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试卷库

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考前冲刺政治试题

日期: 2025-04-08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聚焦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效消除收入差距中的分配不公因素。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A、 完善分配制度→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积极性→缩小贫富差距
B、 完善初次分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降低个税起征点→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C、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发挥财政兜底作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缩小收入差距
D、 加快土地所有权流转→增加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征程上,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材料一  【精神动力】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任的中心任务,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继续高举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旗帜,充分激发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奋斗情怀,才能交出一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精神传承】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在世代传承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深刻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正是在反抗列强侵略斗争中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艰苦斗争,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伟大民族精神,书写了爱国主义的辉煌篇章。

材料二 爱国主义教育法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有专家认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上,同学们围绕该专家的观点展开讨论。

A同学认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意味着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

B同学认为,如果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就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