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②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③扩展矿产资源开发范围
④立刻禁止矿产资源开发
①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②人类面临自然资源短缺问题
③资源短缺威胁世界各国发展
④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①到会场拍照片
②观看电视报道
③采访参会人员
④手机上网搜索
①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②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注:历史史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进行理性总结。
对该表反映的历史解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国的经济发展从1978年开始
②1978--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40年的增长非常显著
③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④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证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
材料一:下围是学生通过网上查询后绘制的库布齐沙漠分布围,发现该地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荒漠化问题严重。
注: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力会吹失土壤耕作层中的细土、养分,降低土地生产力。
材料二:光伏发电是治理荒漠化的措施之一,到2023年,杭锦旗地区已建成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该地区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立体化新型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如上图),起到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作用。
材料三:通过光伏治沙项目,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正以惊人的速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光伏发电,不仅提供清洁能源,还有效治理沙漠,使得鄂尔多斯市的库布齐沙漠成为了绿洲奇观。作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材料一:山西作为我国的胞源大省,已经把“碳达峰”和“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其走进公众视野。我国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
材料二:为加快建设断型、清洁、低碳的综合能源基地,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转变,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积极优化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开断能源、清沽能源比重,坚定走“减”“优”“缣"之路。
材料三:“碳达峰"和“碳中和”示意图。
材料一:
材料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怎么向前走,那个时候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都还不是很清楚,世界上也没有完全成功的先例,中国的情况又那么复杂.在前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遭受过很多控折...小平同志也讲过:“完全违背客观规律,企围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要受损失。”..那个时候大家都讲“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在(抗美援朝刚刚结束)这样的状态底下,希望能够尽快把我们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上来,这是一个普遍的民族心理。”
一一摘鳊自金冲及《新中国的前三十年》
材料三: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思赐施合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千出来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一一摘鳊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族资本工业有160多家,投资额仅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且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枪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二:下表为1953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1952年,1956年国民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
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开天蹿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千山万水。创造了足以让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