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中国最早的漏刻出现在夏朝时期,在宋朝时期,中国漏刻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其精确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漏刻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均匀水流导致的水位变化来显示时间.水从上面漏壶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再均匀地流入最下方的箭壶,使得壶中有刻度的小棍匀速升高,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某学习小组复制了一个漏刻模型,研究中发现小棍露出的部分

(厘米)是时间

(分钟)的一次函数,且当时间

分钟时,

厘米.表中是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其中有一个

的值记录错误.

(分钟)
| 
| 10 | 20 | 30 | 40 |
(厘米)
| 
| 2.6 | 3.2 | 3.6 |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