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八校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作者UID:4445116
日期: 2024-12-25
中考模拟
基础(25分)
阅读(47分)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题

材料一

让我们先提出一些定义:

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二、……

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因为我们没耐心、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但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我们现在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

三、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四、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五、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六、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七、……

八、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九、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于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十、……

一部经典作品也同样可以建立一种不是认同而是反对或对立的强有力关系。卢梭的所有思想和行动对我来说都十分亲切,但它们在我身上催发一种要抗拒他、要批评他、要与他辩论的无可抑制的迫切感。当然,这跟我觉得他的人格与我的性情难以相容这一事实有关,但是,如果这么简单的话,那么我不去读他就行了;事实是,我不能不把他看成我的作者之一。所以,我要说:

十一、“你的”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十二、……

十三、……

十四、……

读经典总比不读好。

(选自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有删改)

材料二

(某校初三两个班级实测数据,从12本名著中任选不超过3本“死活读不下去的初中必读名著”,有效投票人数70人,柱状图上的数字为具体票数)

材料三

网民称《水浒》有毒,应当清除,官方回应来了

来信详情

标题

关于把《水浒》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的建议

内容描述

尊敬的领导:

您好!

近来在电视剧栏目看《水浒》,感到震惊,虽然电视剧已对原本做了很多修改,但还是会导致很多人去看原书,从而毒害更多的人。我中小学时是通过课文去看《水浒》原书的,所以对学校选此书内容做课文并将其列入必读名著深感不安。此书恶毒污蔑丑化女性,情节极其不合逻辑,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毁灭人类三观,心理极其阴暗变态,是我见过的最毒小说,是名著中彻头彻尾的水货。中小学不能给毒小说做推广宣传,应该把此书从中小学课文中剔除,更要禁止任何学校向学生推荐《水浒》做课外读物。

反映时间

2022-12-15

 

 

回复详情

 

答复单位

省教育厅教研室

答复时间

2023-02-08

答复意见

____:

您好!

____

____

____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将《水浒》收入中小学课文,甚至提倡整本书阅读?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水浒》文学价值巨大。《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即便是刘再复先生,他也不否认《水浒》“是有才艺、有艺术魅力的大才子书”。可以说《水浒》是一部非常接地气、最能反映现实与人性的文学作品,书中很多创新之处,被后世文学争相模仿。仅从文法角度来说,全书“行文如行兵”,谋篇布局非常纯熟,将草蛇灰线法运用得淋漓尽致。明代文学家金圣叹曾指出,《水浒》书中的十五种创新文法,包括倒插法、央叙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弄引法等,这些写作手法直到今天,我们仍能常常看到。中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从文本的语言、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等方面赏析作品,提升语言技能和鉴赏水平。

第二,《水浒》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水浒》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不合拍,是阅读《水浒》不可回避的问题。但阅读《水浒》是否必会造成中学生误入歧途?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当代青少年误入暴力犯罪深渊,与《水浒》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就算退一步来说,如今阅读的渠道太多太多,但单靠“堵”的方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惟有理性地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与随心所欲、听之任之,让学生个体“偷摸着自由阅读”相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水浒》内容被选入教材,又何尝不是明智之举?正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敏强所认为的,“《水浒》内容很有价值,应在中小学课本中保留,但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授课老师有必要进行引导。”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其经典性而完全忽略对学生困惑的引导,也不能因为其充斥“暴力”等元素而因噎废食,应该让学生理解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华”和“糟粕”,

要以理性的态度来解读它,通过解读,实现解“毒”。所以,我们也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用准确的方式引导中小学生实行批判性阅读。

第三,《水浒》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水浒》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正确”的世界,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有善,有恶,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幻想、隐忍、挣扎、妥协、反抗……一言一行背后都镌刻着人性的复杂。丰富且深刻的内核,是《水浒》被列入名著的理由,也是值得我们(包括中小学生)一读再读的根本原因。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读故事、读人物、读社会、读人性,如“庙堂失序与江湖理想”“个体失路的偶然与必然”“快意思仇与暴力滥杀”“水浒女性的是是非非”“侠义与忠义”“江湖聚义的善与恶”“反叛与归顺”等专题探究,能培养他们个性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阅读仅仅读了文字却无思考,那么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能够有效筛选信息,“站出来”去分析思索深层意义,阅读才发挥了其真正的意义。所以,重要的不在于你“读了什么书”,而在于你“怎样把每本书读好”。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关爱!感谢您对教育的支持!

(除标题外,均选自“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凝秀钟声

徐巨明

①组织部陈部长宣读了县里的任免决定,我在这所省级示范高中主政十二年,现在,已完成了校长角色的演出,人生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②从会议室走出来,天气阴凉,我想离开人群,一个人在校园里走走。

③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根脉的校园。这里曾是清末朝廷重臣刘坤一的家宅,虽然当年的建筑古迹早已片瓦无存,但校园里仍然存活着十余株参天古木,满身涂抹着历史沧桑。硕大的香樟斜伸在荷塘上,展示着艺术姿态;老得已经空心的广玉兰,仍然叶繁花硕,在生命的最后历程里顽强抗争;一对夫妻罗汉松,根连枝攀,百年相依,坚守着最初的诺言。绕着一株株古木,我缓缓移步,或zhù lì,或凝望,在这些从岁月深处跋涉而来的古木面前,我感觉到自身如微尘般渺小。

④我走进钟亭,坐在石凳上,一缕轻风拂来,身心格外舒爽。

⑤钟亭坐落在校园中央的草坪里,一个约两米的高台,做成两级围廊,四面石板小路与大道相通。亭顶盖了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脊,富丽堂皇。地面上铺了从旧房子里挖出的青砖。整个钟亭虽然看起来做工有点粗糙,但不失古典味道。我把它取名为“凝秀钟亭”。凝秀者,凝聚优秀也,同时也用此名来记忆学校自凝秀阁迁入的历史。

⑥钟亭里悬挂着一口圆锥形的钢钟,它是全校的最高指挥官,每天从这里发出的声音,指挥着千军万马,或静息,或喧闹;或奋力冲向操场,或闭目走进梦乡。在它旁边的侧梁上,有一块小匾,上面书写着一段我草拟的文字:“此钟取自于抗日战争的炮弹壳。1944年,日军进犯县境,百姓受害深重,怨恨铭心。1965年,县人取抗战留下的钢炮壳锯为两截,一截留县委大院,一截悬于县一中,传讯发号。数十载过去,它一直恪尽职守,指挥作息,长啸警音,惕悟学子,不忘国耻,发奋图强。”

⑦曾经,有个领导来学校视察工作,听到钟声,眉头微皱,然后做出指示:“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种落后的敲钟方式,也该换换了。”我无语以对,撇了撇嘴角,无趣地退避一侧。

⑧我终究没有听领导的话。我喜欢听这钟声,它悠扬绵长的声音每天在校园上空回荡,在我的周身缠绕,每天走在校园里,我脚步挺踏实。

⑨在学校周边数里,这钟声也早已成为居民和单位职工不可或缺的生活符号。白天,它穿越车马xuān xiāo,让人在躁动里体会一份宁静;夜里,它划开寂静长夜,引你于幽悄间抬头眺望星空。

⑩那年春季开学不久,我们迎来了一届特殊的校友。他们都是年届七旬的老人了,好几位曾经位高权重。他们从这里毕业已半个多世纪,大多已是白发苍苍,但身体硬朗,步履矫健。在我的引领下,他们参观校园,当走到凝秀钟亭时正赶上下课,钟声突然响起,此时,他们一个个眼含泪花,急匆匆地向钟亭奔去,有的像孩子一样嘴里喊着:“打钟了,打钟了,好熟悉的钟声,还是这钟声……”他们把司钟员团团围住,就像围观仰慕已久的英雄,问这问那,把司钟员都问得慌了神。一直等到上课时间,他们用虔诚的目光看着司钟员打完了上课钟。司钟员离开了,而他们仰起头,还久久地注视着早已静默下来的钢钟。

⑪我向他们介绍了司钟员的情况,他姓周,四十多岁,单身,是学校请的合同工。他父亲是学校的老职员,一直做的工作便是收发与司钟。父亲退休后,他便继承了这份工作。他原来有个美满的家庭,可是因为各种原因,家庭破裂,从此,他便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学校给他的待遇不高,开的工资刚刚达到本地最低工资标准。他接手这份工作之初,有些惶恐,曾经因为没能按时打起床钟遭到学校批评,以致于吃不下睡不好。后来他慢慢调整了过来,一天上课、下课、起床、就寝、出操等等,算下来最少要司钟39次,而且每次钟声节奏都有变化,以让全校师生都能理解钟声的指令内容。

⑫我当校长的十二年里,居然很少发现他有司钟错误,也从没有接到过关于钟声的投诉。每年的高考,上上下下最担心的是信号发布出现差错,总是对他千叮咛万嘱咐,他只是默默地点点头,然后把高考安排册里的信号要求一次一次地抄写,背熟。高考来临,他特意在左右两只手上各带一只手表,早早地站在钟亭里等候,每个信号节点,时间一秒不差,节奏完全吻合。

⑬我随意的叙述,引起了老校友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听得很专注,脸上洋溢着敬佩之情。他们提出一个要求,要我联系周师傅,他们要跟他合影。

⑭我一个电话把周师傅召来。他一头稀疏的头发,矮墩墩的个子,走起路来,每一步似乎都特别用力。他迈着急促的脚步走近我面前恭领校长指示,当我告诉他,老校友们想跟他合影时,他突然特别激动,哽咽难抑,泪流满面……

⑮我心里一阵颤栗,面对他突如其来的眼泪,竟然不知所措,只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他拉到校友们的面前。

⑯这一刻,我似乎跟他走近了许多。他已习惯于千万次重复敲钟的动作,习惯于卑微如草的生命状态,这尊重,来得太突然太意外,他感到难以承受。

⑰平时,我在校园里巡视,释放着校长的威严,感受着钟声的力量与节奏,却从未想过应该去靠近这钟声背后的灵魂。

⑱如今,我从校长岗位上退下,静静地坐在钟亭里,突然感觉到几分愧疚,我幻想着周师傅正提着钟锤,迈着有力的步伐向钟亭走来……

(选自“新宁师生园地”公众号,有删改)

写作(45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