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2

作者UID:7319097
日期: 2025-01-08
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文本阅读;因为工作需要,小王的爸爸准备办理5G业务,小王自告奋勇为爸爸搜集了以下关于5G的资料。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关于5G

5G运用可以在许多场合实现。在娱乐功能方面,有云VR/AR,即高质量VR (虚拟现实) /AR(增强现实)产品和服务。如演唱会、足球比赛, 门票一票难求,没有最佳座位。 借助5G, 能让你身临其境以最佳角度观看演唱会。5G还可提供超高清和云游戏等无线家庭娱乐,以及超高清和全景直播的社交网络等。在交通方面, 能满足高速和城市中远程驾驶、 自动驾驶要求。运用5G,物流行业、教育行业等能实现无线机器人控制, 医疗行业可以实现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辅导。

材料二:

关于5G的疑问

疑问1:使用5G业务,需不需要换手机,有没有什么限制要求或条件?

回答: 办理5G业务需要换5G手机。具体的条件需要等业务正式开放时明确。

疑问2:5G要SIM卡匹配吗? 用户是否需要换卡? 在手机上如何显示?

回答: 用户办理5G业务不换卡、不换号, 只需要换5G手机。具体的条件需要等业务正式开放时明确。连接到5G网络以后,在手机上显示5G。

疑问3:不办5G套餐也能用5G网络?

回答:一般情况下, 拥有5G手机的你, 只要在手机中正确设置了5G网络, 同时又在5G覆盖范围内, 即使没有办理5G套餐,依旧使用4G套餐也可以接入5G。 但需要注意的两点是:一、 使用4G手机, 可以订购5G套餐, 但由于手机网络制式限制, 是没法使用5G的。 二、 同一部5G手机支持不同运营商提供的5G服务,但同一时间仅能连接一家运营商的5G。

组合文本阅读;世间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探寻历史,对话从前,审视当下,收获成长。让我们一起穿越古今,感受历史的厚重。

材料一: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 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 延续时间最长、 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 古国、 古蜀文化遗址。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 西、 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 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被誉为 “长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 科学、 文化、 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 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 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其中, 青铜神树中的一号神树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 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上分别有两条果枝, 一条向上,一条下垂,果托硕大。 全树共有九只鸟,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 一条龙沿着主干旁侧而下, 蓄势待飞。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 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 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2021年3月20日, 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6个 “祭祀坑” 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 其中3个坑中发现有象牙。 3月21日,4号坑一根重达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 三星堆“祭祀坑” 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但目前已发掘的面积只占遗址总面积的2%左右。

2021年5月28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 三星堆新发现6个 “祭祀坑”发掘收获颇丰, 截至目前, 已出土重要文物1000余件。此外, 三星堆遗址将联合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也将加快建设三星堆国家遗址公园。9月9日,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 四号坑再发现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材料二:

躺了 千年 盼望 与你相见

看了 千变 守望 古蜀桑田

醒了 千般 张望 今夕何年

惊了 万千 凝望 陌生笑脸

凸眼 大耳 叫我 纵目面具

大鱼 飞鸟 猜我 金杖秘密

威武 铜人 看我 衣裳华丽

铜轮 五分 是我 太阳形器

火锅 吃吗 带我 三足炊器

青铜 神树 看我 矗立天地

新星 闪耀 等我 揭开谜底

(选自三星堆文物歌曲《我怎么这么好看》歌词)

材料三:

据《光明日报》2021年9月9日消息, 这件金面具6月中旬在三星堆遗址3号 “祭祀坑” 出土。 出土时, 这件金器仿佛一张稿纸被揉成一团, 难辨形状。修复人员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一张完整的金面具缓缓呈现。

这张薄如蝶翼的金面具宽37.2厘米、 高16.5厘米, 重约100克, 眉眼镂空, 两耳轮廓圆润, 鼻梁高挺,嘴形大而微张,造型威严神圣,是目前三星堆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完整的一件金面具。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告诉记者,这件金面具的面部特征与三星堆此前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形象一致,尺寸也接近青铜人头像。 “我们推测这件金面具是覆盖在青铜人头像面部的一部分, 而不是一件独立使用的器物。” 他说。

细观古蜀遗址出土的金面具,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用模具捶操而成, 眉眼镂空,表面打磨光亮。 “黄金的延展性很好,可以锤打得很薄,再嵌刻成需要的造型贴合在头像表面。”冉宏林说。

(选自观察者网 《三星堆再次“上新”, 巨型青铜面具比人还大》,2021年9月10日)

材料四:

“下有汤谷。 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居水中, 有大木, 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上有扶木, 一日方至,一日方出, 皆载于乌①。” ( 《山海经·大荒东经》 )

“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海外东经》)

【注】①鸟: 三足鸟。样子像乌鸦,有三只脚。

说明文阅读

揭秘天舟六号上的那些“黑科技”

①5月11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本次任务中,有哪些科技产品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保驾护航?

高科技船衣:柔性“盔甲”贴身有型

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完成总装和综合测试之后,需要转运并进行下一步工作。在此期间,必须适应海南高温、高湿、高盐雾的特殊环境。

③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新型柔性船衣,这套船衣的主体结构由里层、中芯和外层组成,不仅可以阻隔高温、高湿、高盐雾环境对飞船的影响,是防雨、防尘、防雷电、防污染的“盔甲”。

④研制人员首次采用刚柔结合式设计理念,专门设计了前锥段船衣支撑装置,有效避免船衣磕碰划伤敏感设备和电缆,并针对后锥段大量的载荷设备凸出物设计了不同大小的“帽子”,加强对个别载荷的保护,让柔性船衣穿起来既“贴身”又“有型”。

舱门保护罩:一“罩”呵护安全出入

⑤当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完成“太空牵手”后,航天员将通过舱门进入货运飞船,拆解来自地球的“大礼包”。

⑥为确保航天员进出舱以及在轨工作和生活的安全与便利,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研制人员分别设计了舱内用、舱外用两种规格的舱门保护罩。航天员在舱内工作和生活时,只需将“骨架式”舱门保护罩口部撑开,就像给电视机、空调套上防尘罩一样套在舱门上,便可保护整个舱门安全。

⑦航天员出舱时,在厚重的舱外服和舱外手套的限制下,操作灵活性、抓握能力降低。舱外用保护罩被设计成“卷帘式”结构,只需将其两侧的把手固定在舱门相应位置,一“抓”、一“套”、一“拉”几个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安装,守护航天员安全出入。

太阳电池阵:“巨能翅膀”动力满满

相较于此前批次货运飞船的载货量,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再次扩容,整船物资装载能力大幅提高。这需要一张太阳能“巨能翅膀”,保证它时刻电力满满。

⑨中国电科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打造的半刚性太阳电池阵“翅膀”,一天发电量就能满足普通家庭半个多月的用电量,确保天舟六号“带货”和航天员在轨驻留开展工作需要的电能供应。

⑩“巨能翅膀”展开后,在飞行过程中可通过太阳帆板驱动机构不断调整方向,使太阳能电池对准太阳,获取源源不断的太阳能。

精密元器件:“百般武艺”保驾护航

⑪空间站在轨长期飞行,燃料不断消耗,需要货运飞船来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被称为“太空加油”。

⑫中国电科研发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丝杠组件”,就像“加油枪”的“助动器”一样,为推进剂补加管路的连通与断开提供动力,从而保证“太空加油”任务顺利实施。

⑬研制人员还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配套了10余种100余只传感器,精密测量各系统内的压力、温度、湿度、气体、位移等信号,对货运船舱内的环境稳定和在轨运行起到监测作用,既可以为星地通信搭起“高速路”,又能使飞船在太空与卫星快捷通信。

⑭为了保障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电源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航天科工二院23所微电公司研制了配套的磁性元件,其重量轻、体积小,最小的约和5角硬币一样大,是电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能够抑制国环境变化引起的电流突变,提高设备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摘自新华网(2023年05月11日有改动)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鹦鹉鱼的睡衣

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如果有的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关于“光刻机”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光刻机——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唐  燕  胡  松  何  渝

①你知道手机中的芯片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芯片的主要原材料——硅要经过一系列精细、复杂的处理才能变成芯片。而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前道工艺的每一层都需要用光刻机进行图形转移套刻曝光。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母机,也是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

②顾名思义,光刻机是以光为媒介,刻画微纳于方寸之间,实现各种微米甚至纳米级图形加工的制造工具。光刻机的应用,从火星探测器等大国重器到电脑CPU、LED灯等日常用品,无处不在。

③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目前的主流光刻机可以分为接近接触式、投影式、直写式三类。

④接近接触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手影”游戏。 它利用已有的图形,阻挡光线的传播,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图形分布,结合待加工表面感光胶的感光特性,记录下所需要的图形。这种光刻机具有设备结构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分辨力低、曝光图形质量差、工艺一致性差等缺点。接近接触式光刻是目前器件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复制型光刻方法,在光刻分辨力相对要求低、芯片面积大、厚胶和非标基片等场景,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以外的各种器件基本以该种光刻方法为主。

⑤投影式光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照相机。 它采用投影式的工作方式,掩模与基片不再相互接触,极大地避免了对掩模或基片的损伤,而且可以加工出比掩模版图形更细小的结构。 除此以外,投影式光刻机具有扫描成像的曝光能力,工作效率极高。 由于卓越的性能优势,投影式光刻机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光刻机领域的主流光刻设备。 目前,很多高端芯片均采用投影式光刻机进行加工。

⑥与上面两种采用“复制”工作模式不同的光刻机是直写式光刻机。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我们写字,可以完成任意图形的加工、且加工精度极高,加工的最细线条可以达到纳米量级,不过,在图形的加工过程中,直写式光刻机是以点的方式进行加工的,工作效率极低,且难以实现大面积直写,不适合大批量结构的制备,所以目前主要用于掩模版的加工。

⑦一直以来,光刻机都在追求更高的信息容量。 高分辨力、大面积、三维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会有更多新型的光刻机应运而生。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材料二】

①近几年,“芯片危机”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会出现芯片危机? 主要原因之一是芯片制造太难,而芯片制造的关键设备是光刻机,因此芯片制造之难,实则是光刻机制造之难。

②光刻机以“光”为刀进行雕刻,精度极高。 以光刻机领域的主流设备投影式光刻机为例,目前的7nm(纳米)精度,相当于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几万份。 再者,光刻机的结构极其复杂。 有资料显示,一台投影式光刻机包含13个分系统,30000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    制造一枚芯片大概需要3000道工序,要想保证光刻机完美运转,每一步的成功率都要高于99.99%

③光刻机不仅制造技术壁垒高,还是全球集中度最高的产业。 目前,全球仅有极少数企业具备量产投影式光刻机的能力。荷兰一家公司就独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精度在7 nm及以下的投影式光刻机也只有这一家公司能够生产,由于产能有限,每年也只能生产20余台。 物以稀“更贵”,每出厂一台,都被全球芯片制造商虎视眈眈,谁“抢”得到最新的光刻机,谁就造得出更高端的芯片。

(选自《芯片制造为什么这么难》,有删改)

【材料三】

①我国对芯片的需求量世界第一。根据数据显示,我国一年需要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电视,有全球1/3的芯片市场需求。我国每年在进口芯片的费用上就超过2000亿美元。2002年,中国将光刻机列入863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2008年,国家层面专门成立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专项”(简称02 专项),以建立自主的高端光刻技术和产业发展能力作为重大、核心的战略目标。 经过了20年的研发,已逐渐取得可喜的成就。 目前中国自主研制的90 nm 光刻机已经商用,并且已经成功攻克 DUV浸润式光刻机的主要技术。

②目前中国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高端光刻机全部依赖进口。光刻机严重制约了我国半导体的发展。                           

(选自《中国电子报》,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 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 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 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为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 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 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热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侯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 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现代文阅读

植物会说话

丹尼尔·查莫维茨

①五角菟丝子作为一种蔓生植物,因不含叶绿素,需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中吸取其营养方可生存。它幼苗的颈尖以小圆圈的方式探测周围环境,寻找它所偏好的植物,就像我们蒙住眼睛时用手试探周围环境,或是深夜在厨房找灯的开关时的样子。实验人员不论将番茄放于什么地方,菟丝子的藤始终朝着番茄方向生长。为了证实菟丝子能够嗅出番茄所在位置这个猜想,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将它和番茄分别放入一个密闭的盒子里,两盒之间用管子相连保证空气对流,结果它总是朝着管子 方向生长。又在棉签上涂上番茄提取液,它还真中了圈套,朝着涂有提取液的棉签生长。此后,她拿成分非常相似的番茄和小麦的提取液做实 验,尽管二者都含有一种挥发性化合物β—月桂烯,但因番茄还释放出 两种能吸引菟丝子的挥发性物质,而小麦不含这两种挥发性物质,且还会释放一种令菟丝子讨厌的气体,菟丝子当然向着番茄方向生长。

② 1983年,戴维·罗德斯发现,一棵柳树被天幕毛毛虫啃噬过,临近柳树的叶子变得不受毛毛虫欢迎,是因为后者的叶子中含有不合毛毛 虫口味的酚类和单宁化合物,而那些较远的健康柳树却不含这些化合物。受损柳树和临近健康柳树之间,没有共同的根,树枝间也没有相互 接触。被啃噬的柳树是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接着,杰克·舒尔茨以杨树和唐枫幼苗为对象进行实验,支持了罗德斯的观点。

③“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颜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然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或结果被夸大,往往 受到其他科学家的驳斥。在过去的10多年里,大量植物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现象已被反复证实。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是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而非受损植物有意告知它们)?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马豆植株被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放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而花则会产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那它为什么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呢?

④他从三棵利马豆植株中选取了4张叶片做实验:从被啃啮过的同一植株上选择了2张叶片——第1张被甲虫啃啮过,第2张没有;第3张为临近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第4张为被隔离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通过气相高端分析技术鉴定,第1、2、3张叶片周围空气中都含有挥发性物质;第4张叶片周围则没有。这说明受损植株临近的健康植株不易遭受到虫害侵扰,却没有得出他想要的结果。

⑤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将两株植物放在一起,但用塑料袋将被啃啮过的叶片封闭24小时。然后按照上一个实验的方法 选择4张叶片进行检测,结果发生了变化。被啃啮过的叶片仍然释放化学物质,但同一植株的同一根藤以及邻近藤上的其他叶片却与对照叶片相似——它们周围空气中没有这些化学物质。解下密封袋,用小风扇将袋中的气体向两个方向吹:一是向这根利马豆藤上方的临近叶片,二是朝着远离利马豆的空气中。结果发现,接触到袋中气体的植株叶片自己也开始释放同样的气体,且植株还会分泌花蜜。那些没有接触到气体的叶片和植株则与以前一样。

⑥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秘密揭开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即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守卫者们用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信号,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临近植株则以唤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当然,利马豆这种气味信号只能传播一两米远,但这一发现为人类保护树木和作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⑦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 味进行复杂的交流。比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果实的香气可以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繁衍。植物显然没有嗅觉神经,不能将气味信号传到大脑进行诠释。但是像菟丝子、利马豆一样的其他植物,都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这当然也是一种嗅觉,且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阅读

真实的声音

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

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点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音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 唱歌软件录制自己的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

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己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

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 音和别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己听到的也并非“脑补”的,它也是真实的。

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

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振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的。

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 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经听觉神经在大脑 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捂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

⑧那么问题来了,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

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

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一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

①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己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实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

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有改动)

现代文阅读

美不美,大脑说了算

①美好的事物谁都喜欢,不管是美景、美图还是美男子,光是看看都能让人赏心悦目。但“美”同时又是一个神秘而主观的词,对于美的理解和看法,人跟人之间可能相去甚远。比如,面对同样一幅毕加索的画,有人激动不已,觉得这简直是传世尤物,但也有人对此毫无感觉——不就是一堆不规则图形的随意拼凑吗?

②你看,不同的审美眼光很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那么,为什么面对同一个对象时常会出现“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状况呢?

③近期,一项研究发现,这可能与人类大脑某些特定区域的结构或功能有关,如果给予这些特定区域一些刺激,则能够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强和激发人们对视觉图像的审美鉴赏能力。

④为此,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志愿者观察了70幅抽象派绘画作品和80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并让他们记录下自己对每一幅作品的喜爱程度。就结果来看,两种类型的绘画作品得分都很低,志愿者大都反应看不懂这些画作或压根无感。

⑤随后,学者给他们颅腔的左背外侧前额皮质进行了直流电刺激(向大脑发送的微弱电脉冲,过程中志愿者完全无法察觉)或“假”刺激。这个区域就位于眉毛后面,它与人类的情绪加工息息相关。“处理”完志愿者的大脑后,学者再次为他们提供了一组与之前作品类似的画作,并要求他们对此进行鉴赏评估。

⑥结果显示,被直流电刺激过后的志愿者对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大大提高了。在他们看来,这些画作无论是视觉冲击力还是情感表现力,都有了更立体而丰富的含义,而接受“假”刺激的志愿者则没有发生这种变化。科学家相信,这是因为刺激左背外侧前额皮质,能促进人们将具象物体转变和联想成具有美感的图像。虽然这一区域的刺激并未改变人们对抽象派绘画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但学者相信,大脑中一定有另一个特定区域与“抽象”图形表达相关,而这个区域究竟在哪里,目前学者还在进行下一步的探索。

⑦看来,“审美”这件事还真是有天赋的。是不是做“画家的料”还得大脑说了算。

⑧其实,不仅“美”的体验可以靠后天大脑刺激,许多其他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人为刺激“激发”。比如,一些实验也证实,刺激大脑的特定区域能够提高志愿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那些之前难倒他们的“奥数”,经过大脑电脉冲刺激,瞬间成为“一碟小菜”。另外,也有一些实验发现,对大脑特定区域的刺激还能提高动作技能的学习,从而帮助运动员更快地掌握一个新的高难度动作,也使得音乐家能够更熟练地“把玩”一种新的乐器。

⑨除了锦上添花之外,学者发现,对大脑的电刺激还能雪中送炭。比如,神经系统科学家认为,这项技术对抑郁症患者来说或许就是一个福音。在他们眼里,周围世界的色彩和美好都被压抑遮挡了,而只要找到与之相关的大脑区域并进行电刺激,则有可能唤回他们对过往的美好回忆,从而增加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趣。

⑩但学者也指出,人们还是应该尊重和接受自然规律。除非治病、救人或其他紧急关头偶尔为之,否则,人为操控大脑,以期“升级”自己能力的事儿还是在科幻电影里看看就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李耕拓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一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 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有删改)

 阅读两篇《萤火虫》,完成下列题目。

萤火虫

法布尔

法国有一位美食大师叫布里亚·萨瓦兰,他曾说“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样的人。”同样,在研究一种昆虫的习性之前,我们也应该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因为从动物的饮食习惯中所获得的信息,是它们生活习性中最重要的资料。

萤火虫看起来是那么天真温顺,实际上却是一种食肉动物,一个打猎时手段毒辣得罕见的猎手。它的主要猎物是蜗牛。萤火虫捕捉的都是一些中等大小的蜗牛,还没有樱桃那么大。比如变形蜗牛,它们会在夏天成群结队地聚集在路边的麦秆或是其他植物细长的枯秆上,一动不动地沉思着,直到酷暑消散。

观察萤火虫捕猎时要特别专注,因为我们等待的场面总是突然出现,而且稍纵即逝,萤火虫先在猎物的身上探索一番,蜗牛的身体通常都缩在壳里,只露出外套膜的一点赘肉,于是,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且十分细小,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它由两片弯曲成獠牙的大颚构成,非常锋利,细小得如同头发末梢,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獠牙上有一条细沟。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屡次轻击蜗牛的外套膜。它的一举一动都很温柔,看起来不像是叮咬,而是毫无恶意的亲吻,小伙伴之间嬉闹扭打的时候,会经常用手指尖轻捏对方,我们以前称此为”拧”,这只是挠痒,而不是真正的攻击,萤火虫“拧”得很有分寸,也很有章法,不紧不慢,每拧一下就停一会儿,似乎要观察每一下所产生的效果,拧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最多只需五六次,就能把猎物制服,并让它一动不动。

蜗牛真的就这样死了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能轻而易举地让它从假死状态中苏醒过来,这种不生不死的奇特状态持续了两三天后,我把病人隔离开,给它洗一个淋浴,这是健康蜗牛非常喜欢的,虽然它并不一定就能让病人复苏,两天之后,这个被萤火虫的诡计暗算的隔离病人恢复了正常。它逐渐复苏了,慢慢恢复了活动能力和知觉。它对针刺有了反应,四处爬动,晃动触角,就像什么大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那种麻木得类似于大醉的状态完全消失了,这种暂时消除行动能力和痛苦的方式应该叫做什么呢?我看除了麻醉,没有更贴切的叫法了。

原来萤火虫用它上颚的獠牙向猎物注射一种极小剂量的特殊病毒,我们的外科医生是在手术前让病人吸入乙醚或其他麻醉剂的气体,动物的这种技术领先了我们许多,只是操作的方法有所不同。

蜗牛这个对手,天性不会伤人,而且特别温和,绝对不会主动挑起争斗,萤火虫为什么还要利用麻醉的方法来对付它呢?我大约发现了其中的原因,蜗牛经常待在高处,吸附在禾木科植物的茎秆上,或是一块石头光滑的表面上。这些支撑物充当了它的临时壳盖,挡住了所有不怀好意想伤害壳内住户的侵略者。不过这需要一个条件,与蜗牛壳圆形开口接触的地方不能有一点点缝隙,如果蜗牛壳的开口和支撑物表面不完全贴合,在某一点上就会有缝隙,无论这缝隙多么小,萤火虫那纤细的獠牙都能叮到里面的软体动物,并让它立刻陷入动弹不得的状态。

事实上,萤火虫的这些行动都是很审慎的。作为攻击者,它对猎物下手必须很轻,不能让后者缩回壳里,因为这样会让它脱离支撑物,至少会让这惬意地打着盹儿的家伙从高高的枝秆上排下去。对萤火虫来说,让猎物掉到地上等于是失去了猎物,因为它对搜索捕猎并没有很高的热情;它只是利用幸运之神送到面前的猎物,而不想苦心搜寻。如此看来,绝妙的办法就是突然将猎物麻醉,并让它陷入沉睡,萤火虫也就可以达到目的,安安稳稳地享用大餐了。

它是怎么享用蜗牛的呢?是真的吃吗?……

(节选自《昆虫记》

萤火虫

王开岭

故乡有个说法:“天上几多星,地上几多萤。”星和萤,这是我小时候沉迷夏夜的两大缘由。所以,每捉了萤火虫,都不敢久留,先请进小玻璃瓶,凝神一会儿,轻轻吹口气,送它跑了。我怕天上少了一颗星。

无人工照明的年代,自然界唯一的光华,唯一能和星子呼应的,就是它了。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町畽鹿场,熠耀宵行.”(町畽tuǎn:兽迹。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萤火虫,)这是《诗经·豳风》里的景象,一位思妻心切的戍边男子夜途返乡,替之照明的,竟是漫山遍野的流萤,多美的回家路啊!

农历七月,流萤最盛,清嘉庆年的四川《三台县志》这样描述:“是月也,金风至,白露降,萤火见,寒蝉鸣.枣梨熟,禾尽登场。”巧得很,俗称“七月半,鬼乱窜”的送衣节(又称中元节、盂兰会、鬼节)正值七月十五,据民俗家推测,鬼节位于此,大概和田野里流萤闪烁让人联想到鬼魂有关。

这联想真的很美。

朵朵流萤,鬼魂返乡……很温馨,少时读《聊斋志异》,即觉得鬼魂很美,一点不可怕,成年后,尤其是父亲去世,我更加想,若没有魂,若魂不可现,若阴阳两界永无来往,多么可怕啊。

民间的两个说法,“腐草化萤”和“囊萤夜读”,都被科学证了伪,指成迷信和虚构。我想,现代人真蠢啊,竟拿这么浪漫的事开刀,没劲。古人重意境和梦游,不问虚实,擅长诗意地消费,面对这般影影绰绰的流萤,人的精神难道不该缥缈些吗?腐草化萤,化腐朽为神奇,多可爱的想象,多灿烂的心愿。

较之现代人的刻板,古人的生活有种务虚之美。

长大后翻古书,方知白日听蝉、黑夜赏萤,乃文人最心仪的暑乐,一聒一静,一类一凉,没有这俩伴儿,夏天就丢了魂,孩子就丢了魂,风雅者就丢了魂。

作为虫,“萤”字飞入古诗中的频率,大概超过蝴蝶,堪与蟋蝉并列。“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莹流””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我想,一方面和彼时萤繁有关,抬头不见低头见;另一方面,古人对莹的注视和美学欣赏,已成雅习。

那时候,不仅有萤,且有闲、有心、有情,问问现在的城里孩子,谁见过流萤?我问过,一个没有,现代人与一只萤火虫相遇的概率,已小于日全食。

若论对流萤的感情和消费程度,古代中国排第一,现在排第几呢?估计末位了,思情尚存,消费谈不上了。

和华夏一样,日本也热爱萤火,而且,这份爱从古到今一路飘移,始终不渝,不减不损。它现设十个供流萤栖息的“天然纪念物”地区(自然保护区)。小小微虫,享如此待遇,举世罕见。日本有部电影叫《萤火虫之墓》。其中最打动我的,是让漫天流萤给灵魂伴舞,或者说,流萤即灵魂,灵魂即流萤……这是典型的东方美学和古典情怀。

我看到一篇哀悼萤火虫的科普文章,称其比华南虎等更重要,因为它属于“指示物种,意思是说,在自然界,它属广泛性、基础性、标识性的生物,若其濒危,证明生态环境已极其恶劣。萤很单薄,水污染、光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及其致命敌。

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脆弱?

如今,北京夜空中常见一朵一朵的闪烁,比树高,比云低……那是人在放夜风筝,上面绑了发光器。有一年,和朋友在厦门海滩放孔明灯,当它飘到很远很远,只剩一个似是而非的小点时,我觉得像极了流萤……每见它们,总是想起童年的萤火。想起流萤照亮的草丛和小径,想起那会儿的露天电影,想起父母的手电筒和唤孩子回家的喊声,那时他们比我现在还年轻……那一刻,我体会到难以名状的美和疼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意盎然、金桂飘香,转角便有惊喜,邂逅便传佳话……“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因为举办亚运会,杭州实现了城市能级跃升、国际影响力飙升、群众获得感提升.杭州,感谢亚运,是你赋予这座“美丽华贵之天城”以新的时代意义,让亚运精神赋能浙江精神,让体育激情澎湃城市热情.

[材料一]

这届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亚运会,注定会成为人们新的美好回忆。而每一位杭州人也都心怀感思,自己的家乡因为亚运会而被塑造和改变。

通过筹办亚运会,杭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地铁里程已达516公里,萧山机场新航站楼拔地而起,杭州西站建成投运,不同类型的道路相互交织,内外路网环环相扣。钱江世纪城、杭州之门、望潮中心、亚运“三馆三村”等描绘城市天际线,突破城市新高度。

亚运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目共睹——浙江省统计局初步测算,因举办亚运会所增加的投资,对杭州市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量约为4141亿元,占同期GDP的7.6%;对财政收入的拉动量约为1033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8.2%。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杭州全市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同比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34.37%。

通过举办亚运会,杭州对创新城市治理有了更多实践和思考——在竞赛场馆、城市道路、公共服务空间布局近8万个无障碍设施点位;通过数字智慧动态管理,在保障赛事车辆优先通行、安全准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道路资源;在你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有空气质量监测、风速水文测算、安保巡防预警,甚至还有默默帮你灭蚊的智能机器人……

[材料二]

据知名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B站)后台数据统计,杭州亚运会期间,有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外国博主在B站上发布了亚运会及杭州城市的相关视频,也有不少外国博主将亚运会相关视频发布到国外社交和视频平台,引发海外网友关注。

杭州的文化标识享誉世界——良渚、西湖、大运河等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火热“出圈”,非遗元素频频亮相,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城市魅力。“太神奇了,让人对自然之力肃然起敬。我会写一篇专栏,记录下今天的独特体验。”来自日本共同社的记者小林伸辅在观赏了钱塘江大潮之后激动地说。

杭州的智能科技惊艳世界——“与历届亚运会相比,杭州亚运会很可能是最智能的一届。”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维诺德说。场上有帮助传递标枪、铁饼的“显眼包”机器狗,宾馆里有“问不倒”的智能机器人“导游”;走进地铁“亚运专列”,OLED智慧车窗系统里闪烁着赛博朋克的画面;徜徉历史街区,裸眼3D和“元宇宙”体验让你瞬间“穿越”回古代中国……

更多中国运动员被世界熟悉——杭州亚运会最具价值运动员张雨霏、覃海洋,创造了新的赛会纪录和亚洲纪录;“水花消失术”缔造者全红婵,在女子10米跳台决赛第二跳,令裁判给出7个10分;在开幕式上与“数字人火炬手”共同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的游泳运动员汪顺,以及他所在的中国游泳队,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年轻观众……

[材料三]

一切“丝滑顺畅”的操作背后,都有科技“硬实力”的默默支撑。任何一场成功赛事的举办,都是对文明“软实力”的考验。

作为东道主,杭州以实际行动懂礼、守札、以“礼”迎客——整个城市种满了迎宾的绿植和鲜花,地面上的路缝都画成了藤蔓花枝绽放的模样;杭州, 5000 余名党政干部和市民志愿者化身“河长”,守护一方碧水蓝天;“你好”“欢迎”“再见”,无论是亚运志愿者还是普通群众,都努力学习着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礼仪和语言,以待邂逅外宾时能提供有效帮助。

杭州市民的健身热情和健康素养不断提升一一体育人口不断攀升,已达到总人口的46%左右;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正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15分钟健身圈“带火“全民亚运”。陈卫强说,没办亚运会之前,不少体育项目杭州人是不太了解的。比如棒垒球、藤球项目,知道的人不多,现在则已走进学校,并培育出了一批运动员和观众。

亚运进一步催生了城市自信一一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公路自行车的“最美赛道”上,不仅能看到热火朝天的激烈竞逐与静谧和谐的自然风光,还有“千万工程”下的乡村蝶变、“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活场景、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杭州将在“人间天堂”、互联网之城等标签之后,又多一个响亮的符号——“亚运之城”,而这也必将成为杭州新的发展起点。

感谢亚运会,感谢共赴亚运的每一个你,让杭州得以把这份爱,传递给世界。

(选自新华网《杭州,感谢亚运!》2023/10/08)

阅读

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市

马菁菁

①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的总称。写在前面即右侧的文字称“题”,写在后面即左侧的文字称“跋”。这是由卷轴的形式特点决定,符合中国古代从右到左、从上至下的观赏习惯的。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鉴于字画中的题跋更常见、更典型,因此以字画为例 解说题跋更合适些。

②魏晋南北朝是题跋的萌芽期,那时,绘画是一种职业,画师无须读书认字,主要任务就是在寺庙里画壁画,或者去宫廷画皇帝、妃子的肖像,当然不会在画上署名。只有极少数的王公贵族才会在作品上留下“签名”,顾恺之就是目前所知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

③宋代是题跋的发展期,皇帝艺术家宋徽宗功不可没,他用瘦金体独创了一种签名——天下一人,这四个字叫作花押款,就好像是自己对自己的画进行认证。上行下效,于是更多的画家开始在画上签名。起初 他们不敢堂而皇之地“签名”,只能偷偷把名字写在树干上、山峰上。所以,如果一幅画上有画家自己的签名,那通常是宋代以后的作品。

④元代是题跋的兴盛期。到了元代,倪瓒那一批画家就彻底不顾忌“签名”。他们的文人画,讲究“诗书入画”,有诗有序,作品才算完整,于是题跋成了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跋中除了签名,一般还要交代创作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者写首诗配合画面,生怕后人感受不到画家的情绪。这样一来,对画家的要求就高了,不仅要会写诗,还要书法好,最重 要的是会搭配,整体得美观。画画的人变了,画作自然也就不同了,就好比文艺青年喜欢往各种“无聊”的地方增加难度,并且乐此不疲。

⑤除了书画家给自己的作品写题跋,更多的收藏家、鉴赏家也为作品写题跋。比如现存最早的山水画——隋朝画家展子虔的画作“游春图”,本来没有名字,被宋徽宗收藏后,大笔一挥,在右侧写了“展子虔游 春图”六个字,此后就叫这个名字了。后世的收藏家、鉴赏家们,不断将自己的品评与鉴赏附于作品之后。这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题跋,宛若绵延千年的艺术“点赞”,构成了一幅画完整的价值,使书画具有了历久弥新 的艺术生命。

⑥题跋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像破案一样提供这幅画的创作线索,这幅画怎么来的,我的看法是什么……后一个写题跋的人也是 报据前一个人提供的线索对这幅画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千万不能略过题跋,比如《清明上河图》的题跋就足以拍一部 穿越古今三生三世的电视连续剧了。金人张著的题跋让后人破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之谜,但还有一个谜没有破解。张著在题跋中说,宋徽宗也为《清明上河图》写过题跋,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画卷中却没有,而且画卷的长度也比明代李东阳题跋中所记录的少了近两米,这消失的部分 去了哪儿?《清明上河图》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

⑦题跋是不是比原画更有看头?总之,题跋就是一幅画存在的证据,是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字里行间,骨肉丰满。所以,请好好对待一幅画的题跋吧!

(选自《山山水水聊聊画画》,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谁是偷窃我们wifi信号的“江洋大盗”?

①在这个信息时代,网速太差或者突然断网,无疑让人很沮丧。更令人气恼的是,wifi不好这种事,还每天都在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网速呢?

②在许多盛大节日里,人们总爱在屋子里装饰上彩灯,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比如,圣诞节时,人们会在圣诞树上悬挂一串串小彩灯。而在中国新年到来的时候,许多人也习惯在家里布置上五颜六色的小灯。这个时候,家中wifi第一大盗就出现了,它们就是彩灯。英国宽带服务提供商Talk Talk公司研究发现,彩灯会影响网速,而且这一影响还高达25%。据估计,大约有600万英国人被家里缓慢的网速折磨的痛苦不堪,而电子设备的干扰,特别是来自节庆时彩灯的影响就是罪魁祸首。

③不仅是灯光,厨房里的家电也会扰乱我们的网速。WiFi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金属材料后,一部分会被反射回去,所以,在金属后面的设备会接收到很弱的信号,如果你将WiFi设备放置在金属材质覆盖的环境中,WiFi信号甚至会被屏蔽。所以,我们家中的冰箱、烤炉、洗衣机等障碍物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在厨房里,最大的干扰还是来自于微波炉传出的无线电波。这是因为,无线网络是一个高频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而微波炉的工作频率也包含2.4GHz这个频段,微波炉加热就靠水分子吸收这个波段的能量共振。这也就意味着,当你用微波炉时,你的网络可能会被微波炉吸走去帮助你加热饭菜。不仅仅是微波炉,那些无线遥控玩具、高保真扬声器、婴儿监视器,也通常和wifi用相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它们同样会对信号造成干扰。

④除了微波炉,在吸收无线电波方面,水也十分擅长。2.4G频段的无线电波是最容易被水吸收的。有经验的人在布设wifi网络时候,碰到一些大的水管都要绕开。所以,把你的鱼缸放在wifi旁一定是很糟糕的想法。不仅仅是水会阻拦wifi信号,任何的液体,包括我们的体液都会干扰到信号。如果你站得太靠近路由器,也会影响大伙的网速哟。

⑤如果你的家又旧又大,承重墙又很厚,你就会发现wifi根本就进不了任何房间。这是因为无线信号的频率很高,当它们穿过砖、石灰墙、大理石或者金属时,信号会受到极大的衰减,这样网速自然会受到影响。而且,在不同材质造的房子里,wifi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许多房子都是框架结构。墙体沉降后会跟梁柱之间有裂缝,这样,在承重梁、柱跟后期砖砌起的墙体之间,会钉上铁丝网,然再抹水泥砂浆,这样就不会有裂缝了。同时,钢筋混凝的土墙面,拆开模板后表面太光滑,挂不住水泥砂浆,粘上铁丝网后再抹水泥砂浆,也能起到牢固、不开裂的作用。但就是这样的铁丝网,也在无形中阻挡了无线信号的传播。在一些现代家庭的房子里,许多人用很薄的石膏板做墙面,这时,网络信号就会比较好。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回答问题。

文本一

去国博,看古人的“时装秀”

①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基本,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衣。衣服既能“避寒暑,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又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数千年来中华服饰的发展变化,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生活画卷。

②服饰代表民族文化社会地位、身份职业等,还体现了时代的审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河南洛阳出土的战国时期组玉佩,展示了古人佩玉的习俗。《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当时人们的典型服饰是上衣下裳,腰前系市(音“福”),玉佩为垂在市上的饰物。成组的玉佩是贵族身份的体现,身份越高,组玉佩越长越复杂,身份较低者,配饰就简单而短小。孙机说,系玉佩的作用是“节步”,身份不同,步伐不同,玉佩碰撞发出的声响也不一样。身份高的人迈步小,走路慢,显得格外气派。按照《礼记》中的记载:君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接武为“二足相蹑,每蹈于半”,继武“谓两足迹相接继也”,中武则是“足间容一足之地”。展厅里将接武、继武和中武的步伐间距投影在地面,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古代贵族走路时一步有多宽。

④“冠是服饰礼仪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古代的冠和现代的帽子不同,它起初只是加在发髻上的罩,侧面是镂空的,不盖住整个头顶”在一尊东汉文官复原人像前,孙机介绍了当时男性头戴的冠和帻。“帻,原本是士以下阶层、不够资格戴冠的人才会戴的。到了汉代王莽篡位之后,冠下加帻才流行起来。据史书说,王莽秃头,没法梳发髻,冠无可依靠,于是他就先戴帻、再戴冠。这就形成了进贤冠,从汉代到唐宋,一直是文职人员重要的头戴饰物。”

⑤展览生动阐释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发生的三次重大变革: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引进中原,出现了上下身连属的深衣;【甲】从南北朝到唐代,服饰由汉魏时的单一系统,变成华夏鲜卑两个来源之复合系统,由单轨制变为双轨制;到清代,男子改着满族服饰,华夏传统服制断档。

⑥在展览的引言部分,一件貌似雪地靴的彩陶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它是新石器时代辛店文化的遗物,这件彩陶靴在国内属首次发现,专家认为它是一种容器,其造型应是上古先民所穿靴的直接反映,表明当时已经脱离了用整块兽皮裹在脚上的原始鞋的状态。

⑦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和草原地区就出现了制作精美的金属带饰。由于不易腐坏,金属带钩、带扣等成为出土文物中反映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物证。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有孔金带头,由两块长方形金带板和一枚金穿针组成。带板正面浮雕猛兽咬斗图案,周边饰勾喙鸟首纹。四边凸起边框,中部有两个横向双环钮,每块带板的内下角有一略近三角形的小孔,以便穿针插入。这副金带头是目前所见汉代最华美、系结方式最先进的带头,虽然以草原流行的猛兽搏斗纹为题材,但从铸造工艺、系结方式来看,应为中原制品。

(有删改)

文本二

【乙】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当时称其为胡人)与中原交往甚多,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随胡人而来的胡服文化令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胡服热席卷大唐,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胡服中最为妇女喜好的是幕篱、帏帽、回鹘装、胡帽和靴。幕篱和帷帽都是为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脸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回鹘装的特点是翻折领连衣窄袖长裙,衣身宽大,下长曳地,腰际束带。回鹘装的造型,与现代西方某些大翻领宽松式连衣裙款式相似,是古代综合希腊、波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产物。

唐代仕女图和文物考古所出土的穿着胡服的唐人俑与胡人佣,以及看《武则天秘史》和《唐宫美人天下》里皇帝和武媚娘打马球,都可看出唐代女子喜欢胡服,就连唐代一些古诗句,如元稹诗曰:“女为胡服学胡装,伎进胡音物胡乐……”等无不体现了这一服饰习俗。上至王宫贵族,下至民间妇女无所不好,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服饰审美心态。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