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作者UID:8234360
日期: 2024-06-28
期中考试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默写(共6分)
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蜀 绣

①蜀绣,又名“川绣”;是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地方刺绣,过去散布在成都市天回镇、苏坡桥一带的农村。

②关于蜀绣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蜀都赋》和《绣补》对蜀绣的咏颂。另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当时蜀中刺绣就已经闻名于世,常璩甚至把蜀绣与当时著名的丝织品蜀锦并列,视其为蜀中名产。

③四川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植桑养蚕,所以蚕丝业甚为发达,织出的丝绸也比较厚重结实。蜀绣中的实用品多以本地产的红、绿等色绸缎和本地自制的重彩色散线作为主要原料。蜀绣的构图简练,虚实适宜,花纹较集中,风格古朴自然,富有民间特色,绣品的底部留白处较多,因此有“花清地白”之称。蜀绣在清道光年间已形成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当时成都市内有许多专营刺绣的绣花铺,在川西农村也可以看到“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景象。

④蜀绣分为欣赏性绣品和实用性绣品两大类。蜀绣的艺术欣赏品多为条屏和座屏等,其内容多表现花、草、鱼、鸟,如《黄莺翠柳》《平沙落雁》等,似工笔花鸟画,极富诗情画意,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蜀绣的题材还来源于民间吉庆诗句,有明确的吉祥寓意和浓郁的喜庆色彩,也是民间朴素情感的体现。蜀绣除艺术欣赏外,更多地应用于生活日用方面,如被面、枕套、帐帘、花边、嫁衣、裙子、鞋帽等的装饰上。

⑤蜀绣题材广泛。有的直接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山水、花木、鱼虫、鸟兽。有的取材于古代名家画作,如苏东坡的丛条、郑板桥的竹石、陈老莲的人物等。还有的取材于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麻姑献寿、麒麟送子等。甚至,民间的吉庆词句、流行式样,都能描绘绣制。

⑥蜀绣针法极其丰富,除参照苏绣章法,以套针为主外,还有拧针、晕针、纱针、盖针、旋流针、编制针等多种蜀地独特的绣法。绣品的用针是短针细腻,针脚工整,粗细丝线兼用,线片齐平光亮,分色丝缕清楚,针迹紧密柔和,花纹边缘处针脚齐整。蜀绣的色彩典雅鲜明,常用光影表现物象,形象 生动鲜活,用线工整厚重,独具淳朴民风。

⑦今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蜀绣,赢得了国际国内的广泛赞誉。一位国际友人曾称赞“这一 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刺绣”。

(选文有删改)

作文(共60分)
诗歌鉴赏( 共 4 分 )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现代文阅读

那旧时空的猴子和耍猴人

段奇清

儿时爱看猴把戏,至今回忆起来,总觉得耍猴人和他的猴子给人的是乐趣中含混着一份酸楚,酸楚中不乏一分动人心扉的亮色与温馨。

    “咚咚呛呛”的锣鼓声响了,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粒粒石子,涟漪圈圈荡漾开来。有小伙伴欣喜地大声叫:“要猴把戏的来了!”我便拔腿和小伙伴们一道向响起锣鼓声的地方跑去。来到一家的庭院一棵绿荫覆盖的大洋槐树下,见到一个约莫40多岁的中年汉子和一只猴子手中个个敲着锣、打着鼓,我们的目光多是向着猴子:这畜生敲打起锣或鼓来并不比人差。

要猴把戏多是在白天,到了村子,要猴人往往是选择比较宽敝平坦一户人家的院子。随着锣鼓声,一些忙着农活的大人们也会放下手中的锄头、镰刀等劳动工具,来到这家的院子。这些伯伯叔叔婶婶们,对猴把戏其实并不稀罕,或许是当年农村文娱生活匮乏,耍猴把戏的人来到村子能给辛苦恣睢的乡亲们带来一些欢笑声。

村人们不叫“猴戏”;而是“猴把戏”;因为“把戏”是指那些滑稽却花样不多的表演,把戏前面还要冠一个“小”字,即称之为“小把戏”;猴把戏就属于这一类。正因为“小”;让人感到要猴人讨生活的不易。

见有许多大人的面孔了,猴把戏也就正式上演了。主要有猴子翻斤斗,骑独轮车,钻火圈、拉车等传统而老套的节目。拉车时则要狗来配合,猴子扶着车把拉,狗儿则穿衣戴帽,人模狗样坐在车 子里。有一首诗很形象地描述了猴把戏:“随锣鼓声左右舞,东瞧西瞅骨碌碌,钻圈跳高不停歇,骑车拉车露一手。屁颠屁颠耍滑稽,学过少女学老妪,还作妖冶扭捏态,扮个丑相把人逗。”

在人们笑声一片时,猴子便开始收钱了。虽说伢们儿多,却是没钱给的。这时大人会掏了一分两分的硬币,“哐当”一声丢在猴子托举着的盘子里。“手举托盘讨钞票,来到人前弯弯腰;眨巴眼 睛又点头,行着礼儿讨人好。得了钱儿嘻嘻笑,走了云步再蹦跳;先作揖儿再敬礼,点了头儿又哈腰。”

那时我就想,伯伯叔叔婶婶们丢了千功万夫来看他们已看了好多次的猴把戏,大概就是为了这一刻:从自己羞涩的口袋中掏出一点儿钱,让耍猴人和猴儿狗儿们能有一个温饱。

即使再穷,乡亲们也要给耍猴人一点儿钱,是因为耍猴人流浪漂泊,近乎乞讨,但他们全都是 一些纯朴厚道人。或者说,守不住本分的人是不能耍猴的。夏天,耍猴人常常会露宿在野外,即使旁 边是菜地瓜果园,他们也不会去摘取一叶一果。在远行中,没购买到车票的耍猴人也会扒上装货的火车,即便是车上有再值钱的东西,他们也会视若无物。故而,他们扒火车,纵是被管理人员发现了,管理人员也会是睁只眼,闭只眼,让耍猴人能到达日子的又一艰难起点。

猴把戏的表演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个节目:耍猴人高举着皮鞭,“叭”的一声向猴子打去,猴子眨巴着眼睛似乎要流泪了。当耍猴人再度挥鞭时,猴子则拿出一把小刀,向耍猴人刺去。其实耍猴人并不是真打,猴子拿的小刀也不是真刀,那只不过是仿真度很高的术刀。耍猴人说,这个节目看起来有一种暴力的辛酸,多次想放弃,只因猴子喜欢演,或者说猴子在表演这个节目中能得到一次释放情感的机会,也就一直保持下来。

耍猴人对猴子其实混杂着对牲口、伙伴、兄弟、孩子,甚至对恩人的感情,复杂得就像生活本身。比如说,耍猴人拍全家福,给祖先上坟,都得带着猴子。特别是在吃饭时,无论是饭够吃还是不够吃,都会先盛上一碗给猴子。

儿时看过好多场猴把戏,在表演结束后,至今不能忘怀的情景是:耍猴人和猴子依偎在一起,相互捉着虱子。太阳暖暖地照在他们身上,有风缓缓拂过……那景象宛然一幅幅浓浓淡淡的风景画。在城市的我如今很少再能见到猴把戏了,尽管记忆中的耍猴人邋里邋遢的,但艰辛中却让人感受到是一种脉脉暖暖的温情。

耍猴人对他的猴子是感恩的,对一路养育他的父老乡亲也是感恩的。一个朴实厚道懂得感恩的人,生活对他也是不会太过怠慢的。

(选文有删改)

语言运用( 共12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