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作者UID:17299681
日期: 2024-11-13
中考模拟
积累运用(28分)
阅读(4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题。

小文偶然打开搜索软件,输入“社恐”进行检索,发现相关结果竟然有一亿条之多,如此庞大的数字是不是说明已经“人均社恐”了呢? 她对搜集到的材料作了以下整理。

【材料一】

你有所谓的社交恐惧吗?

投票显示(共2532人参与投票):

选 项

票数

有,内心回避一切社交活动

863 票

有一点,相比线下交流, 更喜欢线上沟通

710票

不恐惧社交,但不愿花精力在人际交往上

890票

没有,我是社交小达人

69票

网友评论:@后来方知后无期:完全不想社交。上班正常交际,下班了谁也不认识谁。这样不是很好吗?

@糯花生m:虽然听起来有点装,但有时候是真的恐惧,连出去买东西和售货员的那点交流都不想有。没人找又觉得孤独,有人找又感觉害怕不知道说什么。

@一只蟹黄粽子: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害怕听到电话打过来或者微信语音的声音。

@新子憧:超级社恐呀,“好方”! 总怕自己说不好。能用短信微信交流的绝对不语音,能语音的绝对不打电话,最讨厌出去见面。

(摘自 2020 年 8月 30日《光明日报》“青年说”微调查, 有删改)

【材料二】

“社恐”,即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会交流障碍,属于神经症的一种。有社交恐惧的人,往往很害怕被身边的人评价和拒绝(哪怕很多时候只是臆想) ,他们不想成为别人眼中无趣的人,又害怕自己做一些令人尴尬的傻事,所以常常过度自我审视,在公众场合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然而,并非所有对社交恐惧的情况都可以称为社交恐惧症。比如,一个害羞的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甚至还带有一定的回避行为,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一旦离开了即时的情境,就会消失。而真正“社恐”的人,恐惧程度要更深,发生时间持续更长,还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影响正常活动。

在“社恐”流行之前,很多人对不擅长交际、恐惧社交的理解,还停留于“性格内向”的认知。然而近两年,“社恐”存在被泛化的倾向,连自卑和内向甚至也被纳入“社恐”的范畴之中。

一些人将“社恐”的外在表现简单归结为:遇到熟人不敢打招呼、不敢在公众场合讲话、在餐馆结账时不敢大声呼叫服务……而这些情形,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就逐渐消失了。谁都不是天生的演讲家,有些社交技能是需要主动克服心理障碍,慢慢锻炼出来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独处这件事而言,腼腆内向的人会觉得这样很舒服,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状态;而社恐人士却非常想融入社交场合,但他们又会因为担心出而拒绝社交活动。

进一步说,“社恐”的人可能会自卑、内向,但自卑、 内向的人,并不一定就是“社恐”。 当下年轻人的多数“社恐”,还没达到病态的程度。

(摘自2020年 9 月 11 日《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材料三】

【材料四】

当下,很多青少年已习惯了“自我轴心”式的成长: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高楼大厦中成长,钢筋水泥阻隔了他们的社交机会,他们逐渐习惯了自己玩耍。与成长过程中单薄的人际交往体验相伴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往本身的复杂化。

场景在泛化,无时不社交。人可以休息,但互联网是24小时运转的。手机里永远有无数个小红点等着打开:群打卡、班级通知、同学邀约、社团活动……必须一个个认真处理。功能在杂糅,无处不社交。“我们的社交活动太多了,其效率和目的性高到了让人反胃的程度,就连抢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也要‘邀请好友来帮我提速’。”有些网友反馈道。

在这样的矛盾下,“社恐”这个标签,更像是某些年轻人手中的盾,以应对无孔不入的社交压力。现实中的社交行为减少,但社交的需求却没有减少。于是有人选择把社交需求交给虚拟的网络世界,甚至交给网络世界里的陌生人。然而,虚拟社交是缓解社交恐惧的有效途径吗? 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曾提出“群体性孤独”的概念:“大家都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 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 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 会议中,别人在做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她认为,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对他人的期待少,对技术的期待反而更多。

因此,对于没有深层次情感交流需求的人而言,社交网络并不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反而觉得很热闹。必须承认,孤独与否更多是个体感受,与其内心的需求层次有关。没有情感的沟通和灵魂的交互,人始终是孤独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应该合理处理现实与虚拟中的自我状态,这样才能拥有一个丰满的人生。

(摘自《青年文摘》2020.20,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题。

小漫

       ①小漫在弟弟出生后,真的被送到了爷爷家里。

②爸爸妈妈送完人,坐在奥迪车里心里空落落的,又叹气又掉泪,都觉得生了小的,委屈了大的。

③小漫不那么想,他是“翻身农奴得解放”,高兴得一跳八丈高。爷爷也不那么想,高兴得只差没在地上翻起跟头。

       ④小漫到了爷爷家,跟着爷爷去山里追野兔,采野菜,别提多好玩。

 ⑤不到两个月功夫,小漫就意识到这个特好玩的村落里,也有许多不好玩的。这里的蚊子特别毒。爷爷的皮肤像老腊肉,蚊子咬不进。可怜小漫脸上、额上、脖子上布满红坨,爷爷心痛得不得了,又是找风油精擦,又是拿烟罐熏,还手握芭叶扇通宵达旦地守护着小人儿,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⑥小漫想给爸爸打电话,爷爷不让打。小漫想了想,就忍住了。

       ⑦但没过多久,因为一件事,小漫拼命喊着要逃离爷爷家。

⑧那天傍晚,爷爷在里屋洗澡,堂屋的大门半掩着。小漫一身臭汗回家,没进门就叫着爷爷。家里没开灯,小漫约约看见大门的门栓上,吊着爷爷的皮带。他想去收捡一下。不料,皮带自己动了起来。他一惊,狂叫起来。什么皮带啊,那是一条全身布满菜花的大蛇!

⑨爷爷冲出来,抱住小漫,赶紧拍打着他的背说,我孙别怕,这是条屋场蛇,不咬人的,只吃老鼠,我孙别怕别怕……

⑩小漫一下子崩溃了,“哇”地大哭起来说,我要回家,我怕蛇,我不要在这里了,我要回家……爷爷说,我的孙是个大孩子了,我的孙别怕,一条蛇都怕,我的孙不是还要照顾弟妹妹吗?    我的孙不是最厉害的男子汉吗?    我的孙不是还要保护爷爷吗

⑪爷爷好不容易才将小漫哄睡。小漫睡着了,梦里还在喊着要妈妈,要回家。爷爷知道,孩子毕竟是个孩子。这几年他目睹村落日渐凋零,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小漫这么小能够住在这里这么久,已经算是不错的了。爷爷给小漫盖好被子,抚摸着他的额头,想让受惊的孩子安稳下来。他睡不着,端起酒杯,看着山顶上有点发黄的月亮,听着夜老鸦落单的叫声; 老泪不自觉流了下来。

⑫次日,小漫醒来,找到电话就拨爸爸手机。手机通了,小漫就说,你回吧,你别来了,一条屋场蛇,多大个事呢!

⑬爷爷正伤心地坐在檐下织竹篮子,听见小漫这么轻描淡写地给他爸打电话,丢下手里的活走过去,一把揽过孙子紧紧抱着。小漫感觉爷爷在发抖。

       ⑭小漫直接就在爷爷村子里的小学读书了。他学龄前的底子扎实,成绩一直优于同班同学。

       ⑮小漫最喜欢看爷爷在水田里做犁耙功夫。爷爷扶犁倒耙,水平是一流的。一条老水牛和他配合得

天衣无缝,一丘丘水田被爷爷整得像一片片书页。

⑯水牛耕完田,爷爷就将它牵到池塘洗干净,尔后将牛绳交给小漫说,骑着你的牛回家吧! 小漫就骑了,水牛好像也很乐意,头甩一甩地,慢慢悠悠,在夕阳的余晖里回家

⑰小漫对爷爷说,在城里,爸爸每天用小车接送我上学,我在这里,要爷爷每天用老牛驮着我上学,行不行啊爷爷? 爷爷没有说话。小漫趴在牛背上望着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也没有说话。

⑱村子里,有了一个每天骑牛上学、放学的孩子。这个牛背上的孩子,成绩也一直那么牛。这个牛背上的孩子,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拼命地学习,以后将老牛一样的爷爷,接到城里去享福!

⑲爷爷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开心过。爷爷觉得,能够看见牛背上健硕的孙子一天天长大,就是享福; 能听见孙子这么直朴的表白,就是享福。

⑳没多久,县里来了一班子人,通知家家户户的户主去开会。接下来的日子,小漫在摇摇晃晃的牛背上,看着这个村落变美变靓。

㉑村民的房子装修得个性十足。爷爷垛墙边废弃多年的瓜架都给改成了两个爬满青藤的生态车位。房前屋后进行了彻底的清扫整理,竹林子成了健身场所。一个个花圃建好了,五颜六色的花开旺了,彩蝶翻飞。蚊子少了许多,入户道路铺上了油砂,路灯齐扎扎亮了起来。

㉒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一对对、一群群回来了,城里人们也回来村落小住了。暮气沉沉的村子又变得生机勃勃! 中老年人们热情洋溢地跳起了广场舞。城里艺术学院的美术生隔三差五来村头写生,背着锄头走在田间的爷爷成了他们的模特,骑牛的小漫是当模特次数最多的。左邻右舍的民居经营起来了,人们不再迷茫感伤了,他们的眼神明亮了,笑容轻盈了,对未来充满了希冀。

㉓牛背上的小漫,又给爷爷说悄悄话了,他说,爷爷我有一个梦。爷爷说,我知道你要接爷爷进城享福,爷爷正盼着呢! 小漫告诉爷爷那是他以前的梦!

       ㉔哦,我的孙现在梦都不一样了? 爷爷笑道。

㉕我现在有个梦,我要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和爷爷一起在乡里享福。长大了也不走了,我可以办农业公司,我要守着这里的老树老藤,这里的屋场蛇,这里的山雀子叫,这里满山跑的野猪,这里的山歌,这里吹得脸红脖子粗的唢呐……小漫望着青翠的山坡,描绘着他的梦。

㉖爷爷什么都没说,静静地听着小漫的讲述。夕阳下爷爷与老牛的影子渐渐地融为了一体。他看着山顶的晚霞,心底一声感叹,我的村落长大了,我的孙子长大了!

(选自《中国作家》 (文学版) 2023年第2期,作者邓建华,有删改)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