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统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0课《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知识梳理与练习

作者UID:6152751
日期: 2024-12-24
同步测试
练习题;
综合性学习
现代文阅读
阅读《你抓住我的手了吗?》,完成下列小题。

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

“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女孩手里那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

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为了方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桥墩所在的位置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10年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了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10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的守望着,更多的人则举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儿跳入汉江的镜头。

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臂上指甲抠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诗人两袖插在裤袋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我。”

女孩惊惶的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样神迷离。

诗人眼里弥漫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的作者,你可以看书上的照片……你跳不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峻、低缓。

诗人往女孩身边挪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____》。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少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了书。刹那间,女孩愣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上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臂。

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的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有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本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女孩紧紧抓住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

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

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了,你能帮我一起背吗?”

几天后,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阅读理解

生活中的减法

①“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八九成是由他人给咱带来的。比如,有人冷落咱,疏远咱,伤害咱,贬低咱,羞辱咱,乃至欺咱老实,骗咱好心,卖咱假货,偷咱财物等等不如意,不都是来自他人吗?面对这林林总总不如意事,咱当如何对待呢?想起了前些年常用的两句古话,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是“反其道而行之”。

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不仁,我不义。你冷落咱,咱疏远你;你敢动口羞辱咱,咱就敢伸出老拳动手;你今天卖给咱假冒伪劣,咱明天回敬你缺斤少两;甚至,你偷了咱一辆自行车,明天咱去偷别人的摩托车,一气之下,做了偷摩托车的贼。这样,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加法,还不越来越多?

③“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负我,我不负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不如意事,咱心里难受,感到痛苦,咱就不能让别人也为这样的事而难过,而痛苦。你伤了咱,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咱宽容你,以此为教训,遇事不迁怒于人,不伤害无辜。你给咱冷遇,让咱感到难堪,感到苦恼,咱遇事就当多给人一些热情,一些关爱,一些帮助。这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减法,会越来越少。

④遭遇不如意事,以身作则用减法,这自然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与宽容的精神,并且,还标志着一个人立身的高度与处事的眼光。他们会这样认为:有人冷落了你,同时也强化了你的自立;有人伤害了你,同时也磨炼了你的心志;有人欺骗了你,同时也增进了你的见识;有人绊倒了你,同时也锤炼了你的能力。从而,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心胸狭隘、小肚鸡肠,遇不如意事,喜欢加法的人,自以为得计,可占到便宜了吗?没有,绝对没有。

⑤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有段对话,就很值得玩味。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⑥看来,生活中的减法,确实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不仅会完美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减少了不如意事,叉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赵亚兴摘自《读者俱乐部》,有删改)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雪花,春天的邮戳

朱成玉

    ①我相信雪花是春天的邮戳。(A)她贴着我的额头,附着我的耳畔,与我耳鬓厮磨,然后瞬间融化。雪花匆匆的来去,只为提醒我,春天的幕布已经拉开。

    ②但他对雪却厌恶至极。他是一个小饭馆里的服务生。我听见他向着天空咒骂,仿佛漫天飞舞的是令人生厌的蚊蝇,恶毒的语言与他清俊的脸孔极不协调。

    ③他20岁的脸上总是看不到表情。人们从不解、好奇,到最后认定他根本就缺少基本感情。孤僻又冷漠的孩子啊!

    ④那天是元旦,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出奇的冷。饭馆里没有其他客人,我喜欢在下雪天喝点酒,便示意让他来陪陪我,老板也允许了。不胜酒力的他喝了二两小烧,便将心底的哀伤吐露无遗。我第一次看见他哭了,眼泪让我确信他身体里的血依然是热的。他说他从小就没了父母,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上了年纪,却还要到处收破烂供他读书。这样的书他读不下去,他自作主张,卖掉了课本做路费,来城里打工。当他买了很多吃的穿的回家的时候,却看见在漫天大雪下,奶奶因为长久在门口守望,身体已经冻僵!有人说,少年的情怀最真,是的,我看到和听到过无数煽情的事情,但他的故事却那样令人心痛。他的哭泣久久盘旋在我的耳边:“奶奶说她不要好吃的,不要好穿的,只要我陪在她身边。奶奶无时无刻不在等我回来,可是,她没有等到。都是这该死的雪,带走了奶奶。”

    ⑤他指着那些贴满窗棂的大朵大朵的雪花,不停地诅咒着。这是他怨雪的原因。可是,他多么深地冤枉了雪花啊。他的咒骂,让我心疼。

    ⑥“真正让奶奶的,是你不在她的身边啊。”他愣住,猛地喝了一大口酒,痛苦地把头深埋在掌心里。“换个角度看,奶奶走时披了厚厚的雪,也会很温暖吧?”他没有应答,我又道:“奶奶不在了,所以你更要勇敢地活下去啊。”(B)他身体一颤,许久,才缓缓抬起头,眼里泪光闪闪,满脸的怨气不见了,紧抿的嘴角上却写着坚毅。

    ⑦雪没有罪,有罪的是,人不去把握自己的命运。

    ⑧我和他走到雪地上,像一张白纸上的两个标点符号。他伸出双手,张开了怀抱,看上去对雪花充满敬意和怜惜之心。我们想堆个雪人,可是积雪太薄;想到雪地上打个滚儿,又怕雪花们委屈。只好就那样在雪里呆呆地立着,任雪花落在脸上,融进心里,轻声叨念着一些随着雪花在飘的亲人的名字。

    ⑨我只想让他相信,每一个六角型的花瓣,都是春天的邮戳,告诉我们,再深重的苦难,也不能压垮春天。

    ⑩世界的表情是丰富的。人不能总是呆在冬天里,只戴一顶叫做冷漠的帽子。孩子,扔掉你的帽子,再挺挺吧。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何故怨芭蕉

    ①不久前,一篇回忆1999年跨年夜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引发了一大批网友对穿越回1999年的狂想和对自己的吐槽:如果回到那个时候,我一定不会选择来北京吸霾;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死也不会再干这个职业……

    ②假如穿越回过去,你会改变当初的哪些选择?这似乎永远是一个让人有无限倾诉欲的话题。渴望穿越回去,其实背后常常隐含着这样一种怨念:为什么我当初没有选择一条更舒服的道路?如果那时作出了另外的选择,我的人生肯定会更美好……

    ③人生其实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汇聚成了人生路。但作出选择的过程往往并不容易,有时候甚至很艰难,以至于不少人自称患了“选择恐惧症”,害怕一旦作出不利的选择,将会引发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有的人每每作出了决定,事后也总是心怀怨念,患得患失,抱怨自己选了一条难走的路。

    ④的确,选择总是困难的,决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作出选择的因素多种多样,经验阅历、学识眼界,甚至是一时的心情好坏,都有可能让我们作出不同的选择。如果真的不慎选择了一条走起来不那么称心的路,该如何自处呢?我以为,我们既然作出了选择,就要鼓足勇气走下去。

    ⑤清代蒋坦在《秋灯琐忆》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件趣事:蒋坦在院子里种了几棵芭蕉,叶大成荫,推窗看去满眼苍翠。某日晚,秋雨淅沥,雨打芭蕉,点点滴滴,一时让蒋坦感到心烦意乱,于是随手在芭蕉叶上题道:“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第二天起床一看,发现题字后被其夫人加了两句:“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蒋坦看后大为感慨,直叹这让他“悟入正复不浅”。

    ⑥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常常会有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正如同种芭蕉,种它的时候图它在夏天宜观赏、可乘凉,但却未能料到它在秋雨时节萧萧瑟瑟、扰人心绪。人生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欣喜地作出某个决定,结果却眼睁睁看着它变成了一场闹剧;有时候我们明明选择了一场喜剧,结果看着看着却发现它变成了悲剧,这些都是常有的事。但这是否说明我们这段人生之路就白走了呢?其实未必。明智的选择固然让人喜悦,但不那么明智的选择也能让人成长。

    ⑦有哲学家把人生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我们幼年的时候,往往局限于第一重境界,看到事物的表象,形成我们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及至年长,好奇心开始驱使我们探索这个世界,在我们窥得一点点真相后,往往会产生批判和怀疑,并在此中反复徘徊,陷入不解。如果能到达第三重境界,那就真正抵达了世界的本质,纵然看到了不那么美好的真相,仍然能够返璞归真、从心所欲不逾矩。

    ⑧成长过程中的大多数人,都应该处于“看山不是山”的半途中,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并为此着急懊恼。着急于结果未达到自己预期,懊恼于生活之路坎坷不平。其实,漫长的人生岁月中,选择也罢,不选择也罢,或者无论怎么选择,总有一种境遇不能为我们自己所左右,与其让自己懊恼、委屈、暴躁、不安,不如把人生的镜头再拉长一点,回过头来再看,也许会发现这些经历是这么有趣而丰富。

    ⑨就如同秋雨打芭蕉,在心烦意乱的时刻或许觉得它扰人心绪,但心情平静下来再看,它未尝不是一种诗意之境。

    ⑩其实,人生路上一次次的选择,未尝不是一次次必须经历的自己认清自己的过程。既然作出了选择,就要鼓足勇气走下去,并从中学习判断是非,磨炼意志,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毕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跨出去的每一步,都算数。

阅读理解

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①参加了一个助学公益活动,我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

②女教师三十多岁,清秀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一说话就脸红,像山里入秋的枫叶。谈话中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学。众人在感叹钦佩的同时,问她如何能坚守这么多年?她说,也曾动摇过。当初选择去山里,是被电影《凤凰琴》中那位扎根山区的女教师感动了。她觉得自己就是女教师的影子,而大山就是她最厚实的梦。于是,那年枫叶泛红的时候,她来到了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

③所谓学校,无非就是三间简陋的屋子,三十多个学生,一个黄土地操场,操场上一杆褪色的国旗。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的场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很美,山里的人们可亲。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让孩子拉她去家里。学生们很懂事,也喜欢黏在她身边。乡亲们就像她的亲人,即便自己几乎和外界失去联系,她仍很满足。

④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参加同学会,她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服装打扮,还是言谈举止,连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在别人讶异不解的眼神里都变得毫无底气。同学问她,难道你要在山里呆一辈子?轻轻的一句话,却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

⑤走,还是留?从那以后,两种选择就像两股缠绕在一起的乱麻,一直纠结在她心里,无从解脱。朋友苦口婆心劝告,父母老泪纵横哀求,现实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一次次,父母和着眼泪的话语就像汹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来坚固的心堤冲垮了。

⑥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一直关心自己的老校长说出了这个决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是该回去了,都三年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孩子们着她,着小脸,着拽着,着让她不要走。

⑦临走前一晚,屋外响起烈烈的风声。不一会儿,大雨倾盆,噼哩啪啦的雨点砸在窗棂上。她一夜未眠,脑海里浮现的满是白天孩子们哭花的泪脸。

⑧天终于还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女人都来了。张奶奶拿来了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涟涟,被众人拥着出了院门,发现院前泥泞的土路铺上了一层厚厚软软的黄沙,泪眼望去,村里的男人们正在前方赶着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用铁锨铲……全村的男人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

⑨老校长走过来,说,妮啊,今天你走,我们也没能为你做太多,修修路,铺点沙,你能好走些。

⑩那天,大伙儿一直将黄沙铺到山外。她的泪也一直流到山外。

⑪故事的结局是,第三天,她又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乡亲们惊喜的招呼声里,在孩子们震耳的欢呼声中,她又踏着那条乡亲们用心为她铺的路,回来了。她也要为乡亲们用心去铺一条路,一条让孩子们踩着坚实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

⑫那次活动以后,我便时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其实,换个视角思考,走路者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②走什么样的路,不仅仅是一种选择,也体现为人对道路环境的理解和认同。可以说,在选择道路的同时,个体也将自身融入环境,就能成为道路风景的一部分。

③生活中,时常会遇到许多美好的事物,但往往只能“取一瓢饮”。走好人生之路,也必须自觉抵抗歧路的诱惑,专注走好内心认定的那条道。据说有人曾问米开朗琪罗创作经典雕像《大卫》的秘诀,得到了这样的回答:“很简单,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了。”看清自己“想要的那块石头”,扭住目标,踏实笃行,我们才不会在前行的道路上迷茫焦虑、逡巡不前。

④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有时候,即便选准了前进的道路,处身于同样的环境,但不同的人也会葆有相异的心态。譬如,有的人一开始激情充沛,可一旦遇到麻烦、挫折,就开始变得萎靡、消沉。他们被问题难住、被困难吓倒,甚至认为奋斗无用,索性选择后退或绕路。其实,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力量。回望过去,谷文昌以人生一粒种,换来“漫山木麻黄”;杨善洲退休又钻山沟沟,20余年绿荒山。成功的路上其实并不拥挤,事实证明,那些坚持朝着理想与目标积极进取、久久为功者,终能实现人生价值。

⑤相对来说,平坦、起伏较小的道路,的确比较好走。但正是这样的路,反而容易让人对潜存的风险放松警惕。正如古人所说,“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活、事业是否一帆风顺,都有必要提醒自己,多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培养打逆风球、啃硬骨头的能力。当心智足够成熟、能力足够强大,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把生活过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⑥一位作家曾写道:“老马识途,仅是一方面;‘途’也在塑造途中的老马,从姿态到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____。“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不断校正行进姿态,将行路体验、路人经验转化为行稳致远的持续动力,那么即便人生道路再迢遥、再崎岖,我们也能保持坚定、执着的前进姿态,抵达心中的远方。

(作者:何冠军  有删改)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