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高产农作物推广
②工商业市镇增多
③出现成熟的手工作坊
④形成大型的商帮
时间
成就
1685年﹣1799年
全国共有耕地由约6亿亩增长到约为10.5亿亩
1684﹣1760年
全国瓷器景德镇平均年产量为25万担,比前代增加了39%
1700年前后﹣1794年
人口从约1.5亿增加到约3.13亿,占全世界9亿人口的1/3
清朝年号
年代
人均耕地数(亩)
康熙二十年
1673
27.92
乾隆十八年
1753
6.89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3.56
材料一:明清时代以徽商为代表的客帮商人,他们以巨大的商业资本,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并介入生产领域、支配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还经营典当等金融行业,谋取高额利润。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大致用于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等的费用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左右。其中多数人回乡购地,也有落户经商之地,息商归田。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
——摘自电视纪录片《徽州》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