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培优卷)

日期: 2025-04-15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惊(hài)     孤(shuāng)    疤(chuāng)
B、 去(lǔ)    惧(dàn)    恶(zèng)
C、 说(xù)    问(jié)        雳(pī)
D、 烦(suǒ)    粗(zhuō)    震(sǒng)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我国北宋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B、 中国古代称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孤常读书”中的“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乐府”本是官署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发展为一种诗歌体裁。
B、 《邓稼先》一文中,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同窗五十载的友谊为情感积淀,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C、 《老山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回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 《阿长与<山海经>》、《台阶》、《老王》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李森祥、杨绛,文体都是散文,都是述说小人物的故事。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乌当区永乐乡的桃花很美丽。”“这段旅程美丽了我的心情。”两句中的两个“美丽”都是形容词。
B、 “她生得黄胖而矮”这个句子的补语是“黄胖而矮”。
C、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句中“在你怀里”是状语。
D、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句子的主干是“长妈妈是女工”。
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C、 我的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   
D、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开头)
B、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拟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
C、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大家)     
D、 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
下列语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作
B、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 而要吸取教训,提高技艺。
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一不巧夺天工, 令人赞叹不已。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登山运动员不顾暴风雪的袭击,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最高顶峰。修改:删去“最高”或删去“顶”。
B、 从这件小事中,说明了一个大问题。修改:删去“从”和“中”。
C、 一个“人人争三好”的热潮正在我校展开。修改:将“展开”改为“开展”。
D、 迎面吹来一股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噤。修改:将“不禁”放在“打”前面。
班队开展了“集文常,拓视野”知识竞赛,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令”等谦辞,如家父、家母、令弟、令妹等。
B、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该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 中国传统历法常用干支纪年法表示年份,今年按照此方法计算应该是农历辛丑年。
D、 北宋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课文《孙权劝学》就节选自该作品。

语言表达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世间最贵的书

崔相珍

①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送给了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粉笔末儿抖搂干净,装进书包里。

②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在教室里大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捧着书小声咕哝。跟着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细瘦的田埂上,读书给花听。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哥哥在大槐树下写作业的时候,我也找根小树枝,在平整的地面上歪歪扭扭地写字。在菜园子里忙活的父亲看着我笑,在大槐树下的柴灶边做饭的母亲也看着我    地笑了。

③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我就知道我不是个笨孩子。在父亲母亲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我反复地读着父亲送的这本旧书,直到上了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发了新课本,我才把它放进了母亲的大木箱里。

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去县城里培训学习的父亲,用一天的饭钱,给我换回来一本旧书——《在人间》。为了让我能够真正地读懂这本书,父亲给我讲了高尔基的故事。

⑤童年的高尔基,可怜又坚强的阿廖沙,都让我心疼不已。许多个安静的夜晚,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我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有父慈母爱,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读书,真的很幸福很快乐,你必须努力上学,好好读书!”可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刚开始,因为家里发生变故,一心想着考中专考大学的我无奈辍学了。

⑥在玉米拔节抽穗的初夏时节,我背着一个大编织袋,踏上了去城里的路。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父亲把我刚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课本装进书包,又把那本《在人间》也装进了书包。在轰隆隆的火车上,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的话:“兰,想家的时候,就读书吧!”

⑦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我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累了,读书;苦了,读书;想家了,读书。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开始练习写作。16岁那年,我写了两篇文章投了出去。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了编辑老师手写的退稿信。文章虽然被退稿了,我却因为那封退稿信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编辑老师的嘱咐和鼓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不再投稿,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只读书不投稿的日子,我一直坚持了30年。

⑧2016年底,我重新拾起最初的梦想,刚刚开始投稿的时候,屡次碰壁,但我没有放弃努力,当我的文章一篇篇在报刊上发表时,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⑨当我捧着刚刚收到的、崭新的山东省作协会员证给父亲看时,满眶泪水的父亲,在卧室的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用红绸布包着的旧书,颤抖着双手递给了我。红绸布里包着的,是我只学到了第8页的“初中第四册历史课本”。课本的封面上,有我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下的名字。

⑩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36年的旧书,定价虽然只有3角8分钱,可是在我的心里却是这个世间最贵的书。

(有删改)

微写作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