,煮一壶热茶,听听雨声,天气祛了狂热,心也就渐渐趋静。

⑥遥远的故乡,多风的故乡,一段残破的城墙独对夕阳,飘忽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夏天融入苍河的水波里,柔柔地,流走一丝酷热,一丝烦躁。与故乡的夏天相约,约定一份难得的凉爽,约定一份内心的安宁。在这里,滤去多余的干扰,清风里,只有绿树怀抱里的河水浅浅的低吟声,如同一首古老的民谣。

(选自《朔州晚报》2022年6月1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等待那只手

巩高峰

    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着我。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

    我也没睡。

    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加剧着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 20 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嘁!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这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心里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胡茬儿、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

    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三年没见他了,只偶尔能听到他的声音。

    我轻轻打了的冷战。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滑”这个词,而我的判断似乎还没错过。

    东奔西走,和这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照过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我的预感没错,熄灯后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却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了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的功夫。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洗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维持的,只要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着那只手。

    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

    硬座车厢的空调像是从里往外倒抽热气的。那黑暗就是无数索要的魔爪,敲得车窗玻璃嘣嘣作响。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往外支撑毛衣,痒痒。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只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

    他的眼神大多数时间一直都在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份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镇定劲儿,我和他到底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他动手了。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过来,漫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在脑海里虚构出即将发生的人赃俱获的一幕。

    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领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忽然间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

    老头从上方垂下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的力气。我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选自《台湾文学选刊》)

阅读

爱的缺口

孟祥菊

①从小到大,我一直固执地认定:母亲许给我的每样爱,都是带有缺口的。

②年少时,母亲以我“体弱”为由,让我九岁才入校上学,并与小我两岁的妹妹同读一年级,据我所知,真实的原因是为了解决妹妹没人带的大问题。逢年过节,家里的孩子每次添置新衣,母亲总让妹妹先去挑选,原因很简单,妹妹的年纪小,选不到中意的衣物便要闹情绪,“哭鼻子”,而我则是个永远没有态度的“闷葫芦”,早就习惯了母亲赐予我的“逆来顺受”。高考那年,母亲在对待我和妹妹两人的志愿填报一事也持有不同态度,她固执地让我去报考本市的一所师范学校,说是省钱的同时还能安置工作,将来的吃穿嫁人都不愁,却暗中让妹妹去读外省的一所重点大学,光学费一项每年便要整整高出我两倍。

③面对母亲的“偏心”,我表面上虽不言语,心中却对她充满怨怼,并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上人”,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④带着一种不服输的倔强劲儿,我顺利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如约返乡,做了一名小学教师。自从登上讲台的那天起,我便坚守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在自己熟悉的三尺讲台上,完成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课上,我与几十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真诚地交流互动,用智慧传授知识;课下,我努力把自己降到孩子的高度,与孩子们结成“忘年交”。几年工夫,我所执教的班级成绩突出,优秀率和及格率均达到全校之首,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好评。我个人也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执教的语文课多次获奖,撰写的论文陆续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自己还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事业成功的同时,我也收获了一份心仪的爱情,并于婚后将自己的小家安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县城。

⑤岁月催人老,如今的我迈进不惑的门槛,母亲则变成一株腰身渐弯的廊下柳。为着一份不舍的牵念,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返乡一次,洗涮之余,还要给母亲多备一些吃用之物,顺便给她放些零用钱。对此,母亲总是欣然收下,并无太多的客气,我也早就习以为常。

⑥上周六,我照例驱车去看母亲。老人很高兴,用满满一桌家乡菜款待了我。午后的阳光奇暖,我和母亲躺在炕上唠家常,聊着聊着,母亲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炕头的夹壁墙内取出一个神秘的包裹,说是特意送给我的。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码得齐整的两捆现金。母亲笑着告诉我,这些钱都是我平日里送给她的,几年来她分文没花,一直给我攒着呢。母亲还说人老了,家里的开销自然也就少了,这些钱她留着也没用,索性一并转还给我。

⑦我不解地望向母亲,嗔怒着推辞道:“娘,您怎么说出如此见外的话!这些钱本来就是孝敬您的,我绝对不能要!”母亲见状,柔声向我说明原因:“菊啊,娘知你性格憨实,打小儿心善,不懂防人之术,我当年刻意将你留在身边的目的,是怕你在外面受了欺负也不懂声张。细想这些年来,你明里暗里给我的零花钱真的不少,就连我的日常用药也向来由你担负着,娘心里实在过意不去。近两年,娘的岁数大了,心里总感觉亏欠你的,这两万元钱就当作是我的一种补偿吧,将来娘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这些就等于是娘的一点儿念想……”我的眼角瞬间潮湿一片。为了不驳母亲的好意,我违心地将钱收好,打算回城后帮她转存银行。

⑧天黑之前,母亲催我速速返城。车子开出村口的一刹那,我的泪终于滴落下来。感谢母亲,是您用一份有缺口的爱,鼓励我在获得生活安逸的同时,一直鼓足勇气倔强前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杜鹃花一样绽放

徐光惠

①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是我生命中最难熬也最难忘却的一段记忆。

②那年,我所在的单位改制技员,我成了下岗工人。半月后

③朋友说:“小惠,咱们去金佛山走走吧!”我却提不起兴致,但她们不由分说

④车子进入南川境内,在狭窄的山路上蜿蜒前行,一路颠簸,规模庞大,如一片浩瀚的石海。坚硬的石头上生长着一棵棵鲜活的树木,树与石相依相存,远看是树近看是石,冰冷的石头变得温情灵动,充满活力。

⑤暮春的金佛山风有些凉,太阳光斑驳地撒在小路上。山间雾气氤氲,脚下溪流淙淙,不经意地抬头,竟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

⑥家乡的杜鹃花为灌木,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而金佛山的杜鹃花则灌木与乔木并存,错落有致。低处的杜鹃于草丛间温婉绽放,高处的杜鹃冲破丛林傲然挺立。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 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红艳如霞。站在山巅,云海缭绕起伏,满山杜鹃如天然锦缎,摄人心魄。

⑦我们在山脚下一处叫“如霞人家”的小院住下,房间不大,用木头修葺而成,她说:“我叫如霞,有事就叫我

⑧四周很静,厨房顶上炊烟袅袅。院子墙角处,一大簇杜鹃花开得正艳,无拘无束热烈奔放。一朵朵花儿铆足了劲儿,争先恐后向上攀爬,挤挤挨挨,显现出自然、朴素的美

⑨“这花开得真艳,好养活吗?”我问如霞。“金佛山的杜鹃花生命力特别旺盛,年年常开不败,默默开在山间、角落,顽强生长,给人们带来爱与幸福,一股暖流在心中充溢。

⑩晚饭后,我们散步回来,如霞邀我们去她的小屋坐坐,喝下后顿觉暖了许多。“就你一个人打理这个旅店吗?”我问她。

⑪“我家在山上,丈夫瘫痪在床,家里有个儿子五岁,每年旺季我就来这里挣点钱,冬天就回山上。”

⑫“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小旅店挣不了多少钱,不敢请人帮忙,不过我还扛得住,儿子大了,我想让他走出大山,我相信一切会好起来的。”她笑着说,看不到半点忧伤。

⑬我点点头:“嗯,会好起来的,一定会。”我对她说

⑭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那簇杜鹃花跟前,每朵花儿都昂着头

⑮我们向如霞告别,车子开动,我回头,依旧一脸笑容,自然、淳朴,让人心生温暖与感动。

⑯愿做一簇杜鹃花,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我的心中已是春意融融,温暖而明亮。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