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实验中学、英才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日期: 2025-04-07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人造空气”(20%以上的氧气,70%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和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B、 燃着的木条放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
C、 “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D、 空气中的氮气对人类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只保留氧气
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臭氧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臭氧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氧循环”指得是氧气的循环,多是物理变化
C、 对于相对稳定的大气来说“氧循环”有没有无所谓
D、 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是释放氧气的过程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对下列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B、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C、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 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 20℃,1g镁在1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氧化镁2g
C、 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 20℃,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大约注射器的
C、 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 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的是(  )
A、 电解水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制氧气
我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CO2转化为液体燃料,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已知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跟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是8g
B、 物质A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
D、 物质A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3

填空题(共20分)

实验探究题(共18分)

计算题(共1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