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日期: 2025-03-3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30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碳中和”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大力开发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 倡导植树造林,促进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C、 提倡多建造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
D、 加高烟囱,将燃烧产生的气体排向高空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溶液都是无色的液体
D、 过滤可除去液体中的难溶性杂质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B、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利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开灯检查煤气泄漏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D、 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
B、 用汽油和洗洁精除去油污的原理相同
C、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D、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溢出
B、 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 拧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D、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气泡
有关金属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与价格和资源等因素有关
B、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中高
C、 铝合金门窗耐腐蚀性好,硬度高
D、 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C、 过氧化氢分解: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
B、 硝酸钠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浓
C、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 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B、 的名称为氧化硫
C、 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没变
D、 X的化学式是
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5

15

15

2

反应后的质量/g

X

6

27

2

A、 该反应中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3
B、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可能改变
C、
D、 丁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如图是“物质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示意图,下列实验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实验一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B、 实验二验证了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
C、 实验三验证了只要物质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可以燃烧
D、 实验一中的现象也能证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如图所示探究实验,反应开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铁片逐渐溶解,铁片上有气泡冒出
B、 烧杯甲中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
C、 烧杯乙中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D、 杠杆失去平衡,左边低右边高
如图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B、 把NaOH和NH₄NO₃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C、 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铁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
D、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 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
C、 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D、 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 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 沾有白酒的手帕火焰熄灭后手帕依旧,是因为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
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 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 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 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已知某纯净物2.3g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 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 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 若将②升温至℃,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 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 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
如图所示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反应装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硬质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
B、 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C、 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D、 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目的是为了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实验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计算题(共1小题8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