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梅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UID:7831346
日期: 2024-06-23
中考模拟
积累运用(29分)
阅读(4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探寻古代科技成就”活动中,小语发现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记录了很多科技人才及科技知识,请你与他一起研读资料,完成探究活动。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胃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乙】

船 坞

①“国初” , 两浙献龙船,长二十余丈上为宫室层楼设御榻以备游幸。岁久,腹败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熙宁中,宦官黄怀信献计,于金明池北凿大澳。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水入澳,引船当梁上,即车尽澳中水,船乃笐于空中。

②完补讫,复以水浮船,撤去梁柱,以大屋蒙之,遂为藏船之室,永无暴露之患。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补卷2》)

【注】①国初:北宋初年。②澳:可以泊船的水湾。这里实指人工湖式的船坞。③梁:架梁。④车:用水车汲水。⑤笐:读hàng,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珍惜韶华 潜心读书

①功利的读书观,大多将读书作为求取“功名”的捷径。谋求个人利益无可厚非,然而一旦未达到预期,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归咎于书,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显然属于错误归因。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少年读书学习,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广大青少年应牢记嘱托,珍惜韶华,潜心读书,让青春在书香中绽放。

③中国人自古崇尚读书,车胤囊萤夜读、孙康映雪读书,留下佳话。在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得以赓续。李大钊同志博通典籍、深思好学,曾生动比喻:“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毛泽东同志早在学生时期,就“从早至晚,读书不休”。从这些历史上的读书佳话中可以清晰看到: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才能积蓄青春远航的动力、储备人生搏击的能量。

④对于青年人来说,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都需要读书来强信心、增底气。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只有像海绵汲水一样不断汲取知识,扩大知识的半径,才能不断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步伐。

⑤这是一个学习的时代,各种新知识爆炸增长、快速迭代,读书怎会无用?学习才有出路。各种听书APP、图书市集等持续“圈粉”,社交网络上一系列学习型小组热闹非凡,见证着青年人读书学习的高涨热情。对于青年人来说,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润德端行的重要途径。因此,读书之时,切不可把书读“窄”了,要通过阅读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善养吾浩然之气”。发扬“挤”和“钻”的精神,让读书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青年人一定能在博览群书、日积月累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拥有更广阔、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人生。

⑥人的青春时光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从“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年轻一代珍惜韶华,潜心读书,敏于求知,通过读书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期待,更好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8月18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 矶 人

张诗群

①16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万甫兴脸上的皱纹更深、短发更白,神情却依然严肃,甚至稍嫌刻板,仿佛16年前的慷慨凛然一直聚敛于胸,未曾片刻松懈,板子矶上的一夜,令她终生难忘。

②万甫兴是板子矶上的守矶人。板子矾又名“鹊起矶”,历史上被称为“吴楚关锁”,历朝历代都把板子矶作为战略攻防的军事基地,在此凭险设障筑江防。

③2008年9月9日的晚上,阿黄毫无预兆地狂吠起来,万甫兴猛然惊醒,整座岛上只有她一个人,在这半夜孤岛,就算青壮年也会胆寒,何况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

④尽管害怕,万甫兴还是壮着胆子下了床,打开手电筒,对阿黄说:“阿黄,我们出去吧。”说完,她打开门。门刚拉开一道缝,阿黄就“嗖”地一下冲出门,直奔后山的明塔。跟在阿黄后面紧赶慢赶,万甫兴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夜幕笼罩下,前面的明塔居然烛光通明!可此时既没有声音也不见人影,仿佛古塔自行点燃了烛火。万甫兴探头进去,借着光,明塔基座内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只见地砖已被撬开,周围是散乱的石头和泥土。现在看来,盗贼一定是知道地宫里藏着文物。

⑤万甫兴胸口怦怦跳着,她壮着胆子大声喊:“你们在挖什么?宝塔就要倒了,你们快出来!”连喊了十几遍。突然从塔内跳下一个人来,万甫兴认出了这个人,就是前两天划着木盆上岛的两人中的一个,原来,那天他们上岛,是为了提前踩点!见万甫兴认出了自己,那人连忙说:“你不要喊,我们在挖何首乌,就快挖到了。”

⑥万甫兴说:“何首乌也不准挖!再挖宝塔就要倒了。再说我在这里守了五六年,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何首乌。你们年纪轻轻的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不丢人吗?”

⑦那人软下声来:“何首乌很名贵的,长得像小人一样,根也满山遍野地钻,你可见过?你让我们挖吧,挖出来给你两万块钱。”

⑧万甫兴听出了弦外之音,不由得全身颤抖起来

⑨她凛然一振,一腔正气令她提高了嗓音:“我不要你们的黑钱,共产党员是用钱买不通的!”

⑩万甫兴的正气有一股无形的压力,那人半天没有言语。正在此时,“扑通”一声,塔内又跳下一个人来,两人一言不发,一左一右将万甫兴夹在中间。阿黄在旁边又扑又叫,两个盗贼呼吸急促,虎视眈眈,仿佛能嗅到森森杀气,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

⑪万甫兴抑制不住地浑身发抖说:“你们想干什么!”心里却想,不能被他们害死,死倒没什么,关键是自己一死文物也保不住了。她用手电筒指着盗贼说:“你们想害我?我这么大年纪能死了,可是你们还年轻,你们那天上岛,我家老头子见过你们,你们是跑不掉的!”两个盗贼面面相觑。不错,那天在岛上确实看见了一个老头。

夜已经很深,狗吠声丝毫唤不来任何回应,孤寂的小岛上只有江风吹拂枝叶的飒飒声以及深不见底的无尽幽暗。

⑬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万甫兴的手忽然碰到了裤兜里硬邦邦的手机,内心一阵激动,刚学会用手机的她瞬间想到了护山员熟记的报警号码,于是她悄悄将手伸进裤兜,摸到手机,凭白天练习的感觉一遍遍去按“110”三个数字键。“嘀嘀嘀。”按键的声音微弱地传来,盗贼一惊,问:“谁的手机响?”

⑭万甫兴故意胸有成竹地大声说:“不管是谁的手机,你们赶快走,警察马上就要到了。”

⑮四听到警察两个字,一个盗贼从口袋里掏出两百元钱,对万甫兴说:“给你两百块钱,你不要报警!”

⑯万甫兴抬起头摆了摆手:“我不要你的钱!警察已经知道了,你们再不走,他们马上就来抓你们去坐牢!”

⑰一阵紧张的沉默。时间在沉默中一分一秒走得很慢,这沉默里纷杂的念头在撞击、在权衡,片刻后,其中一人像下了天大的决心,咬着牙冲古塔喊道:“出来,快走!快走!”一连串“扑通扑通”声后,仿佛再次从天而降,塔内又跳出四个人来,全都赤裸着上身,穿着短裤,手里拿着铁锹绳索等工具。一行六人慌慌张张地准备离开,万甫兴叫住他们:“不行!让我检查一遍你们才能走!”

⑱事后万甫兴想,自己当真是吃了豹子胆,居然还那么清醒地去检查盗贼的随身用具。在那个节骨眼上,这些人随时可能改变主意,给她带来猝不及防的危险!

⑲经过一番周旋,终于劝走了盗贼,岛上的一砖一瓦都没有丢失。

⑳16年过去了,长江依然浩荡,在岛下宁静地流淌。险些被盗的古塔底座石板严密,已恢复原来的模样。不远处的黄公阁被藤萝薜荔紧紧缠绕,绿色的枝叶攀附其上,这大自然的杰作以独特的方式坚固了黄公阁,也成了一处旃旎的景观。

(选自《安徽文学》2024年第2期,有删改)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