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日期: 2025-04-02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炎帝和黄帝生活时代大约在( )
A、 距今四五千年
B、 距今五六千年
C、 距今六七千年
D、 距今七八千年
下列体现唐代“民族和睦”的是( )
A、 遣唐使
B、 文成公主入藏
C、 昭君出塞
D、 玄奘西行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属于他们巩固统一的共同点是(   )
A、 建立皇帝制度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其时间换算为世纪纪年法,以下答案正确的是( )
A、 公元前3世纪初
B、 公元前3世纪末
C、 公元前2世纪初
D、 公元前2世纪末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政治状况是(    )
A、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
C、 皇帝昏庸无能
D、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两方军队在淝水激战,最后东晋以少胜多,取得胜利。下列成语出自此次战役的是( )
A、 退避三舍、卧薪尝胆
B、 纸上谈兵、朝秦暮楚
C、 破釜沉舟、四面楚歌
D、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在历史学习中,有同学列出“三国鼎立”“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苻坚任用王猛”等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动荡与分裂的时代
D、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6题10分,17题共30分)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

新法实行了一年,秦人到国都投诉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犯法。”将依法惩办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刑,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第二天,秦人都守法了。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他统治时期(五世纪末)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族使用汉语,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

他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当时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