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8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培优卷)

日期: 2025-04-10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基础知识题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痛(zhì)       鸣(háo)       斑(lán)         天(cān)
B、语(lán)       怪(dàn)       古(gèng)        液(jiāng)
C、 田(lǒng)      污(suì)       蚱(měng)        育(bǔ)
D、转(zhǎn)     辘(lù)        默(qì)          丰(yáo)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婉约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 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 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和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句是(    )

例句:天空飘浮着团团白云,仿佛盛开着朵朵银棉。

A、 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
B、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期。
C、 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D、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无时无刻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 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C、 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D、 不管我走到哪里,如果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语言综合运用

现代文阅读

阅读鉴赏

泥土温润的光芒

刘学刚

土,能育生万物,古人称为“地母”。人们在土地上种植五谷,繁衍生息,唤醒深藏于泥土之中的无尽能量。

小时候,她是一个爱玩泥巴的女孩;长大后,她成了许多泥人的“妈妈”。她的故事从和面烙油饼开始。

那年,她从山东安丘县城的一家毛巾厂下岗,然后开了一家油饼店。她用一双灵巧的手揉面成团,擀为大饼,将饼搁到鏊子上,旋转、翻动、刷油,面饼由白转黄,开满金黄的烙花,香味丝丝缕缕飘到街巷上。

她从油饼的香气中嗅到了泥土的味道,她似乎置身于故乡的广阔田野,仿佛看见,有一个扎马尾辯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向她跑来。加上在毛巾厂时,她已能够用纱线呈现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离了厂,这技艺却没有离身。于是,在空闲的时候,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制出一个个小小的泥人。

她捏的那些泥人摆在店铺的窗台上。店铺不大,临街的一间平房,前面是柜台,往里,面板、鏊子分列左右,最里边放着面粉和花生油,小店的格局一目了然。不过,再仔细看,发现在面粉上面的窗台,站了一群小泥人。有一天,店铺柜台外边排队买油饼的人群里,有一位在县城文化部门工作的干部。他看见了那些可爱的小泥人,然后对她说:“专心捏泥人吧。”那个瞬间,油饼的热气熏得她的脸有些发烫,她手抓着面团,眼睛却接上了那些小泥人的目光。

后来,她真的专心捏泥人了。接的第一件活儿,是为本地酒厂捏制一组泥塑群,以此复原酒镇熙熙攘攘的旧日场景:坐着的烧锅,悬着的酒旗,酒肆的店家吆五喝六,赶集的人们摩肩接踵……彼时,她已在县城东郊的青云山上安家落户,终日与泥土厮守。

山上,泥土强大的能量以植物春华秋实、绿叶红果的形式呈现。清晨,山风裹挟着泥土的馨香扑面而至。她抓起一团泥巴,捶打摔揉,要把宁静的时光和甜美的想法揉进泥团里。泥人们站在她的身边,她听得见它们的呼吸,她的内心漾起层层涟漪,一种幸福的涟漪。心满意足的她,手指在泥土里蠕动,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自在欢畅。骨架早早搭好了,一些木板钢筋铁钉会让泥人更加牢固。接着是上泥堆大形。先在骨架上喷一层水,然后,她把泥团一块一块地往骨架上堆,继而,手持木槌将泥团砸实,那捶打的声音梆梆作响,应和着她心跳的节拍。

山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树叶的簌簌声、飞鸟的啾啾声、枝条咔吧咔吧的拔节声……这些天籁都为她设定泥人的艺术细节带来了灵感。她又开始思考如何让泥人更加坚固。她选用土质细腻、含沙量少的黄河土渠河泥,加入适量棉絮,让泥土们紧紧抱成团。她又心怀敬慕,远赴陶都宜兴,求教紫砂艺人,变泥人为陶人。最终,她成了“泥人王”,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让更多的人看见了泥土温润的光芒。

她在城里捏泥人。仔细听,那些质朴的泥人,似乎在讲述着熟悉、鲜活的人生故事。定睛看,那是一幕幕蓬勃、喧闹的生活现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微写作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