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日期: 2025-04-21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金
B、 金刚石
C、 干冰
D、 氯化钠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 氧气加压后变为淡蓝色的固态——分子种类改变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间隔改变了
D、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图1是氧化汞(HgO)分解示意图,图2 为氚原子微观构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 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C、 氚原子含有1 个质子
D、 氚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乙烯是一种常用的水果催熟剂,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二氧化碳制得,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22:1
阳江的海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水是混合物
B、 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C、 氯化钠的化学式NaCl
D、 氯化钠是化合物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将水直接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 探究氨分子运动现象:按第19题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C、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将5g氯化钠溶于100g水
D、 验证牛奶中含有锌元素:向牛奶中加入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B、 打开盛装浓盐酸的玻璃瓶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 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 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C、 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D、 湿衣服被晾在阳光下容易干燥,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元素组成不同
B、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生铁和钢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D、 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分子大,原子小
B、 分子没有质量,原子有质量.
C、 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铷是非金属元素
B、 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砷(As)、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砷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砷位于第五主族
B、 砷化镓的化学式为Ga3As5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D、 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铝能与盐酸反应,故镓也可能与盐酸反应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图甲和图乙两个过程,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 图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的分子产生
B、 图乙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
C、 有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化学变化一定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下列关于氧气(O2)和臭氧(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属于单质
B、 组成元素相同
C、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 O2与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硼氢化钠(NaBH4)催化释氢,为便捷式电源提供移动氢能,该反应原理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过程中共出现4种含硼(B)的微观粒子
B、 过程①微观实质是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C、 过程②中各微粒的数目比为1:1:1:1,则X为H2O
D、 若Y与Z发生化合反应,则微粒Z为

填空题

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