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19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以下最能体现“大变局”的是( ) 
A、 开始与外部世界有商品往来
B、 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道路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新”指的是( )
A、 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B、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以 资 本 输 出 为 主
D、 以 商 品 输 出 为 主
有民间歌谣唱道:“横商量,竖商量,摘下果子别人尝。今也让,明也让,吃人的‘老猿’称霸王。”下列各项对这首歌谣理解正确的是( ) 
A、 揭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B、 歌谣最早传唱于 19 世纪末
C、 反映了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D、 君主专制仍是当时主流思想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出现此对联的原因是( ) 
A、 军 阀 割 据 混 战
B、 军 费 开 支 过 大
C、 赔 款 数 额 巨 大
D、 帝 国 主 义 肆 虐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 发起革命斗争,反对专制独裁
B、 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 培养国民人格,解放民众思想
D、 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军阀吴佩孚的镇压下失败,而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所到之处吴佩孚望风而靡,通告下野。可见中国近代革命胜利的关键在于(    )
A、 明确彻底的民主革命任务
B、 革命力量实现了积极联合
C、 革命者掌握必要军事力量
D、 帝国主义放弃对中国控制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研究“西安事变”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应是(    )
A、 当时的照片和相关的文物
B、 当代著名电影《西安事变》
C、 文学著作中对于事件的描述
D、 当时国民党报刊的宣传报道
著名作家冰心曾谈道:“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我的第一本小说集《超人》和第一本诗集《繁星》也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这段话说明商务印书馆( ) 
A、 传播了西方社会的先进文化
B、 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C、 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D、 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非选择题(2 大题,共计 40 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同时是一部探索救亡史。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屈辱史】 

材料一:1840 年至 1901 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索救亡史】 

材料二: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抗争奋进史】 

材料三:“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 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全球通史》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的诞生表明灾难 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7 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五: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