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共43分。1~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8~2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小明在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的一些估测合理的是( )
A、 测温枪的长度为5cm
B、 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5℃
C、 做一次核酸采样的时间为2min
D、 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将发声物体的振动转换为小球的运动,放大了实验效果
B、
实验中,声音越响纸屑跳动越高,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C、
实验中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D、 实验中,逐渐抽真空时,闹铃响声逐渐减小,但耳朵贴在玻璃罩上仍然能听到很小的声音,这表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实验的误差
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改变物距进行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
C、 为了消除误差,天平使用前要将游码调至左端零刻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D、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以便减小实验误差
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二人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比甲短
C、 通过相同的路程,乙用的时间多
D、 运动4s后,甲、乙相距一定是5m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中,讲述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传播会被减弱
D、 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音色不同
下列光学现象中与“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 用放大镜看地图
B、 柳树在河面的倒影
C、 池水看起来“变浅”
D、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让甲、乙两个透镜正对平行光,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个透镜对光线都是会聚的
B、 甲透镜对光线是会聚的,乙透镜对光线发散
C、 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D、 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石家庄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做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二环路设置隔音屏障
B、 公路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C、 学校周围禁止鸣笛
D、 工人戴隔音耳罩
下面热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丁烷气的体积使其液化,作为燃料储存在打火机里
B、 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温度更高
C、 吃冰棍时看到的“白气”,是冰升华成的水蒸气
D、 水银体温计用过后要放在沸水中消毒5min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天北方窗户上的“冰花”,出现在窗户的内侧表面
B、 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释放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红外半球摄像头通过捕捉红外线增强夜晚监控效果。下列关于该摄像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摄像头捕捉到的红外线是红色的光
C、 被监控的物体在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 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变大的是( )
A、 水结成冰
B、 水由0℃加热到4℃
C、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
D、 把玉石雕刻成工艺品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ρ、ρ、ρ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ρ>ρ>ρ , 且ρ<ρ
B、 ρ>ρ>ρ , 且ρ>ρ
C、 ρ>ρ>ρ , 且ρ=ρ
D、 ρ>ρ>ρ , 且ρ<ρ
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 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
C、 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
D、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每空2分,共24分)

实验题作图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计算题(共2小题,36题6分,37题7分,共13分。要求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应用公式和单位符号要准确规范)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