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语文二模试题

作者UID:13090856
日期: 2024-12-25
高考模拟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

最早的香蕉跟我们今天吃的香蕉完全不是一个东西。最早的香蕉都是野生的,在这些野生香蕉中,就有我们今天栽培的香蕉的“父母”——野蕉和小果野蕉。

野生香蕉的原产地是马来群岛及大洋洲北部地区,在那里,当时的人类通常采集富含淀粉的植物茎干和地下根茎来充饥,比如西谷椰子树的茎干。研究者推测,也许当地人最开始接触香蕉,并不是为了吃它的果实,而是为了吃它的地下根茎球茎。因为香蕉球茎富含淀粉,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能填饱肚子。而最早的野生香蕉果实不仅很难剥开皮,而且里面的种子又大又硬,根本无法下口。

那人类是何时开始吃香蕉果实的呢?这就需要找到人类最早种植和驯化香蕉的地方了。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种植香蕉的地区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库克沼泽。研究者发现,大约在6800年前,当地人已经开始种植香蕉,而小果野蕉很可能就是在那里被选择驯化成半可食用的香蕉的。然后,随着自然传播和人类活动,野蕉和小果野蕉相遇结合并形成杂交种。这些杂交种被人们引种到世界各地,不断地杂交、选育和栽培,最终得到完全可食用的香蕉。

在几千年的种植驯化过程中,人类关注着香蕉果实的口感和香蕉种子的变化,不断选育适合食用的品种,并最终得到软糯香甜的香蕉。这些香蕉的种子最终退化成果肉里的小黑点,失去繁衍能力,而香蕉也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无籽香蕉。

1870年4月,一位叫作洛伦佐·贝克的美国船长,驾驶着漏水的帆船进入牙买加海港进行维修。码头上的一串黄色水果吸引了他的眼球。贝克从未见过这种水果,好奇的他赶紧去询问当地人。原来,这种水果名为大麦克香蕉(又称大米七香蕉,曾广泛种植),它皮厚耐寒,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贝克只尝了一口,就被大麦克香蕉软糯香甜的口感征服了。

对牙买加人来说,大麦克香蕉是一种稀松平常的水果。早在19世纪初,一个法国博物学家在游历东南亚后,带了些大麦克香蕉的球茎到加勒比海上的马提尼克岛种植。1835年,种植衣该岛的香蕉又被一名法国植物学家引进到牙买加。然而,生活在美国的贝克却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水果。他意识到买卖大麦克香蕉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便马上购买了一百多捆香蕉放到自己的船上。这些香蕉漂洋过海最终抵达美国的港口,然后被高价卖出。贝克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便开始长期进行香蕉贸易。后来,他干脆在牙买加的港口买了大片土地,开发成了香蕉种植园,这就是现代香蕉种植和贸易的正式开端。

随着香蕉贸易的开展,香蕉逐渐成为欧洲和北美地区最常见、最便宜的水果之一。因为价格亲民、健康美味、食用方便等特点,大麦克香蕉的需求量如吹气球一般激增,并快速成为美洲欧洲以及世界上更多地区的人们喜欢的水果。一位名叫班尼斯特的美国人还专门建立了香博物馆,将多达1.7万余件与香蕉有关的各色展品陈列其中。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香蕉刚开始风靡全球的时候,1903年,香蕉枯萎病(也称巴拿马病一种通过土壤传播的香蕉传染病致病菌为尖镰刀菌)袭击了巴拿马地区的一个香蕉种植园,片的香蕉植株枯萎死亡,而且情况愈演愈烈,以致整个中美洲的香蕉种植园都没能逃过此劫。

为什么香蕉对疫病的抵抗力如此之差?其实,这本质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大麦克香蕉是人们长期以来杂交育种的产物,属于高度不育品种,无法进行有性繁殖。然而,无性繁殖产生的所有后代均来源于同一母株,因此,所有大麦克香蕉的基因几乎完全一样,可以说全世界的大麦克香蕉园里本质上是种了同一棵大麦克香蕉植株。一旦疾病来袭,往往就是“一蕉得病,全家遭殃”,因为所有香蕉的“软肋”都是一样的。此外,无性繁殖会随着种植代数的增加而造成内源性病毒的积累,这会极大降低香蕉的免疫力。

随着香蕉枯萎病肆虐全球,各国研究者都在努力寻找应对方法,遗憾的是没有任何成效,大麦克香蕉眼看就要消失。所幸的是,1939年,一种新的香蕉品种卡文迪许香蕉(就是我们现在通常吃的华蕉)在南美洲被发现了。不久之后,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大麦克香蕉种植区都开始换种卡文迪许香蕉了。

1965年,当最后一批大麦克香蕉在美国售罄后,曾经雄霸水果市场的大麦克香蕉就“退隐江湖”了。目前,少许当时幸免于难的大麦克香蕉以“改名换姓”的方式存活于东南亚的一些小规模种植园里。虽然大麦克香蕉并没有灭绝,但它也很难“东山再起”了。

(摘编自《香蕉传奇》,刘汉哲编译)

现代文阅读Ⅱ

父子(节选) 

石钟山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前,从没见过爷爷奶奶,甚至在父母嘴里都没听过关于爷爷奶奶的片言只字。可别人却有爷爷奶奶,比如王大头、朱革子等人,①从我记事起他们的爷爷奶奶就生活在家里似乎与生俱来他们就是一家人。上幼儿园时,朱革子的爷爷和奶奶还成双入对地每天接送他。刚上小学那一年,朱革子在外面打碎了人家一块窗子上的玻璃,人家找上门来时,朱革子他爹从树上折了一根柳树条要抽朱革子,我见到他爷爷死死地抱住朱革子的爹,把朱革子隔在身后,气喘吁吁地说:要打你就打我吧,不就是块玻璃嘛,我去赔人家就是了。我眼见着朱革子他爹挥舞柳树枝的那条手臂垂落下去。

从那一次开始,我就非常羡慕朱革子,因为他有爷爷奶奶。

有一次,趁父亲心情较好的时候,我问父亲:别人家都有爷爷奶奶,我怎么没有?我问这话时,正是某天吃晚饭时,记得二哥在桌子下踢了我一脚。当时我不明就里,拿眼睛瞪了二哥几眼,他却没看我,匆匆扒拉几口饭,便离开了饭桌。父亲似乎没有看我一眼,他把酒杯里还剩一半的酒一口倒进嘴里,喉咙里发出咕噜一声响,之前心情还算好的父亲,似乎不好了,脸阴着,眉头疙瘩似的拧在一起。

记得那天晚上,父亲背着手,望着窗外,许久,动都不动一下。②母亲的目光在我身上扫了几个来回我在母亲的目光中读到了叫复杂的东西又说不准到底是什么。总之,那晚,家里的气氛很凝重。从那以后,我没敢再提爷爷奶奶的话题。

直到我上了小学二年级,记得是一个夏天,我放学回家,突然发现家里多了两位老人,确切地说是一男一女两位老人。我们那会儿,一般会把这个年龄的老人称为爷爷、奶奶。我进门时,两位老人一起把目光集中在我的脸上,那位奶奶坐在沙发上的身子似乎欠起来一些,想站起来,目光又瞥到正站在窗前背对着他们的父亲,最后终于没站起来,但我能感受到他们投在我身上的目光是火热的。因为不知家里发生了什么,我像一只老鼠似的钻回到了我和二哥住的房间把门留了一条缝,暗中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许久,我听见父亲长长叹息了一声说:跟我去招待所吧,家里孩子多,没地方住。另两个人没说什么,就听见他们移动身子的声音,然后就是门响。

从那天开始,我知道,那一对老人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但他们和别人家的爷爷奶奶又不太一样,父亲似乎对他们很疏远,一点儿也不像一家人。

③过了几天听二哥说,爷爷奶奶搬到院外去住了在一条胡同里,有一片平房,是父亲为爷爷奶奶租下来的。我还看到,父亲肩上扛了米袋,手里提着面袋,在那条胡同口出入过。那会儿,大姐下乡,大哥刚参军不久。家里只剩下二姐二哥和我三个孩子,其实凑合一下,完全有爷

爷奶奶住的地方。但不知父亲为何为爷爷奶奶租了一处房子,而不让他们住到家里来。

我晚上睡不着,曾和住在上铺的二哥探讨过这样的话题。二哥刚上初中,总把自己当成大人模样,对我问他的许多问题,总是嗤之以鼻,果然,那天也是同样以不耐烦的口气对我说:咱们的爷爷奶奶跟别人家的不一样。

我在放学的路上,途经爷爷奶奶居住的那条胡同口,每天放学时分,都会见到爷爷奶奶。两人小心地站在胡同口,爷爷的腰佝偻着,奶奶立在爷爷的身旁,两人看见我的那一刻,爷爷用手背擦擦眼睛,奶奶抿着嘴,小声地叫道:三儿。爷爷也把缺了门牙的嘴咧开一条缝。因为父亲对爷爷奶奶的态度,我一时拿捏不好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况且,我就和爷爷奶奶在家里见过几次面,别说有感情,连熟悉都算不上。面对爷爷奶奶的热情,我只能快步,逃也似的过了马路,一直走到军区大门前时,才回头向马路对面望过去,见爷爷奶奶仍立在原地,奶奶还用一只手搭了凉棚向我这里张望着。

他们不仅对我这样,对二哥二姐也一样热情。有两次我看见二哥途经爷爷奶奶面前时,还停了下来,离爷爷奶奶很近地站着,我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见奶奶伸出手在二哥的脸上摸了一把。二哥离开爷爷奶奶时,还挥舞了几次手臂,一步三回头的样子。

晚上,我冲上铺的二哥问:今天爷爷和奶奶跟你说了什么?

二哥身子没有动,也没有说话,静了好半晌,才鼻子不通气似的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咋说,也是咱们的爷爷奶奶。

我对二哥故作高深的回答很不满意,伸出脚朝上铺踹了两下。

二姐那会儿上小学五年级,有天放学我看见她照着镜子正朝头发上扎红头绳,那条红头绳很显眼,鲜艳得有点刺眼,映得二姐的一张小脸也红扑扑的。二姐见我望着她,她转过身子,把那条红头绳在手里抖了抖说:你知道这是谁送给我的吗?——是奶奶送给我的。二姐的话让心里咯噔一下,瞪大眼睛说:你见到爷爷奶奶了?二姐抿着嘴一边笑一边说:爷爷奶奶每天等胡同口,一放学就看到了。

二哥和二姐都见了爷爷奶奶,就我像胆小的老鼠一样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④再一次见到爷爷奶奶时我大胆地走过去显然这有点出乎爷爷奶奶的意料。爷爷还把双手在裤子上蹭了蹭,奶奶又揉了揉眼睛,伸出手在我头上摩擦了一下,颤了声说了句:三儿……我看见奶奶湿了眼睛,眼泪含在眼圈里。爷爷也咧着嘴,热气从缺牙的嘴里呼出来,黏稠着扑在我的脸上。

(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曰:“因势破之。”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既至镇,缮兵甲,耀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真是计不出已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守之耳。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塞异端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之。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添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陈兵江陵,遣周旨、伍巢等率奇兵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遂虏吴都督孙歆。既平上流,于是湘江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附,预仗节宣诏而抚绥之。时诸将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易尽克。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材料二:

咸宁二年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之。而朝议方以秦、凉为忧,祜复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议者多有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唯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帝意合,赞成其计。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有删改)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