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日期: 2025-04-03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右面是一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它最有可能记述的是( )
A、 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
B、 夏桀的残暴统治
C、 商王武丁的祭祀活动
D、 大禹治水的经过
下图呈现了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藏地区设立的管辖机构的演变情况。其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写的是( )

A、 设置西域都护、设置驻藏大臣
B、 设立宣政院、设置澎湖巡检司
C、 设置安西都护府、设置伊犁将军
D、 设立宣政院、设置驻藏大臣
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下列对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藩镇割据与武将专权
B、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907 年8 月 26 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见右图)。此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 )

A、 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B、 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C、 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 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1911 再读辛亥》的宣传词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 实现了中国的革命目标
B、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描述,排序正确的是( )
A、 技术革新—思想革命—政治变革
B、 思想革命—政治变革—技术革新
C、 技术革新—政治变革—思想革命
D、 思想革命—技术革新—政治变革
某电视纪录片对右图这样解说:“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解说词中的“会议”( )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 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C、 毛泽东在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D、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下图所示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 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B、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C、 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D、 不断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的社评写道:“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的原因是( )
A、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B、 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开始形成
C、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D、 重庆谈判有利于中国实现民主和平
以下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 维新思想的传播
B、 民族工业的起步
C、 社会生活的变迁
D、 近代教育的发展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第26 题 12分,第27题 15分,第28题 11分,第29题 12分,共5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奏设同文学馆于上海,译出西书颇多;四年,又在上海设江南制造局,附设译书局;五、六年间,左宗棠奏请在福建设船厂,附设船政学校;六年,设同文馆于京师;九年,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十年,曾国藩、李鸿章始派学生赴美国留学;十一年,设轮船招商局。……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十五年,总署请造铁路,张之洞请先筑卢汉线;二十二年,乃以盛宣怀督办其事,是年,又设邮政局。此戊戌以前所办新政之大略也。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维新派反复强调“兴民权”“开议院”的重要性,认为日本和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国家赖以富强的根本。……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又专折奏请立宪法、开国会,认为“此实治国之大经,为政之公理”。

——摘编自杨立强《清末民初资产阶级与社会变动》

材料三 虽然新文化运动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该运动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最终导致了西方文学不彻底,东方文学被否定……他们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工农运动结合起来,使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就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运动是失败的。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开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28 年的奋斗,到1949年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起新中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一览表

战争

简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的北伐战争将大革命推向高潮。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起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无视国内和平呼声,悍然发动内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了坚决反击,并迅速在大陆取得胜利

材料二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摘编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