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日期: 2025-03-29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 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 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 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拉丁文源于意大利,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广泛流传;在中世纪,欧洲人如要当僧侣、教师或担任其他有学问的职业,都要学习拉丁文。即使拉丁文逐渐衰败,但依旧被认为是“永恒的语言”。这说明(  )
A、 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 拉丁文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语言
C、 帝国的衰亡客观上导致了文化的衰败
D、 意大利文化对欧洲影响最深远
据图可知,拜占庭文化(  )

A、 照搬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 直接导致文艺复兴的出现
C、 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D、 继承奥斯曼帝国文化
据图可知,大化改新(  )

A、 废除了贵族的全部世袭特权
B、 仿效中国政治制度并有创新
C、 推动日本的宫廷变革
D、 使日本成为封建国家
如图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两次壮举,对此评价最恰当的是(  )

A、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 加快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C、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D、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如图为近代非洲语言分布,造成这一分布的历史原因是(  )

A、 罗马帝国的专制统治
B、 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
C、 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
D、 非洲的教育基础薄弱
有评论说:假如没有报纸,美国革命根本不会发生。反英报纸《波士顿公报》印数达到两千份,这对当地人口而言是个巨大的数字。马萨诸塞州的报纸呼吁工人投身到独立事业中。这反映( )
A、 报纸是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 工人阶级成为独立事业的主力
C、 没有报纸宣传就没有反英斗争
D、 社会舆论推动历史事件的发展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是马克思墓碑上刻的一句话。他主 张改变世界的方式是( )
A、 改善工人生活条件
B、 推行民主政治改革
C、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D、 建立国际工人组织
纪念碑是为了某些人类业绩或事件保存于后人心中而树立起来的建筑,如图的两座纪念碑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D、 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表格内容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是(      )

1861年

俄国

《1861年2月19日宣言》

1862年

美国

《宅地法》

1889年

日本

《大日本帝国宪法》

A、 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B、 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C、 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D、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马铃薯源于美洲,被尊奉为“丰收之神”,见证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

材料一:……西班牙人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作为回报,印第安人贡献出玉米和马铃薯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都曾卷入这种交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当1740年农作物歉收时,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敦促臣民更广泛地栽培马铃薯。他的政府分发手册,解释如何种植这种新作物,并分发免费的马铃薯种……在俄罗斯,凯瑟琳大帝的医药顾问说服她马铃薯可以对抗饥荒;波希米亚与匈牙利的政府也倡导栽培马铃薯……奥地利政府威胁农民,如果他们拒绝接受这种作物,将处以40下鞭刑。战争也促使人们改变态度……到1800年,马铃薯已成为重要的新食材。

﹣﹣【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三:

组别

历史现象

出处

第一组

拿破仑战争时,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

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组

马铃薯带来了一个帝国,“通过养活迅速增加的人口,使少数欧洲国家得以在1750年至1950年间统治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

【美】查尔斯•C•曼恩:朱菲、王原译:《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第三组

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65﹣1792年五次来华,船上马铃薯常流入途经沿海城市,“爪哇薯”之名源于此。

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第25卷第1期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