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下列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D、 中国完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获得更多赔款
C、 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近代学者杨人楩指出:“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备受列强侵略,而广东一省……所受苦痛,更为切身;所以秀全一创上帝教,凡两广贫苦无告的农民,就相率奉教,而酿成伟大的革命运动。”这一观点(    )
A、 肯定了太平天国在近代化方面的贡献
B、 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改朝换代性质
C、 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
D、 赞扬了洪秀全反侵略的彻底革命精神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哪项最符合这种解释(  )

A、 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华民国创建进程时间轴,发生在①处的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 黄花岗起义
D、 中国同盟会成立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   )
A、 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 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D、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红船逐激浪。志合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统治地位
D、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下列有关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
A、 1924年5月,黄埔军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B、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北伐战争失败
C、 共产党员叶挺率领叶挺独立团在北伐军击溃奉系军阀主力的战斗中屡立战功
D、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擎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这首诗说明南昌起义(   )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 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 取得了北伐的重大胜利
“这次会议虽然只有二十几个人参加,但却改变了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方向……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
A、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 集中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C、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 奠定了反围剿的胜利
如果让你撰文批驳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你可以引用的证据是(   )
A、 日本的官方言论
B、 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C、 大屠杀现场遗迹
D、 相关电影中的片段
从这首生动活泼的抗日歌曲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

……让敌人横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愈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游击队之歌》

A、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B、 海外华侨的有力支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
C、 敌后抗日武装有力地牵制了日军
D、 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配合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从历史感悟中得出历史结论,并汲取历史智慧,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实与未来的生活。通过学习抗日战争历史而得到的历史结论为:抗日战争(   )
A、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945年9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民国卅四年九月2日),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对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信心
B、 和平成为民心所向
C、 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
D、 国共签订和平协定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 抗日战争开始
B、 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C、 解放战争打响
D、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列出如下数据: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廷救亡图存发展近代教育
B、 科举制废除促进近代教育发展
C、 辛亥革命胜利推动教育转型
D、 近代西方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

A、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史评价指的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B、 清军将领土宝贵在平壤战役中英勇抗敌,中炮牺牲
C、 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D、 义和团在兴起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题14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1分,共40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请回答:

近代以来,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从部门分布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非常薄弱,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整体实力来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初二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到民国初年,西装开始流行起来。孙中山改进西装样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中山装。这种服装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旗袍(本)是满族女子日常服装……民国妇女的旗袍,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对传统旗袍加以改进……旗袍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女装。

——初二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三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没有不刊登的)……使观者明白易晓……庶几留心时务者与此可以得其概(差不多关心天下事务的人通过看报都可以了解大概状况)……此新闻之作,故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