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作者UID:8234360
日期: 2024-12-24
中考模拟
积累运用(29分)
阅读 (4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么?不是,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

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甚至我们正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到雷锋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确,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年文化自信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青年逐渐成为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主体。近期,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也在不断被点燃。

文化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肯定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自信心和荣誉感,是青年文化自信的表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指出,中国青年一直表现出坚忍不拔、坚定文化自信的品格。五四运动,青年学生率先走上街头,平均年龄仅为28岁的十三位代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青年文化自信不仅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青年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青年自觉成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青年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文化自信关系着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青年群体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区分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需要做好前期知识的积累。

第二,找到兴趣爱好和文化传承的结合点,激发学习动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种类更是丰富多彩,这为青年传承传播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青年在选择的过程中,找到与自身专业知识、兴趣爱好相契合的文化形式。例如,福建福州一群“00后”青年传承传统民俗“八家将”舞蹈,其中一位“00后”学习者描述:“虽然学习过程很辛苦,就想把它一直传承下去。”

第三,青年要善用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传播中华文化魅力。青年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不仅仅在于传播媒介的应用,还需要建立质量把关意识,传播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切忌浅显、低俗内容的传播。

青年文化自信教育同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贯彻好“大思政课”教学理念,加强对青年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视,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引导大学生自觉成为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主体。

只有青年树立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如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王亮《青年应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

【材料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卧 镰

杨天斌

①农历处暑之前割完了最后一垄麦子,镰刀便上墙了,挂在屋檐下,弯弯的刃口闪着骄傲的亮光,像一枚银质的奖章佩戴在农家院的胸口上。从大暑到立秋,镰刀在麦地上游走,割完了一垄麦子又一垄麦子。镰刀在割麦秆的时候,镰刀在太阳下流着汗淬火的时候,镰刀.始终是好样,铁骨铮铮,不屈不挠,满地里都是它痛快的切齿之声,满地里都折射着它弧形的光亮,满地里都挥散着它刃口上沾着的麦香泥土香。此刻,镰刀和人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好伙伴。

②几年前,我拎着一把镰刀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割麦、割荞、割麻、割油菜、什么活都要在腰里别上一把镰刀。一把镰刀的寿命不过几年光景,割着割着就磨秃了,逢上坚硬的东西还会损掉刃口,如此一来就要到青灰的磨石上去磨一磨,让它重新找回锋利。有时候缺了刃口的镰刀仅凭磨一下是不济事的,还需要到铁匠铺“轧”点钢,蘸一蘸火。

③记得有一年,父亲为生产队护秋,为堵截一只偷刨洋芋的獾,被獾锋利的牙齿咬去了镰刀的一角。

那一刻,我从未看到镰刀是那样沮丧过,像晒蔫了的芋秧一样打不起精神。回到家,我提着镰刀蹲在门口的大青石上,兴冲冲磨了半夜。镰刀在磨石上发出的悲戚的响声让人不忍卒听,就像受了伤的病人在呻吟。山村的夜很安静,风不动,树不摆,大地和人以及村庄都乏了,都在悄无声息地睡眠,满地只有虚拟的月光朦胧地照着,我在月光下不停歇地磨着镰刀,我看到镰刀在我固执的磨砺中薄下去,露出了锋芒,但拿到眼前仔细一看,刃口仍然露出缺了的一角,丝毫也没有补回来,最后我终于失掉再磨下去的信心,不得不做放弃的打算。天亮后我用半截草绳提着它,来到铁匠铺。等到铁匠将它重新回了炉,它才像涅槃的凤凰得到了新生。

④一把镰刀的命运,使我感慨万千。作为一种劳动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割掉了数不清的植物,最后终于被磨秃了,再也咬不动任何东西,可它尚能通过磨砺、通过淬火、回炉,重新找回锐利,找回青春。那么人呢?人在劳动过程中,也不断在使用自己,把自己使唤老了、磨成了弓腰驼背,但人却不能使自己重新回到20岁前,再活一次,这样想来,人比镰刀更悲哀,更值得珍惜。天底下大概没有一个农人怕把自己使唤老而拒绝劳作。有一个词组叫“人书俱老”,那是书法艺术中的特指,说是练书法者到老境,人与书艺都达到顶峰,书艺老到。可作为农人,恐怕即使农活技艺达到顶点,也不行了,再也提不动一把锄头或一把镰刀了。

⑤由此说来,庄稼还是够厉害的,时光也是够厉害的,庄稼能用它脆弱的茎秆把镰刀磨光、磨秃,最后变成一把无用的废铁。而人也会被时光使唤老,像一台到了使用期限的机器,闲置在墙根下“晒暖暖”,人和镰刀都有走到尽头的一天。

⑥镰刀小憩的一天终于来了,庄稼人称作卧镰。麦子收上场之后,镰刀便暂且搁置起来,挂在了墙上。庄稼人把麦子打碾后,装进粮仓,便从繁忙中走出来,走上街道,互相打问麦子的收成,脸上都有一种收获后的喜悦和轻松,他们穿着短袖的汗衫,坐在秋凉后的门墩上,任减弱了热力的阳光把疲倦抚平,古铜色的脸上尽管缺少水分,但他们仍说笑着,享受着繁忙夏季之后的悠闲。挂在墙上的镰刀也安静地低下头来,像离退休后的老人用回忆打发时光,然后在潮湿的空气里慢慢隐褪光亮,披上一身铁锈色。到来年,等我们重新起用时,也许它已是一把不能再使用的镰刀,只能弃置在墙角与废铁为伍。

⑦我总认为,挂在农闲中的镰刀是一种再好不过的休息,可镰刀压根不会偷懒,也不领情,把它们闲置就等于要了它的命,那在岁月中零落的铁锈可否看成它们不甘寂寞的眼泪。这时候的农人头脑异常清醒,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得像一把锈蚀严重的镰刀,失去生命的亮色,与其被闲置着终了一生,不如点亮余热,那样我们会释然地撒手:我这一生没有白活。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