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3-29 开学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其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疟原虫(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的生物膜结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株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黄花蒿细胞和疟原虫细胞都含有容易被甲紫溶液染成深色的染色质
C、 青蒿素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
D、 青蒿素可能属于脂溶性物质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材料,甲状腺滤泡细胞内I-的浓度是血浆中I-浓度的30倍。血浆中I-进入滤泡上皮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如下图所示。哇巴因是钠钾泵抑制剂;硝酸根离子(NO3)可以与I-竞争NI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钠碘同向转运体运输I-的方式与其运输Na+的方式相同
B、 钠钾泵通过协助扩散将细胞内的钠离子顺浓度梯度运出
C、 哇巴因可抑制NIS的功能,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D、 NO3能够同时影响Na+和I-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实验小组从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上选取初始液泡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置于等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假设蔗糖分子不能进出细胞,各细胞存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始状态下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丙>乙>甲
B、 t1时刻水分子进出各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C、 t1时刻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D、 细胞乙的细胞液中蔗糖的浓度和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相等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组实验的温度高低为甲<乙<丙,各组温度条件均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 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 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高于乙组温度
D、 如果反应时间足够长,丙组中产物的浓度可能超过甲组
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B、 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而绿光吸收量最少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C、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D、 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以测定植物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

吸收速率((mg·h-¹)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

释放速率((mg·h-¹)

0.5

0.75

1

2.3

3

3.5

A、 光照条件下,温度由25℃升高为30℃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B、 若细胞呼吸强度不变,在30℃时,一天光照14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19mg
C、 若在夏季晴朗的中午进行该实验,则“光照条件下 CO2吸收速率 ”相关数据会明显下降
D、 当温度为35℃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图甲—戊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同
B、 图丁中的染色体比图戊更为分散,更便于观察形态和数目
C、 清水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D、 该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经历甲—戊图的每一个状态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用黑藻小叶替代紫色洋葱鳞片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B、 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中,选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
C、 提取叶绿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时需要破坏3层生物膜
D、 若多次用抑制纺锤体形成的药物处理根尖,制成装片后可看到较多细胞处于前期
为研究淹水时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对某植物根系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某小组以氧气的吸收量为衡量指标,以清水组为对照,绘制了植物根系有氧呼吸速率随淹水天数的变化曲线,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除图中指标外,单位时间内的释放量也一定能用来衡量有氧呼吸速率
B、 图中不同浓度的溶液对该植物根系有氧呼吸速率降低均具有缓解作用
C、 与B、C比较,A点有氧呼吸速率最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的[H]更多
D、 图中溶液浓度为时,淹水对该植物根系有氧呼吸影响最小
 如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密闭实验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量的变化。已知光饱和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最小光照强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NaHCO3溶液可以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CO2
B、 单色光照射时,相同光照强度下一定时间内用红光比用 绿光测到的O2量多
C、 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量就是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O2
D、 拆去滤光片,改变光照强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可推知其光饱和点

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非选择题。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PXo小体—储存磷酸盐的细胞器

磷酸盐(Pi)是生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含Pi的生物分子,如多磷酸盐和磷脂,可作为Pi储备。在酵母和植物细胞中,Pi主要储存在液泡中。那么,动物细胞中的Pi是如何储存和调控的呢?

研究者给果蝇喂食了膦甲酸(这种物质能抑制细胞对磷的吸收),发现肠内膜干细胞分裂分化加速,导致新生的具有吸收功能的肠内膜细胞数量激增。当喂食Pi含量较低的食物时,类似的现象也出现了。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细胞缺乏Pi时,PXo基因的表达下降(合成PXo蛋白减少),干细胞分裂加速;而当PXo基因过表达(大量合成PXo蛋白)时,干细胞分裂减缓。利用荧光标记PXo蛋白,发现它们位于吸收细胞中,在其他细胞中很少见;而在这些细胞内部,PXo蛋白集中在细胞质的一些椭圆形结构中,但这些结构似乎不属于任何已知细胞器。对这些神秘椭圆结构的进一步观测显示,它们包含了多层膜结构,Pi通过膜上的PXo蛋白进入椭圆结构后,转化为磷脂。这个新发现的椭圆结构被称作PXo小体。

当饮食中的Pi不足时, PXo小体会被降解,同时PXo蛋白对Cka–JNK信号通路的抑制被解除(如图)。

PXo小体的发现使人们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更为全面,也将为医学、营养和健康领域的更多相关发现奠定基础。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