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4-08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每题2分)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成活细胞的物质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 参与构成细胞膜的物质可能同时具有催化和运输物质的功能
C、 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总是与基因结构的变化有关
D、 只含C、H、O的物质可能有储存遗传信息、促进器官发育等功能
 如图表示细胞内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①和③为小分子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可为氨基酸,能参与蛋白质的构成
B、 ②若为单糖,则可参与构成某些重要化合物
C、 ③可为某种脂质,可参与构建细胞膜
D、 ④若为胆固醇,则可参与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下列哪组物质或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 )
A、 植物的纤维素和脂质
B、 动物的糖原和抗体
C、 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
D、 细菌的质粒和拟核DNA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的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B、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大类
C、 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D、 核酸除了携带遗传信息,还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 如果③是T,那么该核苷酸为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C、 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 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煮熟后不会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则蛋白质一定会变性失活
C、 蛋白质的功能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密切关系
D、 若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含有C、H、O、N等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水的功能与水的存在形式有关。下列与自由水或结合水的功能描述不匹配的是(    )
A、 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B、 结合水是细胞内多种物质良好的溶剂
C、 自由水参与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D、 自由水可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鉴定脂肪时,应先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2~3滴苏丹Ⅲ染液,然后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 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C、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液泡的颜色会变深
D、 在绿叶的色素溶液与阳光之间,放置一块三棱镜,可得到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
 大熊猫是我国保护动物,主要以冷箭竹为食。下列有关冷箭竹和大熊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者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二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C、 大熊猫吃冷箭竹需要多种细胞共同参与
D、 大熊猫种群和冷箭竹种群相互作用形成群落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要区分根瘤菌细胞和植物细胞可根据( )
A、 有无核糖体
B、 有无DNA
C、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 有无细胞壁
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 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无细胞核
C、 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D、 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下列细胞器中,没有膜结构的是( )
A、 线粒体
B、 中心体
C、 叶绿体
D、 溶酶体
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属于分泌蛋白
B、 a、b、c三个过程的进行均涉及囊泡运输
C、 ②在图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D、 分离①②③三种细胞器可用差速离心法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多次实验,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丹尼利和戴维森推测细胞膜除含有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C、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结构
D、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认为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中是均匀分布的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孔是小分子、DNA、mRNA和蛋白质等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B、 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①会发生形态变化
C、 ③中无色透明的液体被称为细胞质基质
D、 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结构②中
绿叶海天牛可以长时间依靠从藻类中“夺取”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生命活动,并且通过进食将藻类的细胞核基因转移到自身细胞核的基因组中,以实现这些叶绿体的增殖和更新。下列有关绿叶海天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藻类基因最可能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B、 功能受损的叶绿体的分解过程需溶酶体参与
C、 绿叶海天牛细胞中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6种
D、 叶绿体的增殖是在核、质基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某些生物细胞响应外界水分变化而发生的渗透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施肥过多引起的“烧苗”现象与质壁分离有关
B、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
C、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D、 1mol/L NaCl溶液和1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
 某种耐盐的水稻,一方面能利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逆浓度梯度排出细胞,另一方面能利用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将细胞质基质内的Na+积累于液泡中,以减少Na+对植物细胞的毒害。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 Na+排出细胞需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直接供能
B、 水稻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
C、 细胞膜和液泡膜上可能有相同的载体蛋白
D、 Na+转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下列关于具有催化功能的物质甲(有机物)或直接能源物质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物质甲能催化淀粉酶的水解,则该物质也应能催化蔗糖酶水解
B、 若物质甲在线粒体内有分布,则该物质在叶绿体内可能也有分布
C、 在细胞主动运输过程中,均需要物质乙水解直接供能
D、 一般情况下,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分别与物质乙的合成和水解反应相关联
 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植物细胞的H+-ATP酶可分为P型、F型和V型三种类型,其中P型H+-ATP酶广泛分布于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上,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通过P型H+-ATP酶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P型H+-ATP酶可使膜两侧的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
C、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P型H+-ATP酶运输H+的速率
D、 抑制细胞呼吸不影响P型H+-ATP酶运输H+的速率
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B、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有氧条件下,①②③处都能产生ATP
C、 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②产生[H],过程③消耗[H]
 分布于人体多个脏器细胞的乳酸脱氢酶可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也可催化丙酮酸加氢生成乳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根据题干所述,乳酸脱氢酶不具有专一性
B、 乳酸脱氢酶作用的机理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C、 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加氢生成乳酸的过程可为 ATP的合成提供能量
D、 乳酸脱氢酶催化反应发生的过程中伴随着 NADH 与 NAD⁺的相互转化
 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 ①、④过程可以产生ATP,②过程需要消耗ATP
C、 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 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下列有关水稻叶肉细胞内NADH和 NADPH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氧条件下,NADH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B、 无氧条件下,NADH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但不被消耗
C、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 NADPH将从类囊体薄膜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为CO2的固定供氢
D、 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与氧结合形成水分子,释放大量能量
 如图为叶绿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①②指示相应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上分布着多种光合色素,可用无水酒精将它们分离开
B、 在有光的条件下,①可为②提供ATP和NADH
C、 光照突然增强,②中C5含量会上升,C3含量会下降
D、 ①可以增大叶绿体的膜面积,用于附着固定CO2的酶
 为探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叶片的影响,研究小组对某植物叶片分别进行低温和高温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得细胞叶绿素含量、叶片温度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见下表。根据实验结果,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组别

叶绿素含量(μg/g)

叶片温度(℃)

呼吸速率(nmol/min/g)

对照组

2.4

22.6

8.5

低温处理组

1.9

18.7

6.3

高温处理组

2.5

34.1

7.9

A、 处理温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叶片呼吸速率的大小呈正相关
B、 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均会降低植物细胞叶绿素含量
C、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温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D、 低温处理组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比高温处理组更为显著
 在分别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标记的人、小鼠细胞融合实验中,当两种荧光分布均匀后继续观察,会发现荧光重新排布,聚集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成斑现象)。在细胞中加入阻断细胞骨架形成的药物细胞松弛素,膜蛋白流动性大大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降低实验温度,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混合均匀所用的时间可能会延长
B、 在细胞中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某些膜蛋白的流动性
C、 成斑现象进一步证明了膜蛋白的流动性
D、 膜蛋白与细胞内细胞骨架结合导致流动性增强
 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层,在细胞膜的外面,细胞壁的厚薄常因组织、功能不同而异。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中主要成分为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均为多糖)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几丁质酶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 细胞壁作为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C、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
D、 植物细胞壁的形成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共同的参与
 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是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各组酚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各组加入的PPO的量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PPO用量是无关变量
B、 与酶B相比,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的活性更高
C、 实验过程中应将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
D、 探究酶B最适温度时,应在30~50℃间设置多个温度梯度进行实验
 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出叶绿体的类囊体,并将其和CETCH循环(一种人工固定CO2的方法体系)一起包裹在类似膜泡的小液滴中,成功研制出了半天然半合成的人造叶绿体,其技术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照越强,CETCH循环的速率就越快
B、 可使用差速离心法从菠菜叶肉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
C、 人造叶绿体的研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
D、 若上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消碳排放的影响
 杏花蜜腺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具脊状突起,细胞中含有许多有色体(含类胡萝卜素,不含叶绿素,无类囊体结构)。在花蕾开放后,杏花蜜腺细胞开始分泌主要成分为水和糖类的花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蜜腺细胞壁的脊状突起依赖于其上的蛋白质等可以运动
B、 蜜腺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其有色体不进行光合作用
C、 杏花植株中的色素可存在于液泡、叶绿体和有色体中
D、 蜜腺细胞中的有色体可能与积累和储存糖类有关
 在夏日的强烈光照、较高气温等条件下,柑橘会在上午或下午的某个时间内出现光合速率高峰、以及“午休”现象。根据已有知识判断,下列各项有关柑橘在夏季生长时,其光合速率变化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是

A、 由于夏季中午温度较高,所以易出现光合速率“午高峰”现象
B、 上午8点和下午16点光照最强,易出现光合速率“双峰曲线”现象
C、 出现光合速率首峰和次峰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 在阴生条件下,易出现光合速率“午休”现象
 当同时给予植物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光合作用的效率大于分开给光的效率,这一现象称为双光增益效应,如左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存在两个串联的光系统,即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其作用机理如右图所示。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系统I位于叶绿体类囊体,光系统Ⅱ位于叶绿体基质
B、 双光增益是通过提高单位时间内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量来实现的
C、 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通过电子传递链串联起来,最终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D、 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产生的氧化剂都可以氧化水,从而生成氧气
 用密闭的培养瓶培养等量的绿藻(单细胞藻类),将其置于4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培养,分别测定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瓶中氧气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消耗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产生的场所为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
B、 温度逐渐升高过程中,绿藻的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速率增强
C、 温度逐渐升高过程中,绿藻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逐渐增强
D、 温度为t3时,光照时间至少长于16小时绿藻才能正常生长

非选择题(共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