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时练

日期: 2025-04-19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著作能够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借鉴的是( )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明长城修建的目的是( )
A、 观赏
B、 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C、 供居民游玩
D、 驻守军队
 明末至清朝,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逐步走向低潮,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对外交流上坚持“闭关锁国”
B、 封建统治的腐朽与没落
C、 八股文与文字狱束缚着教育
D、 外部入侵中断了科技发展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 由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
C、 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 它的作者被称为“医圣”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建
B、 是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C、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
D、 是游牧和农耕民族交往的纽带
下图所示巨著的作者是(   )

A、 毕昇
B、 徐光启
C、 张衡
D、 祖冲之

材料分析题

都城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也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三千年来的都城变迁,用两条线就能画出个大概(如下图)。开封作为北宋都城,是中国都城变迁的重要过渡。

周朝至北宋、南宋至清朝主要都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迁移轨迹

——摘编自杨帆等《历史时期中国主要都城的分布变迁研究》

材料二 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摘编自张健、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

材料三 中国古都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是闪耀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

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北京是一座有着3 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摘编自朱士光《中国八大古都》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