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

日期: 2025-04-10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

内环境渗透压改变可能导致水分过量的滞留在组织间隙会引发组织水肿。对下列病变引起组织水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B、 淋巴管阻塞导致组织液向淋巴管回流量减少,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C、 花粉过敏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流失,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
D、 静脉注射白蛋白并配合使用抗利尿激素会缓解组织水肿现象
如图是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A端、B端分别表示体液流入端和流出端。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②③
B、 ②中含有甲状腺激素、无机盐、氨基酸、CO2、血红蛋白等物质
C、 若该组织为肝脏,则饱饭后B端比A端葡萄糖含量低
D、 若该组织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A端比B端胰岛素含量高
内环境稳态需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实现,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选择靶细胞,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结合
B、 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9℃,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人体感染某种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攻击心脏瓣膜,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D、 运动员大量流汗后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参与了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的调节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脊髓引起骨骼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
B、 叩击肌腱引起膝跳反射,同时脊髓产生被叩击的感觉
C、 神经系统引起的腺体分泌激素的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 反射活动产生的兴奋也可以在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内传递
将一段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一定浓度的Na+和K+溶液中,并用两个电极和一个电表分别按如图a和图b进行连接,在图中箭头所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可以观察到电表上的指针发生偏转。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给图a神经纤维施加适宜刺激,则电表指针会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
B、 若给图b神经纤维施加适宜刺激,则其电表上的指针会发生一次向左偏转
C、 若增加溶液Na+浓度,给图a神经纤维施加适宜刺激,指针偏转幅度将增大
D、 若增加溶液K+浓度,不给图b神经纤维施加适宜刺激,指针偏转角度比原来减小
成年人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膀胱逼尿肌接受兴奋后收缩,产生排尿反射。逼尿肌收缩时,又刺激牵张感受器,引起膀胱逼尿肌反射性收缩,直至膀胱内尿液被排空。相关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考试过程中有意识地憋尿时,大脑皮层先于脊髓获得兴奋信号
B、 考试前的主动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C、 脊髓受伤导致与脑部神经联系受损的截瘫病人无法完成排尿
D、 正常成年人排尿的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如图是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高血糖刺激下丘脑,再由其传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血糖的平衡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丘脑是调节中枢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相抗衡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
D、 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信号分子有高血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证明小狗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并获得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对实验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

甲组

注射等量放射性碘液测定血液放射性含量

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

定时测定血液的放射性

乙组

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

丙组

注射生理盐水

A、 0-4天血液中放射性碘曲线变化是由于甲状腺吸收碘后合成甲状腺激素并将其释放
B、 甲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反馈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激素的分泌
C、 乙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 如果给狗饲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此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乙的相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的元凶,在机体内的潜伏期长、复制速度快、变异水平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侵入人体的初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发挥作用
B、 病发时血液中HIV数量急剧增加,T细胞急剧减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减弱
C、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亲遗传给子女
D、 艾滋病患者会因为严重的病菌、病毒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导致死亡
不同于传统的减毒或灭活疫苗,mRNA疫苗备受关注。纳米脂质颗粒(LNP)包裹的mRNA疫苗靶向递送到胞内后发挥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包裹mRNA疫苗的LNP通过胞吞进入细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 未从内体小泡内逃逸的mRNA会被TLR7/8、TLR3识别而被降解
C、 所有从内体小泡逃逸mRNA都能与核糖体结合并合成抗原蛋白
D、 mRNA疫苗的临床应用仍受到限制,原因之一是mRNA疫苗在体内会被降解。
如图是一组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B、 丙组中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C、 丙组中生长素浓度越大,α的值越小
D、 若在向右的单侧光下重新实验,甲会直立生长,丙会向右弯曲生长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类似物在生产生活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侧芽部位涂抹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可以缓解果树的顶端优势
B、 在双子叶农作物种植地中,使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杀死的单子叶植物
C、 大豆开花期如遇连续阴雨天,喷洒适宜浓度的2,4-D溶液可以减少产量损失
D、 给水稻喷洒赤霉素使植株长高,提高水稻产量
如表是某同学所做的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对柳树插条生根影响的预实验结果。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编号

1

2

3

4

5

6

7

NAA溶液浓度/(mol•L-1

0

10-12

10-10

10-8

10-6

10-4

10-2

平均根长/cm

2.0

3.2

3.8

6.1

4.9

3.1

1.6

A、 本实验应选取带有部分幼叶或幼芽的枝条做实验材料
B、 清水组的作用是作对照,消除枝条内源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 由表可知,不同浓度的NAA对柳树插条生根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D、 由表可知,促进柳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0-8mol/L
“种群存活力”分析是一种了解种群灭绝机制的方法,该方法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研究人员用这种方法对某地大熊猫的种群存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随着环境阻力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会增大
B、 随着环境阻力的减小,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初始规模会减小
C、 当环境阻力为0时,该地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为J形增长
D、 当环境阻力大于0.05时,大熊猫种群灭绝率为100%
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统计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
B、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计数前,应将培养液充分摇匀,否则实验数据偏大
C、 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通常使用血细胞板计数法获取
D、 改变酵母菌的接种量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为改善某湖泊周围的环境与功能,结合离岸距离对群落的结构进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区域

离岸距离

0-34m

34-230m

230-350m

350-380m

380m以外

A、 芦苇主要生长在丙区域,其长势高低错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表中五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种群,在空间上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 丁区域分布着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在空间上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不同深度的水域中溶氧量不同,导致分布的植物种类不同

.解答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