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三)

日期: 2025-03-30 复习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陈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如图示意图。此图不能说明的是( )

A、 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C、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 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C、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有学者指出,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学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中山是近代中国谈论革命最早的人,是实行革命的总指导,这一点是所有耳闻目睹的人所共同承认的。该材料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
A、 孙中山是章士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B、 孙中山早年开展了大量革命活动
C、 孙中山是所有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
D、 孙中山曾经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的斗争
B、 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C、 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斗争
1921年,中共“一大”在红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红船精神”的内涵是( )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 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C、 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D、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于牺牲的精神
下图所示为国民革命军印制的宣传漫画(据原图重绘)。以下相关表述中,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

A、 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 工农群众的力量推动着革命的发展
C、 北洋军阀的势力基本被消灭
D、 革命军肆意挥霍民众的力量
有人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这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B、 《南京条约》的签订、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C、 国共第一次合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举行、重庆谈判.
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大公报》评论的事件说明 ( )
A、 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B、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C、 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D、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材料分析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