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贵州省遵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商朝祭祀、战争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动画片《姜子牙》
B、 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
C、 司马迁的巨著《史记》
D、 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甲骨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秦墓中出土了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封家书(见图)。据考证,是秦国将士“黑夫”和“惊”兄弟二人写给大哥“衷”的,内容涉及到公元前223年秦楚淮阳之战。根据所学可推断(  ) 
A、 此家书写于楚汉之争时期
B、 此家书的书写材料是蔡侯纸
C、 此家书中的“淮阳之战”是秦为了统一全国
D、 此家书中的“淮阳之战”交战双方是曹操与孙刘联军
“多个政权分立并存”是两宋时期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以下政权不可能同时并存的是(  )
A、 辽、西夏、北宋
B、 北宋、西夏、金
C、 辽、南宋、金
D、 西夏、金、南宋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最能体现宋朝“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A、 唐三彩制作工艺高超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 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D、 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
某校历史社团编排有关忽必烈的情景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
B、 忽必烈得到周边各族首领的拥戴,尊奉他为“天可汗”
C、 忽必烈命元军大举进攻南宋,战争中使用了火器
D、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诗词创作常常依据一定的历史背景。民族英雄戚继光曾作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是指(  )
A、 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B、 沙俄侵扰东北
C、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
D、 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图书馆为了方便管理和借阅,往往将书籍进行分类编码。以下著作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 《资治通鉴》和《天工开物》
B、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C、 《西游记》和《农政全书》
D、 《齐民要术》和《红楼梦》
公元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城,推翻了统治长达276年的明朝。1644年按公元纪年法是(  )
A、 公元前16世纪40年代
B、 公元前17世纪40年代
C、 公元16世纪40年代
D、 公元17世纪40年代
京剧脸谱各具特色。关羽忠勇正义,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 真实再现历史原型
B、 不同颜色更具观赏性
C、 制作工艺非常复杂
D、 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3年,中国已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意大利并列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某学校七(8)班同学收集到我国部分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根据他们收集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府之源】 
材料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出自《华阳国志 ・蜀志》

【民族之魂】 
材料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咏史诗・长城》

名称

修筑时期

目的

起止点

特点

作用及地位

明长城

明朝

防御蒙古贵族南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①

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防御体系更完善

【南北之脉】 
材料: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③、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黔北之蕴】 
材料: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贵州省遵义市海龙屯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摘自《学习强国》

6月10日,以“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州省主会场活动,在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启动。 
——摘自《多彩贵州》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