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B卷

日期: 2025-04-14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基础与运用(23分)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皱(zhě)    羁(bàn)    蛮(hèng)    挑拨离(jiān)
B、 择(jué)    竹(gāo)    入(chān)    出类拔(cu)
C、 晕(xuàn)    寒(jìn)    动(rǔ)    草长飞(yīng)
D、 涡(xuán)    落(duò)     绕(yíng)    风雪途(zǎi)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赋闲    密匝匝    巧妙绝伦    不折不挠
B、 推祟    荧光棒    春寒料峭    坦荡如底
C、 抵御    顶粱柱    自出新裁    张目结舌
D、 鲜腴    记念碑    重峦叠障    摧枯拉朽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伯家庭条件不好,但为了供孩子上大学,不得不节衣缩食。      
B、 江南园林的建筑,顺乎自然,因地制宜, 错落有致,展现出别样的美。
C、 身为劳动委员的他不起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D、 奶奶勤劳一生,七十多岁了仍是不辍劳作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北京国际速滑馆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是为了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B、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有
C、 所有学校都要关注留守儿童,激励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D、 《全唐诗》收录了约两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作。
下列关于文学知识和语法知识的介绍,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很多寓言故事出自《列子》,如歧路亡羊、詹何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马等。我们七年级学过《杞人忧天》也选自《列子》。
B、 《蝉》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花费了三十年时间写了十卷本科普巨著《昆虫记》,该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C、 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可以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祈使句是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句子。
D、 “当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娇嫩的喇叭花爬上墙头的时候,他开始工作。”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太阳、喇叭花、他。

阅读(47分)

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甲】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丙】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及孝文帝即位,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④清室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即与皇帝生死与共。④征;追究;系;拘囚、关押。⑤清室;监狱的代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

榜单名次

榜单名次

榜单名次

书名

第1名

第1名

第2名

《百年孤独》

第3名

第3名

第4名

《追忆似水年华》

第5名

第5名

第6名

《水浒传》

第7名

第7名

第8名

《西游记》

第9名

第9名

第10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注: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6月通过对近3000名读者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进行统计后发布的排行榜。

材料二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节选)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十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者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能使用网络语音的下一代?

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想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材料三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节选)

钱理群

世纪老人巴金曾经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读文学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年轻的朋友,打开书,请读吧。

现代文阅读

母亲用秤

潘军

①家里有杆老秤,是母亲用来称东西的专用品。这杆秤不知使用过多少年,也不知存放了多少年,在一个角落里静静地躺着,要不是搬家,还真想不起它。

②母亲没念过书,可玩秤比有文化的父亲还精明。父亲开玩笑说,母亲天生就是耍秤杆子的料,比他耍笔杆子强。

③早年间家里穷,父亲说有秤也没用;但母亲说,家里有杆秤还是比较方便。一番争吵过后,还是母亲坚持已见——这秤,我买定了! 此后,母亲经常晌午间跑去山里刨药材,刨了许多天,才凑齐了买秤的钱。秤买回来了,但母亲并不识秤,那上面没有数字,只有点点金星。母亲跟村里认秤的人学,让人教她,学了很久总算学会了用秤。

④很长时间里,秤是家里唯一的度量工具,每天做饭,母亲总会用秤称一称,几口人吃饭,下多少米面,她都要心中有数,既够吃,也不浪费。就连亲戚之间走动,母亲对来往的东西也都要称一称,她说不占人家便宜,咋来咋走,宁肯做那吃亏的一方。母亲用秤最多的地方,是邻里之间一些米面的借用与归还。用秤称完,母亲还要用她独特的方法记上账,那账单我完全看不懂,都是点点,像秤杆上面的准星,有大有小。母亲告诉过我,那些点点,大的是斤,小的是两,准确率不差分毫。若是母亲借东西,还账时定是秤杆子仰头,有时秤砣都站不住,母亲风趣地说,这叫抬头见喜。

⑤后来,山乡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寂静到后来的喧嚣。母亲的心也有几分不安分了——她是村里最早耍秤杆子的人,知道秤上的学问。母亲在路边摆了个小摊儿,自家地里种植的,山野采摘的,都成了母亲小摊儿上的货品。母亲不喜欢叫卖,可东西卖得比谁都快,特别是那些回头客,总会争着抢着再度购买。母亲卖东西总是先掂一掂,然后再称,完事再抓一把添上,只多不少。有时候,不等母亲做这道”附加工序”,顾客自己就上手了,母亲也只是笑笑,像是默许了。

⑥有一次,一位城里来的女游客站在母亲的小摊儿前,望着一篮子山桃发呆,想买又想走的样子,母亲见状,就和她闲聊起来。那人说,她母亲曾在这里插过队,就喜欢吃这里的山桃,如今她母亲患病卧床,还想着吃这山桃呢,自己很想买一些带回去,可钱包不知啥时丢了……母亲默默地将山桃装了一大袋,外加10元钱,一同递给了那位女游客,那人连连摆手,母亲轻声说:”出门在外,谁都可能遇到难处,帮一把,不算事。”

⑦母亲用她那杆秤做了十几年买卖,和邻里、游客都处得很好,可我家的日子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反倒是家里的土产特产再没有了积压和库存,每年都早早”被打发”得干干净净。我们笑说母亲瞎忙活,母亲很认真地说:”挣多少是多?够上碗边儿就行了。”

⑧母亲最大的”业绩”,就是磨光了那杆老秤.上面的星星点点。我一直奇怪,没有星星点点之后母亲咋称斤论两呢?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问了母亲,母亲笑笑,透露了谜底:”其实,我压根儿就不识秤,手里拿杆秤,不过是让人对我信任,做人厚道,人心是秤,不用称。”

⑨母亲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啊,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凭良心做事,都要懂得感恩,都要敬着别人,都要把吃亏当成一种福分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写作题(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