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三单元B卷

作者UID:10608695
日期: 2024-11-11
单元试卷
默写
名著导读
综合性学习
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
语段阅读
现代文阅读
“小人物”的故事平凡而深刻。 《老王》中的老王、《台阶》中的父亲,都令人记忆犹新。今天, 我们要走进另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①最惧怕春风的, 莫过于积雪了。

②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 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 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 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 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③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④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 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 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 出奇的黑, 出奇的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A.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抢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 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 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 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 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 嗓子里发出 “呃呃” 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⑤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 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⑥有一年春天, 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 人手不够, 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 老哑巴很高兴, 因为他是爱花的。 达子香花才开, 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 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 但帐篷里没有帘子。 于是, 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 睡在中间, 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⑦从山上归来后, 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 B.一早一晚的, 仍能听见铡刀 “嚓 嚓嚓 ”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 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⑧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非文学作品阅读

江南暮春风俗

谭昔

随着寒食、清明、上巳的来临,江南已是红梅零落,樱花渐离枝头,桃花也随雨打风吹去了。彼落此发,银装素裹的梨花、鲜红欲滴的垂丝海棠、林间浅紫色的二月兰与田埂上成片的油菜花们正一起吐纳着青春气息。

繁花悄然开落,在这段时间里,江南百姓既能感受到草长莺飞的勃勃生机,又担忧抓不住春光,让它在不经意间流去。更有多情人不禁为清明烟雨而黯然销魂。

乍暖还寒的季节,若有所失的情绪,使江南的暮春习俗看起来像是在彷徨中寻找一丝寄托。

[以水驱邪与魏晋修禊]

《孝经纬》记载:“春分后十五节……为清明三月节。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古人对于“洁”的渴求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暮春时节,寒热不定,疾病时来侵袭。古人认为这是被压抑的阴气或说瘴气在作怪。用洁净的流水来清除浊邪成了必要举动。

明代以来,江南地区产生了许多以水清除浊邪的.“方法”。如三月初二以桃叶浸井水服食,传说可治心病。三月初三取构杞煎汤沐浴,能使皮肤光泽不衰。人们对这些方法的信任,大抵都源于临水修禊的风俗。

禊,又称禊事,是古人祈福消灾的仪式,通常在三月上旬巳日临水举行,故称上巳修禊。自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

庄周在《齐物论》中告诉世人:生为梦幻死是苏醒,早逝(殇①)反而能使人走向长生(彭②)。王羲之并不相信修禊的功效,认为死亡总是突然来袭,同时也不接受庄周为消解死亡恐惧所提出的解释。王羲之与名士们聚饮赋诗,且将雅集诗作逐一记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条与后人沟通的途径——这是对死亡的新知。

[寒食禁火与唐人祭墓]

寒食,在清明前一两日。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忠臣介子推舍命追随。重耳夺回王位后,与之交恶。介子推携母逃入山中,重耳派人纵火烧山,将其活活烧死。后来,百姓相约禁火以纪念介子推,便产生了寒食节。

因为禁火,人们须考虑制作不易变质的冷食。旧时江南流行冬青叶汁染米蒸食,俗称乌饭。后来,有人用麦苗汁和糯米做成粉团,流传至今成了江南暮春名小吃——青团。

其实,禁火的习俗早于介子推时代就已产生。寒食附会于介子推的故事,正如端午节相传是纪念屈原一样。从唐代开始,每逢寒食,无论贵贱,人们都要祭扫先人坟墓。

[百姓祭墓自春秋方始]

商周时期,人们相信死后精神不灭。当贵族享尽生前的荣华富贵,跨过生死边界,迎接他的是天上地下的极乐世界。人有魂魄二气,魂飞九天,前往祖先的世界永生;魄则留于墓中,享受随葬品带来的无尽欢愉。贵族们在祭祖方面霸占了特权,他们在宗庙中和先人的坟冢前祭祀祖先;而庶民不要说建家庙,连坟包也不许出现。

春秋时期,周朝礼制日渐崩坏,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在先人墓上封土,用作先人墓葬标记,以便上坟时容易寻找。孔子深爱周礼,对百姓祭墓却表示支持。《礼记》载,曾子问孔子庶民该如何祭祖。孔子回答:“向墓而为坛,以时祭。”百姓扫墓祭祖,从周代的不合礼法,经孔子认可后在宗法社会中流传下来。

[宋代“黄金周”使三节合一]

隋唐统一后,上已逐渐变成了春游节。这种游,只是以皇室为首的节庆,低级官员和庶民只能远远瞻望。

宋代时,官方规定有三个“黄金周”,冬至、初一和寒食各放假七天。寒食日期往往在清明前几日,三月三有时与清明重合。久而久之,清明便吸纳了寒食与上巳的节庆风俗。

宋代以后,清明上墓取代寒食上墓,成了新习俗。发展到明清时期,江南各地出现了许多家族祠堂,百姓也可像贵族一样为先人举行庙祭。但是,庙祭更多的是祭祀祖宗,增强家族凝聚力。个人对先父先母养育之恩的追念,仍寄托在墓祭中。

因为节日的调整,原本三月三的春游活动在宋代也移到了清明节。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杭州清明节的娱乐活动:有人于城郭外寻找奇异的花木,有人在西湖上泛舟行酒,还有百姓赛起龙舟,倾城狂欢,万人空巷!

上巳郊游,春心悠悠;寒食上坟,冷雨纷纷。氛围判然有别的两个节日,宋后竟浑融一体。尤其以南宋首都临安为中心,清明节,人们先出郊外扫墓祭祀,傍晚便携土产回城,其后则尽情游赏晚春。

受南宋风俗影响,江南地区以清明节融汇了古时寒食与上巳的传统。这些传统流传至今,清明节实际上就成了江南的暮春风俗的大集合。旧时百姓观念中,人死之后并不能直接进入极乐世界,而是由生前功过决定身后归宿。但是,只要死后能得到来人的凭吊与祭祀,便能够不断与人间产生联系,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神格存在。因此,相比对死亡的恐惧,人们更害怕死后被遗忘——“无后”才是真正的死寂。从这一观念说来,介子推、王羲之等华夏先人,不断得到后人的凭吊与追思,是以都战胜了死亡,实现了精神的延续,乃至永生。这或许就是江南暮春风俗的寄托所在吧。

(选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注]①殇:没有成年就死去。②彭:高寿。

写作题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