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中国的诞生
第一章 先秦:中华文明的气质来源
第二章 秦汉:中华帝国的框架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____
……
材料一
材料二
前元二年(前178年)九月,汉文帝特别下诏,重申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减轻农民负担,规定当年田租减半。前元十二年(前168年),文帝再次下诏:免除农民当年租税之半。——摘编自《王立群读<史记>之文景之治》
曹魏时期,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今河北地区开凿了为数众多的沟渠,自南而北,重要的有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等。——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北方旱地农耕的先进技术也逐渐导入南方,旧有的耕作方式发生变化,连种制和复种制开始推行。东晋时,益州已有一年两熟的水稻,而闽广地区更出现了一年三熟的情况,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因此而明显增加。—摘编自《二十五史简明读本》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各民族发生大规模迁徙和融合的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规模进入中原。黄河流域汉族大批南迁,与南方各族的交往十分频繁和密切。 —摘编自邱树森等《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下图所示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摘编自部编版七上《中国历史》
秦长城遗址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三
文字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摘自《论语·为政》
文字二: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改编自部编版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 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