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一)

日期: 2025-03-2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字形与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ào)  沉(lín)    婆(suō)  潜滋暗长(qiǎn zī)     
B、 防(yù)   顾(jì)    长(rǒng)  春寒料(qiào) 
C、 米(sù)  车(chè)  维(xiān)   旁斜出(yì)      
D、 改(cuàn)延(wàn) 私(shú)  宽厚仁慈(rén cí)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马龙在夺得2020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子单打冠军后表示,他一定牢记秦志戬教练“胜不骄,败不馁”的教诲
B、 教育界人士指出,艺术之路曲折艰难,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还要长期苦练,有志于此的学生要认真斟酌, 以免造成遗憾。
C、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对抗着西北风。
D、 11月22日是2020年的小雪节气,新疆喀什地区普降中雪,春寒料峭, 汕头市民政局寄去市民捐赠的近万件御寒衣物,以解燃眉之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B、 一场春雨过后,山上的梅花竞相开放,金黄的、粉红的、雪白的,老枝横虬,暗香浮动,真让人感到如花似锦, 春意盎然。
C、 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 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使人有一种妙手回春之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因为疫情防控不得不待在家里,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的不少新奇菜品,色香味俱全,成了“厨艺达人”“美食网红”。
B、 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在全球应对气候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
C、 2020年,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已被广泛地使用和接受。
D、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

默写

综合题

文言文阅读

诗歌鉴赏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病毒巨库蝙蝠

①说蝙蝠是一个病毒巨库,一点不冤枉它。令人谈之色变的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马尔堡病毒……竟然都来自蝙蝠!

②为什么蝙蝠会成为病毒的最佳宿主?首先,蝙蝠喜欢群居生活,它们亲密地依偎在一起,或者密密麻麻地倒吊在树上,这就为病毒在种群间大量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蝙蝠还能飞翔,除南极洲以外,这些飞行能手们去过世界各个角落,这样就能把病毒带到更远的地方,不像老鼠,只在有限的区域活动。在这两点上,当然鸟类也相似,但因为蝙蝠是哺乳动物,比鸟类更高等,与人类更接近一些,所以蝙蝠更容易把病毒传染给人类。

③其次,在寒夜乃至整个冬天,很多蝙蝠要进入冬眠,这个时候它们的体温会降下来。通常在正常体温下,病毒可以被许多动物很快清除掉,但蝙蝠却像冰箱一样,可以把病毒保存很久,甚至保存整个冬天。

④再次,蝙蝠的寿命长达50年,这相对于一些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来说,已经属于相当长的了。这就使得病毒可以稳定地存在于蝙蝠体内,不必在短时间内总要不停地“搬家”。“搬家”总是一件麻烦事,弄不好的话会“露宿街头”,况且,病毒并不具备露宿街头(即离开宿主细胞)独自生存的能力。

⑤最后,从进化的角度来讲,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物种,而蝙蝠也是。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蝙蝠没有被病毒击溃,反而进化出非常出色的免疫系统,使得它们更有能力携带病毒,成为天然的病毒库。这话听起来似乎自相矛盾,但道理很简单:一般动物倘若自身免疫力差。一染病就死掉,或者无法活动,那么病毒也只好与它同归于尽,不能传播更远了。而蝙蝠的免疫系统强,它可以携带大量病毒,自己却不会得病。

⑥既然蝙蝠是病毒寄宿和传播的主要传染源。那在它们把病毒传给我们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先下手为强,把它们捕杀掉呢?

⑦很遗憾,历史证明,大规模捕杀蝙蝠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以南美洲为例。自1970年以来,当地人为了防止狂犬病爆发,一直在大规模地毒杀吸血蝙蝠。问题在于,要把每只蝙蝠消灭净尽几乎是办不到的。而只要留有“种子”,在食物资源丰富又缺少竞争的情况下,蝙蝠的数量会很快反弹。另外,蝙蝠的种类几乎占哺乳动物品种总数的1/4之多,它们对于保持地球生物多样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⑧话说回来,把责任全推到蝙蝠身上,也不公正。传染病的出现需要各种因素的巧合,携带病毒的动物只是众多因素之一。在疾病从蝙蝠传给人的过程中,其实人的因素扮演了主要角色――森林退化,气候变暖,城镇规模扩大,从而导致蝙蝠的柄息环境恶化,都对病毒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⑨因此,别总想着去捕杀蝙蝠,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在传播给人之前,提前找出已经潜伏在蝙蝠身上的新病毒,提前研制疫苗并接种,这才是有效的办法。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则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远离蝙蝠,不吃被野生动物吃过的果实,更要少吃和不吃野生动物。

⑩总之,不管愿意与否,我们都得学会与蝙蝠在这个地球上和平相处。

(选自《大科技》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我的父亲母亲

蔺海生

①“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每每清明祭扫父母墓时,心中便会升起凄楚怅惘的忧伤。

②父母的墓碑前,芳草萋萋,润绿了我对父母的哀思。墓碑后面的潺潺流淌的河水,荡起了我对父母的深深怀念之情。

③遥想当年,父亲是一名军人,1956年他从北海舰队航三师退伍回到家乡务农,1961年与我母亲结婚,先后养育了我们兄弟四个。那个年代,我们家境清贫,但是父母从没有向生活低过头,总是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④父亲先后在村里担任了许多职务,他都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20世纪60年代,村里有人入党,需要外调社会关系,村里经常派父亲去外地搞调查。有时要到外地,他毫无怨言,昼夜兼程,不辞辛苦。有时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回家时我们兄弟欢呼雀跃,因为父亲用从牙缝里省下的差旅补助费,给我们买来当时农村根本看不到的灶糖、奶油饼干、栗子、糕点等吃食,令左邻右舍的伙伴们羡慕不已,我们兄弟四个心里美极了,让苦涩的生活有了一丝丝甘甜。

⑤母亲尽管身体多病,但是为了贴补家用,为了供我们兄弟四个读书,她在家打草袋子、养猪、养鸡来换取生活费。春夏两季还要抽出时间给我们兄弟做衣服、单鞋、棉鞋。因为我父亲每年所挣的工分只能维持我们一家的口粮,有时还要欠生产队的口粮款。那时候,我们农村经济条件都不太好,几乎每个农家孩子都会搓草绳、挖野菜、打野草,有手巧的用蒲草编草鞋,个个都是劳动好手。每逢农忙假,我和弟弟到生产队插秧、割水稻,也能挣一些工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劳动的快乐。父母的勤劳、俭朴使我家的生活尽管清贫但却有滋有味,一家人和和睦睦、怡然自得。

⑥我的父亲很爱读书。他退伍时扛回了一大捆书回家,他还经常借一些小说、杂志、报纸看。他常常给我们讲书报中的内容。我家那时有个小书架,摆满了一些小说和杂志。在农村有书架的人家屈指可数。我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受父亲的熏陶,就渐渐地对读书感兴趣,《欧阳海之歌》《沸腾的群山》《敌后武工队》等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在我脑海里渐渐有了深刻印象。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读完《闪闪的红星》这本小说,父亲让我复述一下故事情节,我几乎把整部小说背下来。读书丰富了我的生活,也使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我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学生面前读。读初中时,学校有一块宣传板报,每期都有语文教师用毛笔抄写的各年级学生优秀作文,一般只能容纳四篇文章。而有一期我竟登上两篇作文,我感到兴奋,也激发了我极大的写作兴趣。现在回想,是父亲读书的爱好启蒙了我,读书和写作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使我对人生有了感悟。

⑦母亲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坚强。母亲在她十几岁时,我的外祖母就去世了,因此母亲过早地就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当我们兄弟还是懵懂的孩子时,母亲就经常跟我们说:“不能穿错鞋,不能走错道,不能做坏事。”话虽然不多,却给我们指明了做人的方向。

⑧我们长大后,父母年岁也渐渐大了,由于积劳成疾,先后患上了恶性肿瘤、脑梗等重病,尽管我们尽全力寻医问药,但父母还是先后离开了我们。野子欲养而亲不待冶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浴

⑨父母的一生普通而平凡,而父母忠厚善良、朴实坚忍的品德,恰似涓涓细流,与世无争、润物无声、默默无闻、滋养着儿孙们的心田,父母无私的爱撑起了我们人生奋力前行的路标。

(选自《辽河》2022年7期,有删改)

学习散文单元时,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了“走近散文园地·编辑散文读本”项目学习活动。

【活动一:品读散文】

本环节,你所在的小组共同阅读了散文《我的父亲母亲》。组员小芳提出了两个问题并进行讨论。

写作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