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系33校2024年4月初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

作者UID:7287580
日期: 2024-12-25
中考模拟
基础(共25分)清明时节,九年级的同学参加“传承文明,继承重任”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站观炮台忆风云往事,临赤湾展美好未来】

    左炮台,又称赤湾左炮台、深圳左炮台,位于南山区蛇口半岛的深圳鹰嘴山顶端,分东、西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

    赤湾左炮台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分为左、右炮台,共有生铁炮12门,现只有左炮台保存完好。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布防珠江口,赤湾左炮台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沿上山公路前行约百米,就看到炮台城的城门。拾阶而上,右边立有一块诗碑,上面①juān kè 着林则徐的诗词,其中有1990年江泽民为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而题写的林则徐的著名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南面上部的炮台上,一门“佛朗机”古炮雄视珠江口,虽然古炮已经锈迹②bān bó,但还依稀可以看出它不屈的雄姿。当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之时,它曾威严地呐喊,向海上的敌人发射炮弹,保卫着这片土地的尊严与和平。想当年,叱咤风云, 槽灰飞烟灭。③战事早已停歇,如今只剩下它,孤独而倔强地守护。

    站在左炮台的山顶上,四周都是鳞次栉比的树木。放眼望去,码头上整齐排列着集装箱,有货船在卸货搬运,边上还有几艘渔船停靠着。美丽的大南山、静谧的海港、繁忙的工厂与雄伟的高楼大厦构成一片繁荣和谐的景象。

阅读(共47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之所以后来会演变为传统节日,与寒食节有直接关系。《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一直到宋代,《梦粱录》中仍记载道:“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碗、绢三匹,宣赐臣僚巨烛。”古时还有寒食禁火、清明生新火的习俗——寒食禁火祭墓,清明新火踏青,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两者在文化内涵上有密切联系,时间上也紧密相连。与清明密切相关的,还有三月三上巳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述的便是上巳踏青、携酒出游的场景。

    一般认为,正是在唐代,清明、寒食、上已完成了整合,逐渐统一在了一个节日里。元《寒食日》中提及“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可见,寒食与清明、上巳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明清之后,寒食与上已节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5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北京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河北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山西的太行太岳烈士陵园,辽宁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目前,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公布,共计277处。这些纪念设施,对于人们缅怀忠烈、追思英雄,具有重要的教育纪念意义。

②一年一清明,一岁一哀思。2023年清明时节,来到烈士纪念地,肃立默哀,鞠躬致敬,敬献花束,是不少人的郑重选择。铭记历史、汲取精神,我们在抚今追昔中更加坚定了奋斗意志。

③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常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缅怀英烈,是学习传承他们身上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的过程;缅怀英烈,也是从精神的高度出发,洗礼我们的精神世界,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过程。精神的伟力,总是催人奋进,让无数人有动力、有激情争做英雄群体中的一员。惟其如此,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我们的信仰光芒才能光辉闪耀。

④当前,我们不仅要用实际行动,做到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更要真实地、真挚地讲好英雄故事,让英雄事迹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这是我们现在缅怀英烈应有的意义,也是我们继承英雄意志应有的真诚。

    ⑤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的征程上,对英烈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不少挑战和风险,需要跨过一个个坎、越过一道道沟。我们也要像英烈们一样去奋斗、像英雄们一样去搏击,为属于我们的事业不断拓宽那条人间正道。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5日,有删改)

【材料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梨花风起正清明【注释】

丁立梅

    ①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

    ②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一棵结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祖母用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踩着小脚马。

    ③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

    ④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莱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我家的!多骄傲。

    ⑤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姿老太的。她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裁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的梨。

    ⑥我有个头疼脑热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

    ⑦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这么想着,并不害怕。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天空明朗,风送花香。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天。我们仰头望去,那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

    ⑧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

    ⑨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玩呀。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

    ①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

【注释】出自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放假期间,小深阅读了《丁立梅作品选》,对其中应景的《梨花风起正清明》一篇特别喜欢,当即决定试着进行深入解读并准备在开学后的读书分享会上推荐给同学们。

写作(作文45分,书写3分,共48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