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湖北省荆楚联盟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作者UID:1582267
日期: 2024-06-27
中考模拟
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A】其间者,太守醉也。巳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 , 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有废亭焉,其遗址甚获,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昼,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B】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马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C】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释】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亦受牵连被谪。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辙到黄州看望哥哥苏轼,弟兄两人载酒泛流,到武昌九曲亭游玩,写了这篇游记。②子瞻:苏轼的字。③浮图:梵语,指佛寺:精舍:僧人住所。④褰(qian)装:提起衣服。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清流生活

①时下,“清流生活”成了一个流行语。“清流生活”是指以一种坦荡磊落的态度过一种有品味、有格调、有所坚持的生活。它因对人的滋养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理想。而与之相反,浑浊灰暗的生活因虚假功利,而让人心浮气躁、疲累不堪。所以我们要努力成为一股“清流”,过“清流生活”。

②清流生活,既是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尊崇。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等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③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有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类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

④那么,如何成为清流之人呢?清流之人须正其源、立其志、定其力。

⑤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洁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

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⑥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胸有鸿鹄之志,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母。

⑦欲成清流之人,得定力强大。要想活出清流样子,内心还要有强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人不一定要过得富贵,但一定要活得高贵,保持一份清高,守住一份气节,便能活出清流样子。

⑧莲花,以其高洁品质让世人“独爱”。清流如莲,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格而被世人称羡,更让自己行稳致远。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不要那么早吵醒太阳

①“爸爸,明天我一定会比太阳起得早,相信我!”

②女儿临睡前,一再向我保证。满脸的兴奋,扯动着心里的一份激动,仿佛明天早上将要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似的。

③她想比太阳起得平,是因为她的心底藏着一个小小的“阴谋”。

④在外地工作的妻子刚刚跟我透露了女儿的这个小小的“阴谋”:她只是想在父亲节的早上,为你做次早餐。

⑤女儿只有八岁,却是少有的乖巧懂事。和她妈妈煲“电话粥”的时候听她妈妈说起明天是父亲节,她妈妈问她准备送给爸爸什么礼物。她想了半天,才想到了这个“惊天动地壮举”。

⑥我看到她背对着我,偷偷地给闹钟定好时间,然后如释重负一般对我说:“爸爸晚安。”

⑦“晚安。”我为她盖好被子,然后坐到电脑来旁,继续构思我的小说。小说的情节进展得很顺利,不知不觉天已经紫蒙亮。我想我必须要唾下了,我要让女儿的“阴谋”得逞。

⑧我把面包和款好的鸡蛋放到了案板上,把暖瓶里装满开水,奶粉和糖也放到了她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我想尽量让她的早餐做得容易些。然后,我小心翼翼地躺到她身边,就听见她在那里打着哈欠,轻轻地自言自语:“差点儿睡过头。”然后看见她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拿起闹钟,将它关闭。

⑨她蹑手蹑脚地在厨房里忙活着,尽量不弄出声响。我知道,她做的这一切,都只是想让我多睡会儿。我看过她最近写的几篇日记,几乎每篇都写到了我。她写道:“爸爸又熬夜写小说了。每天忙到很晚,第二天又要为我做早餐,送我上学,爸爸真辛苦。”她写道:“爸爸,你都瘦了。我还是喜欢胖乎乎的你,喜欢叫你大肚子爸爸。”

⑩我还喜欢她作文里的那个开头:我的爸爸肚子很大,我嘲笑他,他却说他装了家国天下;我的爸爸腰很粗,我吻笑他,他却说他腹有诗书气自华。

⑪记得有一次,女儿突然像个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经地问我:“如果有一天我们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会变成什么呢?”我说我会变成一朵云,她便嚷嚷着说她也会变成一朵云,跟我做伴;我说我会变成一棵草,她就说她要变成一滴露水,给我洗脸;我说我要变成一棵树,她就说她要变成树上的鸟,给我挠痒痒。

⑫女儿在厨房里忙活了很长时间,等她把早餐弄好,太阳已经大摇大摆地登堂入室了。她这才对着我大喊:“爸爸,该起床啦。”并且不无炫耀地嚷嚷着,“今天我比太阳起得早。”其实每一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我都会早早醒来,但今天我必须躺下,今天,我不要做那个早起的人。

⑬“是啊,比太阳起得早。”我伸着懒腰,应和着她。“可是,你应该早点叫醒我。”我故意“埋怨”她。她说:“我不想那么平吵醒太阳,我想让爸爸多唾会儿。”在女儿眼里,我是她的太阳。在我眼里,女儿是我的太阳。我们互相照耀,彼此温暖。

⑭“爸爸,今天我学会做饭了,明天就能学会洗衣服,妈妈不在身边,我也能照顾你。”这是女儿给我的,最好的父亲节礼物!

⑮我推开窗子,看到的是多么美好的早晨啊!窗外的树叶上,露珠还在酣睡,一时半会儿还没有醒来的意思。一切都是那么安谧、幸福,包括窗沿上慢慢爬着的小虫,仿佛都是有节奏感地在扭动腰身,我似乎听到了它们在轻轻地哼着某支欢快的曲调。

⑯这么小的屋子,这么小的窗口,却是我浩瀚如海洋般的世界。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朱德的自述

朱德这样叙述他一生的经历:

我家是穷苦的佃农。我六岁时,进了一个丁姓地主的私塾,他待我很坏。我在家里吃饭睡觉,每天走三里路上学。放学后,我干各种活,如挑水、看牛等等。后来在地主的压迫下,我们这个大家庭无法再过下去了。我被过继给一个伯父,到大湾去跟他同住。我自己的父亲待我很坏,但这个伯父却爱我如同亲生儿子一样,送我上学念了六、七年古书……

一九二一年,唐继尧卷土重来,追我追了二十天,我终于带一连人逃出来。我先到嘉定去,后来又到重庆,受到督军刘湘和重庆警备司令杨森的招待。这两个四川军阀并没有悬赏要取我的首级,却急于要给我一个师长的位置,我谢绝了,因为我已决定寻找共产党,为自己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我离开刘湘以后,到上海寻找共产党。这时,中国已回到军阀混战时期,前途实在黑暗,我很苦闷。我在四川当军官的最后一年,我染上了吸鸦片的恶习。但在一九二0年底回到云南时,在从唐继尧手中逃脱出来前,我买了一些戒烟的药品,一九二一年我向西康作第一次“长征”时,实行戒烟,在到上海的船上,继续戒烟。到上海时,差不多已经戒脱了这个恶习,在上海广总医院住了一星期,我完全戒绝了烟瘾。

我在一九二二年离开四川去寻找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怎样同党发生关系,只是决心要同它取得不管是什么的联系。事实上,党刚在几个月前才组织起来,这是我后来知道的。我对于共产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的兴趣,是在我自己阅读有关俄国革命的书籍后引起的。对我的其他影响只有跟法国留学生的几次谈话。我驻在四川的时候,凡是我能够找到的关于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书籍,我都读了。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我大失所望。我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象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俄国革命的不断胜利,给了我以希望。

后来,我决定到德国去研究军事学,亲眼看看世界大战的结果。在柏林,我碰到周恩来和别的同志们。我终于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被压垮的骆驼

北平,红白事情在大体上还保存着旧有的仪式与气派。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穿上杠房或喜轿铺所预备的绿衣或蓝袍,戴上那不合适的黑帽,他暂时能把一身的破布遮住,稍微体面一些。遇上那大户人家办事,教一干人等都剃头穿靴子,他便有了机会使头上脚下都干净利落一回。脏病使他迈不开步,正好举着面旗,或两条挽联,在马路边上缓缓的蹭。

可是,连作这点事,他也不算个好手。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既没从洋车上成家立业,什么事都随着他的希望变成了“那么回事”。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一对短窄的挽联;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和个老人,小孩,甚于至妇女,他也会去争竞。他不肯吃一点亏。

(节选自《骆驼祥子》)

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红星照耀中国》和《骆驼祥子》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表达与交流(55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