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日期: 2025-04-10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慈溪是浙江省重要的葡萄产区,创造了在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采收后种蔬菜的农业模式,使农民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下列关于该农业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莓采收后种蔬菜”利用了草莓和蔬菜生长发育周期的差异
B、 与传统农业相比,采用该模式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更高
C、 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空间和资源均得到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D、 葡萄和草莓的根系深浅搭配,可实现对不同层次土壤中无机盐的充分利用
 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B、 水杨酸依靠血液循环运输对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C、 水杨酸刚进入体内时,内环境中的HCO可参与血浆pH的调节
D、 临床上,可输入含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在J形增长过程中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密度制约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种群的性比例失调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鳄雀鳝等水生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是世界性难题,鳄雀鳝几乎可以捕食所有淡水鱼类,且寿命较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来物种入侵会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B、 随意放生鳄雀鳝会导致本地淡水鱼类的生态位发生改变
C、 鳄雀鳝的入侵会提高水体中肉食性鱼类的遗传多样性
D、 鳄雀鳝属于影响淡水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B、 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 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纳塑料是指粒径小于100nm的塑料颗粒,其污染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纳塑料能沿食物链传递,如生菜→蜗牛→鸡→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纳塑料不容易在土壤中发生迁移
B、 纳塑料不会通过分解者进入生物体内
C、 在上述食物链所在的生态系统中,鸡只占第三营养级
D、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纳塑料,会出现生物富集现象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某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了HIV也许可以通过形成一个三聚体构象(被称为statel)躲避免疫系统的检测。探索statel的结构,有助于人们防治艾滋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是遗传病,患艾滋病的母亲生出的孩子患艾滋病的可能性较大
B、 HIV可能通过改变三聚体构象躲避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特异性识别
C、 切断性接触传播途径、血液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D、 HIV直接利用辅助性T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IA是一种“智能”胰岛素,既能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又能与葡萄糖竞争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GT),其调控血糖的部分机制如图。已知IA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会使膜上GT增多,二甲双胍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常用口服降血糖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B、 ①②③分别表示:减少、IA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多、增多
C、 与普通外源胰岛素相比,IA能有效避免低血糖的风险
D、 与注射IA相比,口服二甲双胍治疗I型糖尿病更有效
 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a、b代表测量电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未刺激时,图甲装置测量的是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B、 若如图甲刺激点给予适宜刺激后,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可用图乙表示
C、 若适宜刺激点移至ab的中点,兴奋双向传递,电位变化可用图乙表示
D、 t1、t2时刻膜电位相同的原因是因为Na+、K+通透性相同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示意图(其中c是一种生物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是指CO2和含碳有机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B、 通常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是c
C、 对e的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导致d的含量迅速增加
D、 将d的含义改为热能,该图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由于生物进化是在环境的选择压力下进行的,因此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引起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发生改变,进而使其他生物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两个或更多物种的单独进化常常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适应系统,此过程称为协同进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竞争的选择压力使不同物种生态位分离以避免发生协同进化
B、 众多物种与物种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有利于生物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C、 协同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D、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差异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探究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利用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切段,进行了图甲所示实验,结果如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未成熟的主茎处理时,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A中
B、 第4组中需用GR24+NAA对主茎进行处理
C、 单独使用GR24可显著抑制侧枝的产生
D、 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抑制侧枝生长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B、 生态足迹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规模
C、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 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人体在长期应激状态下容易出现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典型症状为腹痛、腹胀和排便频率改变等。皮质酮(CORT,一种激素)以及促炎细胞因子增加可能是IBS发病的主要原因,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应激导致CORT增加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B、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促进巨噬细胞释放多种促炎细胞因子
C、 CRH、乙酰胆碱等信息分子均需要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D、 IBS的发生说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
 下图为典型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定期输入一定量的氮肥
B、 该农业生态系统通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 该生态农业主要遵循了循环的生态工程原理
D、 通过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增加鸡的产蛋量,这是对生态系统物理信息的应用
 过敏性鼻炎是特定个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抗体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导致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的炎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机理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敏反应出现的原因很可能是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异常
B、 图中B细胞的活化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之结合
C、 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D、 许多过敏反应常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和乙烯(Eth)对植物的性别分化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不同激素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对照

赤霉素

生长素

浓度(mg/L)

0

50

100

200

30

60

120

雌雄比例(♀:♂)

1.01

0.96

0.75

0.58

1.23

1.62

1.13

A、 赤霉素和生长素相互拮抗调节该植物性别分化
B、 用生长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照组会导致雌株比例减小
C、 该植物的赤霉素受体缺失突变体群体中雌株占少数
D、 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
 图1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另一个种群中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考虑迁入、迁出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t2~t3时期与图2中a~b时期种群年龄结构都是衰退型
B、 图2中a、c时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
C、 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对应t2和d
D、 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形增长和“J”形增长过程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