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必考常刷题(一)

日期: 2025-04-20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作为同时代的产物,1861年俄国的“废除农奴制法令”与1862年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共同点是( )
A、 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 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 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 奴隶们获得了自由人的身份
拉丁美洲是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的美洲地区,两种语言都属于拉丁语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 拉丁语源自印第安人
B、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C、 两种语言通过新航路得以传播
D、 美国独立战争推动文化传播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他主张( )
A、 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B、 解放黑奴
C、 南北方相互独立
D、 建立自由州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九年级的小明同学制作了美国内战的年代尺,其中横线处应填…….............( )

A、 颁布《独立宣言》
B、 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 林肯当选为总统
D、 萨拉热窝大捷
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但南北双方矛盾重重。其斗争焦点是( )
A、 奴隶制的存废
B、 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 联邦制的存废
D、 黑人的公民权利
下图是明治初年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给予“黑船事件”的评价。其中“烈火”指的是( )

A、 对西方侵略极端仇恨
B、 对君主专制统治反感
C、 汲取西洋文明的热情
D、 向外侵略扩张的欲望
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多次使用“nation”(民族国家)一词指称美国,在此之前,美国社会常用由分离的州组成的“union”(联邦)一词指称美国。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独立宣言》宣告了国家独立
B、 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
C、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联邦制
D、 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右图示意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促使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 殖民扩张和掠夺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工业革命的推动
为了解释天空和地球上的运动物体的行为,他假设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地球引力。他认为地球引力按照一种荒谬而令人欣慰的简单数学方程在空间发挥作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他”的科学发现( )
A、 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B、 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C、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D、 为电动机的发明创造了理论基础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列宁执政时期的是(    )
A、 “开垦、开垦、再开垦”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里所指的“错误”是( )
A、 鼓励支持发展手工纺织业
B、 提出的要求未被当局采纳
C、 没有及时制止农民焚烧警察局
D、 没有明确提出运动的口号
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地点一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这场革命之所以顺利主要是因为( )
A、 列宁亲自到现场领导武装起义
B、 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 布尔什维克党已成为第一大党
D、 临时政府失去民心
小说是现实的映照。下列小说在英、德两国出版后广泛传播,据此判断当时的时代背景应是( )

A、 欧洲推进第一次工业革命
B、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互对立
C、 德国崛起后英德矛盾激化
D、 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广泛兴起
下列这组图片可以用来说明(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 战争的进程有效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C、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大量国家卷人这场人类浩劫
D、 科技进步大大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

材料分析题

2022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战争,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大陆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军事力量,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俄罗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历史上,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摆脱落后】

材料一: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频繁战争,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彼得一世即位后,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到1725年,俄国已有240多个近代工厂,工厂内有较细的分工。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

一一九年级《世界历史》

【重大转折】

材料二:据统计,1861年后,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俄国的转折》

①材料二中俄国发生的这种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俄国的发展从此发生了什么重大转折?

【政权变化】

材料三: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互相厮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陈之骅《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

②结合材料三分析俄国政权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后俄国建立了什么类型的国家(政权)?

【创新发展】

材料四: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强国面貌】

材料五:1928-1937年,苏联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1940年,苏联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汽车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为此,丘吉尔曾感叹: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