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复习卷(三)

日期: 2025-03-30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即列强的掠夺和侵略
D、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苏联正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B、 集体化政策打压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苏联当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 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20世纪,战争与和平交织,世界格局风云多变。下面三幅图反映20世纪不同时期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这种关系准确的描述是( )

A、 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B、 战争是世界发展的主题
C、 大国结盟影响世界和平
D、 法西斯势力猖狂无比
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
A、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 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
C、 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 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
下面是英国漫画家创作的一幅漫画,题为《如果我们让它四蹄着地的话,或许它就会快跑起来》。画中英、法两国被比作贪得无厌的马夫,德国被比作一匹羸弱的老马,它所承担的货物是永无尽头的赔款。作者意在表达(   )

A、 英、法两国的赔款要求过分削弱了德国
B、 《凡尔赛条约》中战胜国分赃不均
C、 英、法两国没有在巴黎和会上获得利益
D、 德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元凶
与“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相关链接的战例是( )
A、 凡尔登之战
B、 索姆河之战
C、 诺曼底登陆战
D、 中途岛之战
1934年,学者姚绍华在《美国史》中写道:新政“始终未见成效,而国人反对罗斯福政策却跟着渐渐高涨……美国资本主义之能否恢复繁荣,现在几成为不可期望的事了。”这表明(   )
A、 该学者对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B、 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
D、 美国的对华侵略导致国人对其缺乏好感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俄乌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以下关于北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欧洲政治经济集团,维护欧洲的和平发展
B、 世界最大的政治组织,坚持集体防御原则
C、 世界最大的贸易组织,促进全球贸易发展
D、 冷战时期的产物,美国控制下的军事集团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北美的英属殖民地人民……。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材料二: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三: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或趋势

史实

“A”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两极格局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成立“B”;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

C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一——也是正负参半……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二: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2005年10月26日20时,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他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他的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也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

材料四:1933年,(罗斯福政府)答应把巨额款项分配给数以百万计的生产主要农产品的农户;承担为千百万失业者谋福利的责任;同意进行影响深远的地区性实验;保证拨款数十亿美元以使住宅和农场不被取消赎取权;承担巨大的公共工程开支;为全国的小额银行存款进行保险;并且第一次规定了联邦对华尔街的管制。

——威廉·洛克滕堡著,朱鸿思等译《罗斯福与新政:1932-1940》

材料五:(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各国社 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 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

——摘编自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材料六: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