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贵州省2024届高三二模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4-04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生物学原理采取某些措施使植物生长满足人们的需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大棚里增施CO2是为了促进有氧呼吸
B、 去除顶芽是为了促进果实的成熟
C、 人工授粉是为了保留全部亲本性状
D、 人工补光是为了提高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科学家在厌氧型光合细菌中发现了一种利用菌绿素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该细菌的光合作用与高等植物相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的合成同样依赖色素分子吸收光能
B、 菌绿素和叶绿素同样位于类囊体薄膜
C、 (CH2O)的合成都需要ATP和NADPH的参与
D、 该细菌不释放O2是因为NADPH的H来自H2S
 生物膜独特的组成和结构使其在物质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膜的磷脂分子中饱和脂肪酸比例升高会使膜流动性升高
B、 膜上转运蛋白可通过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K+
C、 胰岛素或乙酰胆碱可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排出细胞
D、 核膜上的核孔允许核内转录得到的tRNA运出细胞核
 细胞中甲、乙两类生物大分子的单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和乙中的部分种类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B、 甲分子R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可决定乙分子的多样性
C、 若a为OH,则甲与乙形成的某种复合物可构成甲的合成场所
D、 若a为H,则甲与乙形成的某种复合物在有丝分裂中呈现不同形态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不能把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导致血液中苯丙氨酸积累,影响智力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丙酮尿症在男性和女性中患病概率不同
B、 正常双亲生出患病子女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C、 该病症可通过控制苯丙氨酸的摄入来根治
D、 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
 PER是存在于下丘脑某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生物钟基因,当其突变或者缺失时,会引起节律紊乱。PER蛋白的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ER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可沿着过程①②传递
B、 DNA聚合酶与PER基因结合发生在过程①
C、 过程②③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方式不同
D、 过程④可使PER蛋白含量下降而引起节律紊乱
 小黑麦是科学家将二倍体黑麦与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得到的异源多倍体。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杂交种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正常
B、 可用秋水仙素诱导杂交种获得小黑麦
C、 图中小黑麦形成的配子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D、 图中小黑麦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繁花满枝,瓜熟蒂落”,植物整个生命历程都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时,赤霉素使种子α-淀粉酶合成减少
B、 “幼苗生长”时,幼芽中的甲硫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C、 “繁花满枝”时,油菜素内酯可促进花粉管的生长
D、 “瓜熟蒂落”时,果实内乙烯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
 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分子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因子是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信号之一
B、 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调控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C、 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D、 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过敏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皮疹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敏特应性皮炎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紊乱导致的
B、 可用抗组胺类药物缓解过敏特应性皮炎诱发的症状
C、 再次接触过敏原,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可分泌抗体
D、 找出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某研究团队对草履虫在农药甲氰菊酯胁迫下的种群密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点时,对照组和实验组草履虫种群的增长速率相同
B、 两组实验K值不同,说明K值可受甲氰菊酯的影响
C、 计数过程中,如果视野中草履虫过多,需要稀释以方便计数
D、 实验组最大种群数量未受抑制,可能是草履虫产生了耐药性
 石漠化是土壤流失、岩石裸露,地表呈现荒漠化的过程,贵州省采用在石漠化地区栽种本土物种花椒(灌木)、金银花(藤本)等植物进行治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石漠化形成过程中植被的退化属于初生演替
B、 治理石漠化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C、 栽种的花椒、金银花二者所处的生态位不同
D、 选用本土物种是避免生物入侵的重要措施
 中草药三七富含次生代谢产物人参皂苷。科研人员将三七外植体接种到含适宜比例的植物激素培养基上,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用分化程度高的外植体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B、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低利于愈伤组织分化生根
C、 外植体经再分化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团
D、 通过植物细胞培养可实现人参皂苷的工厂化生产
 研究人员以肿瘤细胞表面靶向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进而制备了抗体——药物偶联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经电诱导融合后即为杂交瘤细胞
B、 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通入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pH
C、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 抗体—药物偶联物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属于细胞坏死
 科学研究过程中,常需要从生物材料中分离和提取某些物质或组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鼠成熟红细胞是提取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B、 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叶绿素b
C、 凝胶电泳可分离DNA,差速离心可分离各种细胞器
D、 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蛋白质几乎不溶于酒精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某野生型真菌存在如下图所示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精氨酸是该真菌生长的必需物质,而鸟氨酸等中间代谢产物都不是必需物质。缺陷型突变体是指不合成某种酶的真菌。

N-乙酰瓜氨酸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三种酶都不能脱离该真菌发挥催化作用
B、 缺陷型突变体可能是基因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C、 酶1缺陷型突变体不能在含瓜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
D、 培养该野生型真菌时无需在培养基中添加氮源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