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7课《大雁归来》同步练习(培优卷)

日期: 2025-04-16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知识题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滑(xiáng)        雾(ǎi)          注(dǔ)           漫(mí)
B、 准(miáo)         喧(rǎng)        枯(zào)          泽(zhāo)
C、 猎(shóu)         零(diāo)        稀(shū)          默(jiān)
D、 环颈(jū)         请(yāo)         迁(xǐ)           盘(xuán)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他保持缄默。
B、 在铁矿石价谈判中,力拓公司目空一切, 坚决不让步。
C、 返回的雁群,……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
D、 本刊将洗心革面,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 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 对于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 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 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B、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C、 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D、 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下列诗句中没有写鸿雁传书的典故的一项是( )
A、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B、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C、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D、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

语言综合运用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湿  地

①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玩耍,各种水鸟在欢娱地歌唱……这就是湿地的真实写照。像这样濒临江河湖海的地带,长期受水浸泡而形成的滩涂、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红树林以及潮落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是湿地。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

②湿地是如何形成的呢?

③当泥沙丰富的流水流进湖泊之时,由于水域变阔而流速变缓、泥沙下落沉积而成浅水滩。湖泊,不单是五彩云霞的梳妆镜,更是水生植物的乐园。浅水湖区,芦花飞荡,香蒲拂摇;次深湖区,睡莲、浮萍悬浮、飘摆于水面上;深水湖区,墨绿色的绸缎般的波浪时起时伏,那些生长于水中的水草繁杂而茂盛。春来夏往,秋隐冬藏,植物生活于湖泊,总会有生有死,有死有生。那些腐烂的残体日积月累,最终多默默地、叠加式地沉积于湖底,经由水涨水落的浸泡,经由日月轮转的沧桑,终成泥炭,于是,湖底慢慢抬升,湿地也就逐渐形成了。

④湿地调节着地球的水循环。那些河边的森林、湖边的漫滩,一直在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换。洪涝之时,湿地总能够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倘遇干旱季节,又能够将水分“解放”出来。湿地上的植被摇荡起伏,减轻或减缓了水体对海岸线、河湾及湖岸的侵蚀。

⑤湿地被科学家誉为地球之“肾”。自然界生物链的完整、优化,离不开湿地。湿地既吸收营养物质,又促进地球的新陈代谢,是“天然的过滤器”。

⑥植物在湿地繁衍,动物在湿地蹒跚游弋、跳跃爬行和栖息。即使晴空排云而上的仙鹤,声鸣于天,也是清晨从湿地出发,黄昏则次第归来,在湿地降落,喝水照影;翩翩起舞的大雁会呈“一”字、“人”字形排列,从广阔的天空降落于湿地之上。鸟类依赖湿地就像影子依赖光,翅膀依赖空气一样。湿地是生命的家园,是文明的摇篮和温床。

⑦人类本应与湿地和谐相处,本应悉心地呵护湿地。

⑧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湿地究竟贡献过多少关爱呢?古典诗词中那些拍打碣石的咆哮海水,朝天际奔流的滚滚江水,秀比西子的杭州西湖等,姑且算是反映人类对湿地的关爱吧,却也仅仅是蜻蜓点水般人文情怀的附加点缀。空灵、超脱的中国画亦有描绘苍茫烟水的画作,民间音乐尽管也有表现湖月照影,流泉叮咚的乐曲,然而,谁又能说其着力表现的只是湿地呢?

⑨令人忧虑的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湿地面积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就我国来说,从科学家们绘制的湿地分布遥感图即可看出,中国的湿地总面积10年间已减少了5万多平方公里。由于人类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天然湿地面积不断消减,功能不断下降,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还造成湿地降解污染能力的下降,导致水质不断恶化,许多河流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的功能。比如,目前我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已被污染,不可饮用。另外,又致使其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的能力下降,直接给调蓄防洪带来极大的隐患。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不能不说与湿地面积的锐减有着一定的关系。不讲“土地伦理”(【美】利奥波德:《土地伦理》)成了自蒸汽机诞生以来世界性的不可逆转的黑色潮流,湿地的命运岌岌可危……

⑩保护湿地已经成了人类刻不容缓的行动。国际《湿地公约》的诞生,引起了人类对保护湿地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了缔约国的行列。迄今为止,《湿地公约》缔约国已逾百个,每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都会有一个宣传主题。可以说,保护湿地目前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相信随着人类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湿地的命运定然会出现转机。

(选文有删改)

写作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