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考试(解析版).docx

日期: 2025-04-04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共 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如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的关系,①②③表示人体的器官。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的细胞实现 O₂和CO₂交换需要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参与
B、 ②的小肠上皮细胞能够从肠道外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C、 ③通过重吸收作用,可以使某些营养物质返回内环境
D、 ①②③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包括血浆和组织液
 为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某兴趣小组向三种样液中滴加酸或碱,用pH计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pH

加入HCl溶液/滴

加入NaOH/滴

5

10

15

20

25

3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初始为7.6)

5.2

4.9

4.5

4.3

4.2

4.2

8.3

9.1

9.5

9.7

10.0

10.2

缓冲液(初始为7.2)

7.1

6.7

6.7

6.6

6.4

6.0

7.8

8.0

8.2

8.4

8.5

8.5

牛血浆(初始为7.0)

7.0

6.9

6.8

6.7

6.6

6.4

7.2

7.3

7.5

7.5

7.6

7.6

A、 三组样液初始pH不同,故无法通过该结果比较缓冲能力的高低
B、 三组样液中,自来水组是对照组,缓冲液组和牛血浆组是实验组
C、 为减小实验误差,每一pH结果应为三次重复测量后获得的平均值
D、 比较缓冲液组与牛血浆组,可以证明后者含有缓冲对HCO3-/H2CO3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女篮最后几秒绝杀对手,蝉联冠军。虽然比赛紧张、激烈,但运动员始终能调整状态、从容应对。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 大脑调节脑干和脊髓,小脑参与身体平衡的控制
B、 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
C、 大脑皮层的S区、H区等区域神经元兴奋性增强
D、 血糖含量显著下降,无法为运动员提供充足能量
 当人体一只脚踩到钉子,同侧的腿立即收缩(屈反射) 以避开损伤性刺激,同时对侧腿伸直(交叉伸反射) 以支持身体,避免跌到,过程如图。 图示脊髓有多个突触,甲-丁为其中的4个,“+”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屈反射是非条件反射,而交叉伸反射是条件反射
B、 屈反射与交叉伸反射的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都是一样的
C、 甲-丁处信号为神经递质,对后膜作用依次为+、-、+、+
D、 屈反射和交叉伸反射不会受到大脑等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作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经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
B、 激素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受体,故能精准调节靶细胞的生命活动
C、 激素进入靶细胞,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细胞代谢水平显著提高
D、 激素含量虽然很低,但结合受体后会持久发挥作用,因而具有高效性
 北方夏季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时,个别市民会患上热射病,症状包括40℃以虚高热、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等。下列关于热射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高热可能是高温导致位于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B、 意识模糊可能是高热造成大脑皮层的部分神经中枢损伤所致
C、 大小便失禁可能是高热破环大脑皮层与脊髓间的神经联系所致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参与体温调节,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骨髓和胸腺产生的免疫细胞不会移动到其他免疫器官
B、 树突状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均属于抗原呈递细胞
C、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原、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溶菌酶等
D、 B细胞可将抗原摄取、处理并呈递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是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识别并结合HIV表面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B、 HIV侵染初期,机体中的T细胞产生抗HIV抗体清除大部分HIV
C、 HIV侵染后期、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 经药物治疗的HIV产妇因其乳汁中病毒含量低,最好选择母乳喂养
 从裸岩到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 群落的种间关系趋向于更加复杂
B、 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加大
C、 群落的空间结构趋向于更加复杂
D、 早期的种群一定在新群落中出现
 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黑暗条件下,分别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顶端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度α,如图1和图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可得到弯曲度相同的胚芽鞘
B、 该实验结果是生长素在琼脂块中未横向扩散导致的
C、 生长素浓度超过0.25mg/L时,抑制胚芽鞘弯曲生长
D、 若左侧照光重复上述实验,则胚芽鞘弯曲方向相反
  20世纪初,有人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 1949年,又将儿只狼迁入该岛。研究人员统计1959~2009年间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驼鹿与狼之间为捕食关系
B、 调查该岛狼种群数量宜采用标记重捕法
C、 两者种群数量变化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
D、 2009年后,近亲繁育可能是狼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中华穿山甲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杂木林或灌丛等隐蔽条件好的生境中。截止2019年,该物种数量下降约90%。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其鳞片可入药体现间接价值
B、 该物种数量下降使其基因多样性降低
C、 划定其保护地属于就地保护
D、 森林开垦可能会导致其栖息地碎片化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 ~(3)题。

稻鱼蛙共作种养

立体农业,就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生产模式。例如,“板栗—茶树结构”“稻—鱼—甡结构”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黑斑蛙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蛙类,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和人工养殖的前景广阔。南方某地进行“稻鱼蛙共作种养模式”实验, 实验区稻田总面积2000 m²,以每200 m²为一个单元,共设10个共作单元,单元外围的防护设施包括防逃围网和防禽天网等。黑斑蛙幼体由水产养殖合作社自繁自育,规格为4g/尾; 鱼种选用耐低氧能力强的泥鳅,规格为3g/尾; 水稻品种为茎粗叶挺、分蘖力强、抗逆性好的“隆两优1988”。

6月初,在实验区内施发酵有机肥,10天后进行人工翻耕并栽插水稻秧苗,实验中不再追肥。肥料既是水稻栽培基肥,也是蛙、鱼培养的天然饵料。 实验中,根据黑斑蛙生长情况,选择不同规格和营养成分的人工饵料。泥鳅以共作稻田中的单细胞藻类、摇蚊幼虫、蚯蚓、植物碎屑和杂草等天然饵料为食,全程不投喂人工饵料。实验投入与产出比如下表。

表稻鱼娃共作种养工作种养实验区收支明细表

实验收入

实验成本

品种

产量/kg

产值/元

项目

支出明细

金额/元

黑斑蛙

4953

148560

黑斑蛙苗种

130000尾

13 000

泥鳅

25

625

泥鳅苗种

2000尾

100

稻谷

670

2 780

水稻

种子、育秧

300

饵料

不同时期专用

49 000

其他

物料、租金和人工等

29 100

合计

151965

合计

91 500

稻鱼蛙共作种养模式, 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不仅具有“四增·四节” 的效果,即增粮、增鱼、增蛙、增效和节药、节肥、节水、节工,还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农业污染,一块稻田生产出优质稻谷及动物蛋白产品,可以增加农民的实际获得。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