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社会思品试卷库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八年级试卷

日期: 2025-04-07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广泛深入开展促进青少年学生谈书的行动,这保障了青少年的( )
A、 社会经济权利
B、 政治权利
C、 文化教育权利
D、 人身自由
下面是一张海报上的宣传组图。你认为这张海报宣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B、 接受教育,传递文明
C、 依法纳税,行使权利
D、 履行义务,自觉承担
从法律角度看,下列对下侧漫画《回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扶助赡养父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B、 公民先享受权利,然后再享受义务
C、 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D、 公民是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1951年的是(    )
A、 新中国 土地改革 “最可爱的人”
B、 总路线 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
C、 红卫兵 阶级斗争 “停课闹革命”
D、 中国梦 精准扶贫 “两个一百年”
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说:“我们连--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三大改造期间
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体现了农民的创新精神
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以下两组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高考制度的恢复
B、 工业体系的建立
C、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D、 对外开放
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八下《中国历史》第一到第三单元后制作的年代尺。依次最适合填写在空格中的是(    )

A、 ①抗美援朝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西藏解放
B、 ①西藏解放  ②三大改造  ③抗美援朝  ④土地改革
C、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三大改造  ④西藏解放
D、 ①土地改革  ②西藏解放  ③三大改造  ④抗美援朝

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八年5班开展“与法同行,提升法治素养”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爱国有法】【爱国有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囚歌、囚辙、首都
    2023年9月13日,一名男子在车厢内发表对中国不满、且侮辱和证毁中国的言论,激起了车上乘客的愤慨。边上一位“爱国女将”对其施展一招“锁喉绝学”,并声称:“我是中国人,我就是不允许你说中国不行!”该女子被行政拘留3日,该男子被批评教育。
——摘编自《网易新闻》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注意教育法》(节选)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知识拓展】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关注时事热点,学会运用宪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人民网依托“领导留言板”推出2024年全国两会版“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各界群众可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人民网“我给两会捎句话”踊跃建言,帮助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材料二:

新闻链接:阳光灿烂的春日,又到了赏花的美好季节。然而在很多公园,不和谐的游园现象层出不穷,有些游客为了拍照,不顾书上挂着的宣传牌和园内保安人员的提醒,随意用手拉扯树枝,树上绽放的花瓣随着拉扯纷纷飘落,还有人索性爬上树干“制造”花瓣雨……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条文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力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网友观点:
甲: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游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做就怎么做呗。
乙:法律并没有禁止游客上树,游客也没有义务听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