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中考语文2023年模拟试题

作者UID:22373620
日期: 2024-10-04
中考模拟
积累与运用(共23分)
名著阅读(共4分)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十三岁少年的秋天

①“你不是想上学吗?跟我往城里运砖吧。”

②爹说这话的时候是微笑着的,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那时候,我们家正面临吃不饱饭的危机,五个孩子上学是个不小的负担。尽管学费政府有照顾,但吃喝穿用仍是个不小的数目。之前,他曾说过,该剔苗了。我们兄妹都怕被当作不打粮食的杂草剔掉,失去上学机会。

③那一年我十三岁。小学刚毕业那天,考试成绩贴在大队部门口。名单上第二个就是我,我在一人之下,六十多人之上。听着好多人念我的名字,说我如何了不起,幸福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我混在人群后面,一声不响地享受着这一时刻。

④我第二名的成绩没有让爹娘特别高兴,他们心里一直想着往后如何负担得起学费。弟弟妹妹都在上小学。按爹的想法,农村孩子上个小学就够了,有这些知识,足够应付锄头和镰刀。

⑤考试过后我们就放假了。我们的假期和种地有密切联系,啥时候放,放多少天,都由农事决定。地里忙了,就放假;活儿多了,就放长一点儿。校长和老师们家里都种着地,他们是家里头耕种收割的主力,种地和教学只能选择一样。我喜欢这样的安排。我想趁着假期打工挣点儿钱,去县里上初中。不这样的话,将面临辍学。

⑥“你真的想挣钱?”爹问我。

⑦“我想上学。”我说。

⑧爹在我的头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一巴掌,然后说:“你挣钱还得等几年”。

⑨秋收后的田野辽阔无比,就等种麦子了。

⑩“走,拉砖去。”爹拉起架子车,吹着口哨出发了。我坐在车上,怀里抱着一个酱紫色的瓦罐和一个白瓷碗。瓦罐里是从三十多米深的水井里打上来的清水。远行的人别的可以不带,但不能忘记带水。

⑪路两边钻天的杨树落叶纷纷,庄重地为我们送行。

⑫从窑厂到县城有二十八里,都是土路。窑厂的负责人问我爹:“送一车挣八块,干不干?”

⑬爹看看我,我看着远处大杨树上的一群麻雀。爹吆喝我:“下车吧。”

⑭一趟八块钱,拉两趟就够我全年的学费了。这样的诱惑激发起我对劳动的渴望。爹没有文化,但不影响他对于“重在参与”这句口号的实践。他从不安排我干这干那。

⑮我们村口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直通县城。小河边上,就是去县城的路。如果晴天,一辆马车就弄得尘土飞扬,雨天就更难走了,但它是去县城唯一能走车的路。爹把一条绳子套在肩膀上,朝两只手里吐口唾沫,朝我一笑,大喊一声:“走!”车轮碾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⑯车是不能坐了,我挑着瓦罐和瓷碗,跟在后面。

⑰二十八里路太过遥远,感觉两条腿怎么也走不到头。我身上的褂子湿了,风一吹,透心凉。实际上,爹身上的衣物早就湿透了,由于汗水源源不断,凭体温是暖不干的。

⑱“歇会儿吧。”爹直起腰身,车子很听话地停下。我们就坐在路边的田埂上,捧着大碗喝水。爹擦着汗水问我:“累不累?”

⑲我没说累,也没说不累。我问:“这些砖是不是给我们盖学校?”

⑳爹点头:“估计是吧。”

㉑一群麻雀飞过头顶,落在身后的几棵大树上,叽叽喳喳,很是热闹。爹点上一支烟,笑着冲麻雀喊:“是不是来找小虎玩儿?小虎今天没空儿,他要去给学校送砖,快点儿盖学校,还等着开学上学呢!”

㉒我被爹的话逗笑了,但我没和麻雀搭话。麻雀叽叽喳喳,无忧无虑的样子。我现在没有心情,等我有学上了,也可以像麻雀一样,飞来飞去,大喊大叫。

㉓那天,我们赶到县城,太阳已经落山了。回来的时候,天空飘起了细雨。这是我第一次走到县城,雨雾中的城市灰蒙蒙的,既冷又乱。爹将八块钱装进衣兜,一路上按了又按。

㉔出县城的时候,爹停下来,在路边买了两个烤红薯。爹说:“外面的东西真贵,就这,五毛钱。”他递给我一个大的,笑着说:“垫垫饥,咱们抓紧往回赶,你娘说不定在村口迎咱们呢!”

㉕我的脚似乎有了泡,钻心地疼。爹让我上车,护好空空的瓦罐和瓷碗。回去的速度明显加快,一路上他没有吹口哨,也不说话,但呼呼的风在四周响起,像有风助他。

㉖回到家,村庄已经沉睡。爹把湿漉漉的衣裳脱下来,从口袋中摸出七块五毛钱。可能是贴身的原因,那钱干干的,没沾一点儿湿气。

㉗那卷纸票,在娘点起的油灯下,炫耀似的晃动,

(作者:原上秋。有删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内容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这一举措可谓应需而生。近年来,食堂剩饭倒饭、浪费粮食的行为屡见不鲜,马路上无视环卫工人的辛苦而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让家长定期来宿舍洗衣服、搞卫生之类的事频频见诸网络……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提出如一场及时雨,尤为必要。

②课程标准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③劳动教育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近来,广西桂北初级中学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学习水稻知识,亲自割稻拾稻;北京一些中小学开辟农场让孩子们亲手耕种,切身体验劳动过程;很多中小学开展居家烹饪、清洗餐具、整理物品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④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还能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左传》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语言简意赅,指明了劳动对生存的重要性。而劳动教育正是让学生习得劳动技术、提升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劳动亦可强健体魄。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在建校之初,就开辟了“一米菜园”,每个班级都有“包干区”,让学生出力,流汗,增强体质。劳动还能培养审美能力。试想想,看到自己辛勤培育出的麦苗蔬果郁郁青青、红红火火,不正是在欣赏一幅最美的画卷吗?置身其中,感受劳动的美好,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⑤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劳动者,在辛勤的劳动中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面对帝国主义的威胁和轻视,詹天佑经过艰辛的勘测,创造性地设计了“人”字形线路,修建了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了甩掉“贫油帽”,王进喜以铁人精神,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石油工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打出新中国第一口油井;面对别国在技术上“卡脖子”的境况,众多科技人努力攻关,不断创新,让“九天揽月”成为现实……当代青少年通过劳动教育,学习先辈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往往能逐步培养起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和承担时代责任的使命意识。由此看来,劳动教育还能培养青少年勇担时代责任的使命感。

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只有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让他们热爱劳动,善于劳动,才能引领他们在劳动中实现全面发展,最终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因此,劳动教育必须成为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必修课。

【文本二】

①当下,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的意义重视不足,甚至认识偏颇。有人不会做基本的家务,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体力劳动不值一提;有人将“免于动手”视为一种优越感,对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②针对这些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重新认识劳动就显得十分必要。

③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人,是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们的先民把野草驯化培育成农作物,修建水利工程,才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生长在土地上的棉花,只有经过人们的采摘,才能被捻成细线,织成棉布,裁成衣裳,为人们遮身蔽体;遍布在田野中的泥土,只有经历双手的劳作,才能被夯实成墙壁,支撑起遮风挡雨的屋顶。因此,《辞海》中“劳动”一词被定义为“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④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社会的进步依赖于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四大发明闪烁着古人在日常劳作中的创造光芒,杂交水稻见证了袁隆平在田间地头的日夜求索,神舟飞天凝结着众多科研团队的劳动汗水。如果没有劳动,人类也许会一直停滞在蒙昧原始的状态,难以获得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⑤由此观之,劳动教育十分必要。

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